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博后之家 >深圳大学机电学院联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知机器人学院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2人

深圳大学机电学院联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知机器人学院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2人

作者 2509557684
来源: 小木虫 750 15 举报帖子
+关注

深圳大学机电学院联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知机器人学院面向国内外诚聘博士后2人

一、合作导师介绍
白小山,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后,现任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特聘副研究员,深圳大学自主无人系统与智能操作(西工大)联合实验室科研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机器人/无人系统协同决策与控制:包括多机器人/无人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任务分配(Task Assignment)、路径规划(Path Planning)和运动规划(Motion Planning),智能仓储,路径规划,决策控制,运筹学,计算机科学,优化算法,智能优化算法,启发式算法等。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等多个著名SCI期刊的评审专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Information Sciences等著名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个人详细介绍请见链接:https://cmce.szu.edu.cn/info/1262/2907.htm

Javier Alonso-Mora,副教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知机器人学院,多自主移动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自主移动机器人导航(navigation)、运动规划及控制(mo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动态不确定环境下的多机器人协同及人机协同。Javier副教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多篇顶级期刊文章,在2017年获得荷兰科学研究院人才计划奖(VENI award from the 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并获得2019年国际机器人顶级会议ICRA最佳论文奖和亚马逊科学研究奖,担任多个知名期刊副主编。在入职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之前,Javier副教授在瑞士苏黎世大学ETH Zurich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个人详细介绍请见链接:http://www.alonsomora.com/#contact

张博,特聘研究员,深圳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硕导,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大学自主无人系统与智能操作(西工大)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原国家863课题组组长,JW科技委某领域课题组组长,JW科技委某领域专题技术专家。研究方向包括:1.集群智能、集群感知融合与集群机器人;2.人(Human)与机(Robot)的集群协同与融合;3.智能自主无人系统感知、规划与控制;4.集群海洋能收集与分布式能量管理等相关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项。自入职深大以来发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相关期刊或会议论文 20余篇,其中一区TOP期刊3篇、专著 1 部。个人详细介绍请见链接:https://cmce.szu.edu.cn/info/1291/2293.htm

二、应聘条件
(一)        具备以下科研背景之一:
方向1招收1人(合作导师白小山及Javier Alonso-Mora联合培养,可带薪出国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Javier教授课题组进行科研工作):多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辆协同任务分配,路径/运动规划,智能仓储,最优控制,运筹学,优化算法,交通运输,计算机科学,智能优化算法,启发式算法,有系统科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者优先考虑。

方向2招收1人(合作导师张博):从事控制工程、智能机器人、机器学习、系统工程、或电机与电气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应当具有如下某一研究基础:机器人/无人车/飞行器等自主无人系统的自主导航、路径规划、运动控制;集群机器人协同运动/协同载运/协同建图、人(Human)与机(Robot)的集群协同与融合、机器人技能学习、基于模型系统设计与开发(MBD)、嵌入式系统开发、无线/有线通信网络等,有强化学习或基于学习的控制研究背景者优先考虑。

(二)        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        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具有良好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五)        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六)        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七)     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职人员不在申请范围之内,包括在职脱产)。

三、 聘期待遇与发展前景

深圳大学(普通)博士后综合年薪33万元左右:

1、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每人每年18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36万元。
2、深圳市对出站博士后给予30万元资助,用于科研投入或创业前期费用。
3、符合深圳市人才计划的可以申请相应的住房补贴。
4、学校提供15万左右的综合年薪。
5、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6、符合学校政策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申请转为教师。
7、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8、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选择落户深圳市的,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学等按深圳市相关条例执行。
9、若博士后人才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文件规定为准。

四、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学位证明复印件、博士导师推荐信、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

方向1联系人:白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656730,E-mail:baixiaoshan@szu.edu.cn
方向2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929781,E-mail:zhangbo@szu.edu.cn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