当前位置: 首页 > 微米纳米 >InP量子点合成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

InP量子点合成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

作者 chenchanglei
来源: 小木虫 1350 27 举报帖子
+关注

InP量子点材料作为Ⅲ-Ⅴ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因为其低毒性和合适的发光范围,被视为下一代量子点明星材料,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无论是实验室研究,还是企业研发,都有精兵悍将在研究InP QDs。

InP QDs物理化学特性:
Lattice Content:5.8687 A ,Crystal Structure: Zinc blende.
体相InP的带宽为:1.344 ev

InP QDs合成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以TOPO或者TOPO/TOP混合物作为溶剂,先低温制备InP Precursors, 再高温结晶,结晶时间需要3到6天。主要工作都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A. J. Nozik课题组,第一作者是Olga I Micmic。
制备方法:
制备InP Precursor:首先将InCl3, Na2C2O4在CH3CN中混合,在低温下注入P(SiMe3)3。
将配置好的InP Precuresor置于TOPO或者TOPO与TOP的混合物中,高温反应3-6天直至形成InP晶体。
特点:反应时间长(3-6天)。InP尺寸分布不均一。但是这些工作都是InP合成的开创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一阶段量子点材料处于刚刚兴起阶段,Ⅲ-Ⅴ族量子点的合成基本是套用Ⅱ-Ⅳ族量子点合成的方法。
相关文献: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P Quantum Dots,J. Phys. Chem. 1994, 98, 4966-496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P, Gap, and GaInP2 Quantum Dots,J. Phys. Chem. 1995,99, 7754-7759.
Synthesis of extremely small InP quantum dots andelectronic coupling in their disordered solid films, Appl. Phys. Lett., Vol. 78, 4022-4024.
Synthesis of Size-Selected, Surface-Passivated InP Nanocrystals, J. Phys. Chem. 1996,100, 7212-7219.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nary and ternary III–V quantum dot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70 (1996) 95-107


第二阶段:
    InP QDs合成的第二个阶段起始于彭笑刚教授2002年在NanoLetter上刊登的文章(Formationof High Quality InP and InAs Nanocrystals in a Non - coordinating Solvent )。他们采用价格低廉、较为绿色的非配位性溶剂(ODE)。选择长链烷基铟作为铟源,P(SiMe3)3作为磷源,长链烷基酸作为配体。不难发现其中P源的选择较为奇怪,选择了反应活性高,但不常见的P(SiMe3)3。这是因为单质磷的反应活性不足。

特点:反应时间只需几小时,粒子均一性好。但是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对空气很敏感,反应物和配体的选择很有限,粒子尺寸可调范围窄。

自此之后,InP QDs合成的标准体系从TOPO体系转为ODE体系,成为InP量子点合成的一个拐点,也为InP sQD的工业化提供了可能。时隔5年后,彭教授在2007年又出一篇关于InP合成的力作(Colloidal InP Nano - crystals as EfficientEmitters Covering Blue to Near-Infrared )。他们在之前的合成体系中,引入八胺,成功的降低了合成温度(从270oC下降到180 oC),成功解决了InMA3高温容易分解成为In2O3的问题。同时拓宽了发光范围,尺寸可调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关文献:
Formation of High Quality InP and InAs Nanocrystals in aNon - coordinating Solvent,NanoLett., Vol. 2, No. 9, 1027-1030.
Colloidal InP Nano - crystalsas Efficient Emitters Covering Blue to Near-Infrared,J. AM. CHEM. SOC., 2007, 129, 15432-15433.

      InP量子点的合成主要就分为这两个阶段。目前报道的InP QDs,较之含镉量子点材料,无论是从效率、光学单一性还是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目前文献报道中InP的UV半半峰宽均在30 nm以上(此处不包括MSC),而CdSe QDs的半半峰宽可以小于20nm,甚至达到各位数。通过包覆ZnS,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InP的稳定性,但是差强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InP的合成质量,人们开始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开始展开对InP QDs合成机理的探索。

机理研究:
       对于InP合成机理的探究源于Prof.Bawendi于2009年发表在Angew.Chem.Int.Ed.的文章(Mechanistic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InP Quantum Dots)。他们通过NMR的方法检测到InP QDs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据此,他们推测反应过程如下图1。
                                                图1
InP量子点合成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
文中提出在InP成核过程中P源已完全消耗,导致在生长阶段没有足够的P源供应,所以只能通过粒子间熟化来生长。换言之,InP尺寸均一性问题来源于成核和生长过程的控制不足。文中还指出胺的作用是降低前体的活性。这一点与Prof.Peng 在2007年的文章的意见不同。Prof.Peng在文中指出胺起到活化的作用。胺的加入究竟是活化还是抑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同样是在2009年Prof.Peng在JACs发表文章(Nucleation Kinetics vs Chemical Kinetics in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文中以InP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出在QDs成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化学反应动力学,而不是目前公认的成核动力学。该文章对InP的成核过程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但主要以InP MagicSize Cluster为研究对象。

除了前驱体反应机理和成核机理,量子点的表面特质对尺寸的均一性也有一定影响。2010年法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多类型NMR并结合IR来研究InP QDs的表面结构(Surface Chemistry of InP Quantum Dots: AComprehensive Study )。研究发现InP QDs具有三层结构,内部是闪锌矿结构的InP内核,表面有一层部分氧化的壳,最后是连接有机配体层。这一表面氧化壳层是由于成核生长过程中发生脱羧偶联反应生成水,从而提供了氧化环境。文中推测很有可能正是由于氧化壳层的生成限制了InP QDs的生长。图2为InP QDs模拟完整结构。
                                   图2
InP量子点合成相关文献总结与分析-1
该团队在2012年结合NMR和XPS表征,发现在InP/ZnS量子点核壳结构中间也存在一层无定型混合氧化层(InP/ZnSNanocrystals: Coupling NMR and XPS for Fine Surface and Interface Description )。文中进一步证明在InP QDs表面会发生羧酸的缩合反应,该反应生成水,导致氧化层形成。

同时有文献(Rapidoxidation of InP nanoparticles in air)报道InP QDs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表面生成In2O3。该文作者进一步指出即使在正己烷溶液中InP还是很快被氧化。对于InP QDs合成过程中水分的影响,最近MIT的两位教授Prof.Bawendi和Prof.Jensen共同在Chem.Mater.上发表了相关文章(Effectof Trace Water on the Growth of Indium Phosphide Quantum Dots )。他们利用微流体反应器,他们发现微量水分能够在InP量子点生长阶段限制粒子的生长。

相关文章: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of InP QuantumDots,Angew.Chem. Int. Ed. 2010, 49, 760 –762.
Nucleation Kinetics vs ChemicalKinetics in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Semi - conductor Nanocrystals,J. AM. CHEM. SOC. 2009, 131,15457–15466.
Surface Chemistry of InPQuantum Dots: A Comprehensive Study,J. AM. CHEM. SOC., 2010, 132, 18147–18157.
InP/ZnS Nanocrystals: Coupling NMR and XPS for FineSurface and Interface Description, J. Am.Chem. Soc. 2012, 134, 19701−19708.
Rapid oxidation of InP nanoparticles in air, 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 141 (2007)624–627
Effect of Trace Water on the Growth of Indium PhosphideQuantum Dots, Chem. Mater. 2015, 27,5058−5063.
     目前InP QDs生成机理基本清楚,表面情况也有所了解,但是依旧没有解决InP QDs均一性差的问题。科研界一个基本的共识是InP QDs合成时,成核与生长没能够有效的分开,所以造成最终粒子不均一。导致成核和生长难以分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反应过程中P源反应太快。所以针对P源,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对于P源活性比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Bawendi课题组。他们利用活性较低的P(GeMe3)3取代P(SiMe3)3,最终合成得到的InP QDs的均一性略有提高。该工作发表在JACs (ImprovedPrecursor Chemistry for the Synthesis of III−V Quantum Dots )上。该工作的发表引起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其中以Cossairt课题组的工作较为全面。首先他们2013年在Chem.Mater.上发表文章(Role ofAcid in Precursor Conversion During InP Quantum Dot Synthesis ),文章重点阐述了酸在InP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成核生长过程中存在竞争反应。反应体系中的质子使得部分P(SiMe3)3转化为HP(SiMe3)2,成核时两个都和铟源反应,从而使得成核不均一。一年之后,他们又提出新的合成策略(Investigationof Indium Phosphide Quantum Dot Nucleation and Growth UtilizingTriarylsilylphosphine Precursors)。首先他们尝试了不同反应活性的P源(如:P(SiPh3)3 ,P(Si(C6H4-Me)3)3 P(Si(C6H4-CF3)3)3 等)。但是都未能提高InP均一性。既然单一P源不能提高均一性,他们又采用双P源(一个活性高,另一个活性低)。按照理论分析,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将成核与生长过程分离。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差强人意。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仅仅分离成核和生长过程不能解决问题。这一推论最近也被Bawendi课题组证实。他们最近发在Angew.Chem. Int. Ed.的工作(TheUnexpected Influence of Precursor Conversion Rate for III–V Quantum Dots)证实单独调节P源活性无法提高InP均一性。

相关文献:
Improved Precursor Chemistry for the Synthesis of III−V Quantum Dots,J. Am. Chem. Soc. 2012, 134,20211−20213.
Role of Acid in Precursor Conversion During InP Quantum Dot Synthesis, Chem. Mater., 2013,25, 2463−2469
Investigation of Indium Phosphide Quantum Dot Nucleationand Growth Utilizing Triarylsilylphosphine Precursors, Chem. Mater. 2014, 26, 1734−1744.
The Unexpected Influence of Precursor Conversion Rate forIII–V Quantum Dots, Angew. Chem. Int. Ed.2015, 54, 14299 –14303
关于InP的合成还有很多方法和探索。这里只是我个人整理的一部分,欢迎同行补充和讨论,共同提高。

[ Last edited by 月牙儿的微笑 on 2016-3-7 at 12:54 ]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xueshan199

    感谢LZ的分享,辛苦了。

    好东西,值得拥有,

  • lwg3

    顶一下,感谢分享!

  • cqu3555

    顶一下,感谢分享!

  • jacob258

    顶一下,感谢分享!

  • 陆云666



  • Gank-lose

    怎么号被封了。帖子还在。。。。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