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 >【原创】自己整理的头孢唑肟钠的资料

【原创】自己整理的头孢唑肟钠的资料

作者 caowangyou
来源: 小木虫 250 5 举报帖子
+关注

1前言
1.1化合物概况
通用名:头孢唑肟钠
英文名:Ceftizoxime sodium
汉语拼音:tóu bāo zuò wò nà
代号:68401-82-1
化学名:(6R,7R)-7-[(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酰胺基] -8-氧代-5-硫杂-1-氨杂二环[4.2.0]辛-2-烯-2-羧酸钠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3H12N5NaO5S2
分子量:405.38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1.2 临床拟适应症
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
1.3作用机理:
本品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

1.6 适应症
  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败血症、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和单纯性淋病。
1.7 剂量与用法
  1.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时1次;严重感染者的剂量
可增至一次3~4g,每8小时1次。治疗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时,一次0.5g,每12小时1次。
  2.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常用量:按体重一次50mg/kg,每6~8小时1次。
  3.肾功能损害者: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根据其损害程度调整剂量。在给予0.5~1g的首次负荷剂量后,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lcr为50~79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5g,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75~1.5g,每8小时1次;肾功能中度损害的患者(Clcr为5~49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25~0.5g,每12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5~1g,每12小时1次;肾功能重度损害需透析的患者(Clcr为0~4ml/分钟)常用剂量为一次0.5g,每48小时1次或一次0.25g,每24小时1次,严重感染时一次0.5~1g,每48小时1次或一次0.5g,每24小时1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可不追加剂量,但需按上述给药剂量和时间,在透析结束时给药。 本品可用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缓慢静脉注射,亦可加在10%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中静脉滴注30分钟~2小时。
1.8 不良反应
1 致剧烈头痛
李敦贞等〔〕 报道,66 岁男性患者因患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入院。经体检确诊为肺心病合并肺部感染。给予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原料由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生产,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分装) 1 g 加入9 g•L - 1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日2 次,用药10 d 后,患者自觉剧烈头痛,恶心,颈软,发热38. 5 ℃,持续5 d ,瞳孔等大。停药后头痛和发热即停,体检无其它阳性体症。因疗效显著,为巩固疗效停药后4d 又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剂量的头孢唑肟钠静滴,用药2 d 后又出现上述同样症状,特别是剧烈头痛,停药后又恢复正常。
2 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冯剑鸣等〔〕 报道,45 岁男性患者因急性阑尾炎入院,给予头孢唑肟钠4 g ,加入9 g•L - 1 氯化钠注射液500 mL 中,每日1 次,静脉滴注,滴速60 滴•min- 1 ,连用3次总量12 g。患者入院2 d行阑尾切除术,术后5d 无明显诱因自觉左下肢疼痛、麻木。经检查初步诊断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给予溶栓疗法, 3 周后患者症状好转。
3 致溶血性贫血
聂祥碧等() 报道,87 岁男性患者,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脑供血不足,前列腺增生。予以头孢唑肟钠4 g•d- 1静脉滴注,同时以血塞通4 mL•d - 1 ,脑活素10 mL•d- 1静脉滴注,特拉唑嗪2 mg ,每晚1 次,必列平50 mg 每日3 次,
于入院5d 出现头昏加重,乏力,低热,面色苍黄,尿色加深,立刻查小便常规:尿胆原8 ,尿潜血试验阴性,血色素降至66g•L - 1 ,立即停用所有药物,加用地塞米松10 mg•d - 1 静脉滴注。经查血生化:诊断为溶血性贫血。在应用激素的基础上两次输用红细胞共4 单位,经上述处理5 d ,溶血停止,贫血纠正,症状消失,于7d 复查血色素升至127 g•L - 1 ,尿胆原阴性,总胆红素12μmol•L - 1 ,非结合胆红素12μmol•L - 1 ,结合胆红素0μmol•L - 1 ,恢复正常。病情平稳后,分次逐步加用下
列药物:特拉唑嗪、必列平、血塞通、脑活素,每药观察3 d ,无溶血发生,肯定溶血由药物头孢唑肟钠引起。
4 致过敏性休克
章静等〔〕 报道2 例:1 例,28 岁女性患者,因腰痛、尿频3d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诊断:尿路感染。给予头孢唑肟钠2 g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用药5min 后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喉部异物感,血压12/8 kPa ,考虑头孢唑肟钠所致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经抢救,上述症状消失,血压恢复至14/8 kPa ,换用其他抗生素治疗,痊愈出院。另1 例,64岁女性患者,因周围神经炎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5年,无药物过敏史及哮喘病史。入院后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头孢唑肟钠3 g ,加入50g•L- 1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用药32 min ,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心悸气促,大汗,口唇发绀,双肺湿鸣音及散在哮鸣音,心率132 次•min - 1 ,血压13/6 kPa ,诊断为头孢唑肟钠的过敏反应。立即停药,经抢救后情况好转,4 h 后上述症状及体征消失,换用克林霉素治疗感染,未发生过敏反应。
5 与华法令合用致消化道大出血
郑亚西等〔〕 报道,5 岁女性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术后常规强心、利尿治疗,给头孢唑啉钠每日2 g、庆大霉素每日8 万单位静脉滴注,华法令每日3 mg 口服。术后11 d ,患者出现高热,体温39. 4 ℃,血沉90 mm•h- 1 ,考虑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内膜炎。将头孢唑啉钠加至每日8 g ,庆大霉素加至每日16 万单位,3 d 后体温降至36. 7 ℃,但5 d 后又升至39. 2 ℃。此后3 个月患者反复发热4次,持续时间7~16 d。血红蛋白125~131 g•L - 1 ,凝血酶原时间19~26. 5 s。经全院会诊改用头孢唑肟钠1 g ,每日2 次静脉滴注,d 3 体温降至正常,持续到d 15 ,患者突然出现大量暗红色血便,每日4~6 次,心悸气促,面色蜡黄,查BP9. 6/5 kPa ,血红蛋白70 g•L - 1,凝血酶原时间56 s ,诊断为消化道大出血。立即停用头孢唑肟钠、华法令,口服凝血酶,肌注维生素K1 ,并采取扩容升压、输血等抢救措施。d4未解黑便,1 周后BP12/8kPa ,血红蛋白87 g•L - 1 ,凝血酶原时间22 s。此后治疗中仅口服吉他霉素,严密观察未再次发热,亦无出血。
综上所述,头孢唑肟钠除产生过敏、腹泻、恶心、呕吐、药物热等头孢菌素所共有的不良反应外,还可引起剧烈头痛、血栓性静脉炎、溶血性贫血、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工作者在使用头孢唑肟钠时,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合理应用,避免或消除不良反应的发生。
1.9 禁忌
  1.对本品及其他头孢菌素过敏者禁用。
  2.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3.本人或父母、兄弟中有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体质慎用。
  4.有高度肾损害的患者、对进食困难、或非经口营养患者、全身状态低下的患者、高龄患者均须慎用。
1.10 注意事项
  1. 拟用本品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先前有否对本品、其他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或其他药物的过敏史,因为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之间已证实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患者中约5%~10%可对头孢菌素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因此有青霉素类过敏史患者,有指征应用本品时,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后在严密观察下慎用。如以往发生过青霉素休克的患者,则不宜再选用本品。如应用本品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如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地抢救,给予肾上腺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等紧急措施。
  2. 对诊断的干扰:抗球蛋白(Coombs)试验可出现阳性。用Benedict、Fehling及Clinitest试剂检查尿糖可呈假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血清乳酸脱氢酶值可增高。
  3. 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可引起假膜性肠炎,包括头孢唑肟。如在应用过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必须立即停药,采取相应措施。
  4. 有胃肠道疾病病史者,特别是结肠炎患者应慎用。易发生支气管哮喘、皮疹、荨麻疹等过敏性体质者慎用。不能很好进食或非经口摄取营养者、高龄者、恶液质等患者应慎用,因为有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的情况。
  5. 虽然本品未显示出对肾功能的影响,应用本品时仍应注意肾功能,特别是在那些接受大剂量治疗的重症病人中。
  6. 与其他抗生素相仿,过长时间应用本品可能导致不敏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需要严密观察,一旦发生二重感染,需采取相应措施。
  7. 一次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应尽量减慢注射速度以防其发生。
  8. 本品溶解后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7小时,冰箱中放置不宜超过48小时。
1.11 用药安全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本品对生殖能力和胎儿有损害,但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清楚,孕妇只在有明确指征时应用。 本品有少量可分泌至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暂停哺乳。
  2. 儿童用药:6个月以下小儿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3.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减退,应适当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期。
1.12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引起的主要症状是皮疹、荨麻疹、瘙痒、红斑及药物热等,对药物有过敏史者要慎用。必要时可作皮试。
  2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静注1次大量,可引起血管痛及血栓性静脉炎,故宜减慢注射速度。
  4 可发生眩晕、头痛等反应。
1.13 药物相互作用
  与香豆素类药合用时,有增强香豆素类药作用的可能;有与呋喃苯氨酸等利尿药、其他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出现肾毒性的报道。
1.14 立题依据
本品为第3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本品生物利用度
本品毒副作用小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