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品生产 >新修订GMP药品实施解答 (一)

新修订GMP药品实施解答 (一)

作者 tdhy
来源: 小木虫 1000 20 举报帖子
+关注

当前,医药企业正在积极进行新修订GMP认证工作。为推动认证工
作顺利开展,药品认证管理中心专家集中、公开解答企业在新修订GMP认证中出现的疑问。
  1.问:我厂冻干车间准备改造,目前正在设备调研,设备厂家建议
在灌装线上加装动态监测的风速测定仪,是否必须要有风速测定仪才能
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证?
  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条和第十一条
规定,应对悬浮粒子和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没有明确要求对风速进行
动态监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经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
风速的动态监测。
  2.问:规范要求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浮游菌是否
需要在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答: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一无菌药品第十一条规定,应
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
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
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
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这里强调的是对无菌生产的环境必须进行动态监测来评估微生物状
况,这个动态监测并未要求全过程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还规
定了“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企业应对采取的监
测方法和程序进行评估。尤其要考虑到浮游菌采样过程及相关干预可能
会对关键区的气流组织产生影响。所以,在关键操作中对微生物进行动
态监测,浮游菌不需要进行全程动态监测。
  3.问:规范规定“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
如何理解“与生产要求一致”,是与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环境一致还是
与物料本身生产的环境一致?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完整要求为“第六十二条通常应当有
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
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是为了控制在取样过程中引入的污染
和交叉污染风险。从风险角度看,取样的条件与被取样物料的生产条件
一致不会放大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所以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
不低于所取样物料将被使用的生产条件是可以接受的。
  4.问:我们无菌车间要进行厂房改造,因为面积受限,工器具灭菌
设备只能安装一台湿热灭菌柜,无法安装干热灭菌柜,是否可以?
  答:干热灭菌柜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工器具内表面的热原(内毒素),
仅进行湿热灭菌只能完成灭菌,而无法进行热原(内毒素)的去除或降
低。降低热原(内毒素)水平有化学法、稀释法等多种方法,在无干热
灭菌柜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和设备设施,并经过验证或确认,
证明该去除热原(内毒素)方法和设备设施的科学合理。
  5.问:我们公司的冻干粉针车间正在改造设计,设备厂商告诉我们
一定要使用冻干机自动进出料系统,否则就不能通过新修订药品GMP认
证。是否一定需要购买自动进出料系统?
  答:采用设计合理性能稳定的自动化系统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
员干预引起的风险,但采用了自动化系统不意味着可以降低人员的无菌
操作要求和意识,也不意味着采用人工操作就不符合新修订药品
  GMP要求。企业应充分评估人工操作的风险,采取相关措施,如:
细化操作规程,加强无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无菌意识,并在生产过
程加强监控,降低风险。
  6.问:我们厂正在改造常规化学药品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有人说
称量室一定要有层流装置,是吗?
  答: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为:“第五十二条制剂的原辅料称
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第五十三条产尘操作间(如干
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
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
  对于物料品种较多,称量量较大且产尘较大的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车
间建议采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称量室的设计宜采用单向流,以达到防
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保护人员的目的。对于称量物料品种较少、
称量量较小且产尘量小的物料称量操作,企业可采用适宜的方法达到防
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保护人员的目的。

[ Last edited by tdhy on 2012-9-27 at 11:51 ]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WANTTOKNOW

    请告知来源,不然怎么知道准确性。。。。。。。

  • tdhy

    引用回帖: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TTOKNOW at 2012-09-13 11:47:01
    请告知来源,不然怎么知道准确性。。。。。。。

    呵呵,准不准确不重要,如果是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个是一家医药类报刊机构和国家局认证中心联手的答疑活动,一共有很多期,这是其中一期

  • vezno

    希望能继续给大家分享,谢谢!

  • hanxinyi001

    继续上啊,相当好了,感谢,膜拜一下。。。

  • yu28877

    请问有关于滴眼液剂型的资料吗,谢谢,学习一下

  • fangkaiacer

    感谢分享,很好啊,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