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访问学者 >申请访问学者的教训和经验

申请访问学者的教训和经验

作者 zxs803
来源: 小木虫 4550 91 举报帖子
+关注

本人去年6月开始联系国外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一开始采取海投方式,紧盯着美国一流名校,专业选的非常宽泛,只要是分子生物学大口的都行。第一封MIT的就有回信,向我要publication,狂喜,回信后再无回音。接着又投了10余封,回信3、4封,全是婉言谢绝。遭受连番打击后,开始增加数量、扩大范围,前100的大学都投,并且把轰炸范围扩大到欧洲,前后投了有六七十封,总体回信比例更低了,回信者全是拒信。
本人教育背景很好,只是现在在一三流大学,这么多年来学术成果也就一般般。我的申请信不是一成不变的,我还是根据对方的方向简单改那么一两句的,表明我还是大致看过他的paper的。但这样还是不行。
本人有一同学在美国一大学做faculty, 他刚刚起步,还没条件接受我。他跟我说美国很多教授每天都会受到很多这样的信,往往扫一眼就删除,所以他建议我每申请一个都要认真写,而且要凝聚方向,要想好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再适当结合自己的背景,写得具体一些,首先要让对方有兴趣把信看完。
我知道这样做要花很多时间。但还是做了。
我选了几个感兴趣的题目,当然我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看文献,想怎么把我现在的东西和他的方向结合起来,提出新的方向,说实话,这一步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可能最后还是没回音。而且我后来发现,你提的方向可能并不成熟,但只要老板觉得你思考了,觉得你的想法有那么点意思,你的信就没白写。
想好了题目,上网再找目标,发觉可供选择的老板已经所剩无几,因为都已投过或者被拒过了。
这样的信投了有5、6封,收到回信2封,全部接受。本人选了一个排名前八的大学,去年11月开始了访问学者生活。
所以我的经验是:认真准备,凝聚方向,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申请成功的机会比海投大。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老海龟

    文字不多,但说的的确是自己的肺腑之言和正确经验。
    做事情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就知道自己怎么做更妥当了,

  • houjinglhy

    我来鼓励一下~

  • ztknwpu

    学习了~~~~~

  • xsyang

    楼主的经验之谈,很好啊

  • hongtian

    lz说的太精辟了

  • dylee

    学习了。呵呵。

  • kaysnow

    学习了,谢谢

  • lcjmoon

    受教啦!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