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计师 >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解读真题“潜台词” 少走弯路

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解读真题“潜台词” 少走弯路

作者 新手已上路
来源: 小木虫 150 3 举报帖子
+关注

不管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还是其他任何考试中,真题都好比是备考“真经”,如果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那么,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必然是稳稳当当的。但是,现实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的,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对真题真正的重视起来。所以,下面高顿网校小编就来给大家谈谈如何正确对待真题,少走弯路。
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解读真题“潜台词” 少走弯路一、真题需要做深、做透
真题包含了历年出题的方向,也能看出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易程度,是一般的机构预测题所不能比的。所以,做真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一定要做深、做透,至少做三遍。找不到真题资源的考生,可以登录高顿题库,该系统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包括“智能题库,智能选题,组卷模考,真题模考,错题解析及能力评估”等模块,让考生全面备考。
第一遍你做的是题目本身,做完需要对照答案估算分数,明确错在什么地方;第二遍你需要明确真题背后的考点,知道考的是什么;第三遍需要研究真题蕴含的规律,弄明白为什么这样考。这三遍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做越多遍越好,每多做一遍都可能有新收获。
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解读真题“潜台词” 少走弯路二、解读真题背后的“潜台词”
真题的价值不仅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表面,它还包含很多“潜台词”。比如,通过纵向比较同一科目的历年真题,可以感知到真题的出题思路和教材中的重点出题区域,这就类似于“划重点”。再比如,考生还可以研究历年真题的试卷结构、题型设置、题量大小、分值分布、难易程度、考查的侧重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深度发挥),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解读这些“潜台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出题规律,找准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命脉”所在。
2016注册会计师考试:解读真题“潜台词” 少走弯路三、顺藤摸瓜,挖掘出题思路
要想彻底掌握一道注会考题,光光找到解题突破口是远远不够的,只会让出题人“牵着鼻子走”,考生们应对注会考题的钻研进行升华,深度挖掘出题者的出题思路,分析出题者是怎样通过核心考点构造出一道考题,应通过解题思路反向思考,顺藤摸瓜,将出题者的意图拆分,此时,才能称之“将一道题完全解透”。
四、返璞归真,回归教材
真题很重要,但却并不能包含所有知识点,因此,它只能是你的辅助工具,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书本上。从真题回归书本,不能是一种盲目的回归,看书也不能再盲目地看,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巩固、难点攻克。此外,从真题的视角看书本,看到的可能不再是知识点本身,还有可能“猜”到该知识点考察方式等,使看书更高效、更具目的性和实际意义。
五、全力以赴,必能成功
2015年许多考生都考过了注册会计师,其中有一次过六科的学霸,有带宝宝的全职妈妈,也有一遍上班一边备考的上班族。犹豫在边缘的你,可否有所触动?现在全力备考还来得及,和高顿网校的学员们一起奋斗,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