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研 >最详细的成功经验助你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申精)

最详细的成功经验助你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申精)

作者 小小金鱼
来源: 小木虫 250 5 举报帖子
+关注

关于考研经验的文章考研时读了很多,别人的成功经验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但每个人对于同样的经历都会有些不同的感受,相信这些我的与众不同的经验会对考研路上的同学有所帮助,在这里我只强调自己的经验中可能不同的或是自己认为至关重要的地方,置于那些大同小异或是已经被证明为非常正确的经验就略过不提了 (比如考研的时间、阶段安排)。

    英语,语法重于词汇,注意答题技巧。词汇的作用一直被强调,我在考研时也曾经投入了一定的时间记忆单词,但其实语法在考研中的作用要大于词汇,这些年考研题型的改革让人们对于语法越来越漠视,但语法作为英语的骨骼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考研英语中考察的无非是“听说读写议”中的“读写议”,能不能读的懂,写的有没有把握,这些都是由语法决定的 。好在考研中出现的语法种类有限,其实大家只需要抽出一点时间补习一下语法知识就可以了,在考研中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是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分割结构。等大家静下心来分析几个长难句之后就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了。至于单词,我的经验是在做真题的时候把其中出现的生词和反复出现的重要词汇记熟就可以了。还要强调的就是做题技巧,考研英语经过这么多年的出题,试题的类型已经比较固定,研究试题的类型和解题思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找些这方面的书籍,我也会在后面的部分推荐几本。最后还要提到英语分数定位的问题,我自认为英语底子不错 ,也一直想在英语上拿个八九十分,但事实证明真的很难 ,因为在英语上投入大量精力就像是做长线交易,最后当然会有收益,但是真的是时间长见效慢,更重要的是考研是个系统工程在这边多用力就表示在另外一边少用力,这多一点的力建议大家还是用在专业课或是政治上好一点。

    政治,打好基础,注意主观题的练习。首先要强调的是政治并不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政治上可以临时抱佛脚,所以建议那些几十天可以拿到八九十分的经验就不要学习了。在九月开学之前,应该结合练习题把教材整体学一遍,这样可以为整个考研打下很好的基础,这样在冲刺之前的时间里对政治的投入可以很少,每天只需要通过做题查缺补漏完善笔记。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应该注重对主观题的练习,主观题占了考研政治的半壁江山 ,其与客观题不同的是不光是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拿到分,还涉及到审题,行文等,分数并不好拿,所以应该投入比客观题更多的时间做一些练习。

    专业课,注意命题风格,多做司考试题。因为我考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所以这里关于专业课的经验对于考法大的同学应该比较有借鉴的意义。因为“专业课一”的变化不大,所以以下的部分主要强调“专业课二”的部分,考法大的同学都知道法大试题的司考化,但是08年之前的试题只是改了个形式,在客观题的外表下对学理问题的考察仍然是重点,而08年开始则真正的开始全盘的司考化,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专业课二”上,客观题中小案例越来越多,对于单纯知识记忆的考察也往往是横纵知识体系的分析比较(这一点在08,09年的刑法试题中体现较明显),而主观题中案例题的数量和难度都有提升,这些变化就要求应试策略有所改变,之前是把书弄懂就好,现在则需要做很多司考试题 ,因为司考试题无论是从难度上还是类型上都是最为适合的,这也是我本人的切身体会,如果要在“专业课二”上取得好成绩,就要在对学科的结构有了大体掌握后投入大量时间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应以法条为重,至于指定教材上的理论表述可以略过,建议以司法考试的参考书作为辅助,因为很多考生都有这样的感觉,指定书目上的理论阐述翻来覆去的看了很多遍,遇到考题却往往是无从下手。这也是很多考生在考试后大呼上当的原因 ,所谓的厚到可以防身的指定书目在帮助拿分上起到的作用还不如几张法条,所以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二”的准备上应该把法条和练习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至于练习题的选用,建议选择司考真题和法律出版社的练习题,这些题的特点是即便是客观题也都是案例的形式。最后还要提一下“专业课一”,对其的准备完全不同于“专业课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定书目上,特别是法理学,那本薄薄的书翻来覆去考了这么多年,对知识点的考察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偏的趋势,这一点从最近几年简答题的考察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在抓重点的基础上还要精读。至于宪法,重点一直都很明显最近几年也没什么变化,这些只要大家仔细研究往年的真题就都可以发现。

    真题的使用,真题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种应该在考研刚刚开始的时候,目的是熟悉题型,了解考察的重点和方式,这时千万不要以为真题用过了以后就会没有新鲜感了 ,因为不同阶段的使用有不同的目的,这时看真题就是要知道要考的这个学校到底考些什么和怎么考,第二种是在进行做题练习的时候,目的是找到重要的知识点,查缺补漏,同时熟悉知识点在真题中的考察方式。第二种用法应该贯穿整个考研的过程,从刚开始配合看书做题到最后的模拟冲刺真题反复使用。对于专业课而言,通过真题掌握命题风格的变化也很重要。

    教材的使用,教材应该像字典一样作为知识的索引使用。之前考研时看过很多经验帖,有一点很容易误导准备考研的考生,就是成功者总要强调教材要能读几遍读几遍,好像只要是把教材读懂就一定可以搞定考研,这种反复读教材的方法用在政治上到没什么大碍,但用在专业课上,特别是准备法大的“专业课二”那就是浪费时间又没有效果了,因为所谓的“指定书目”并不是为考研准备的 (不相信的同学可以试着啃啃民法学指定书目),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上了考场才发现原来力都用偏了。所以建议大家将教材作为了解学科结构的指引,在了解大概的结构之后将主要的时间投入在做题上,当发现有些问题还不明白时再来翻书这样有的放矢,记忆也牢固些。那种毫无重点的翻来覆去读教材的方法真的是出力不讨好。

    时间安排,宽松安排,留出休闲时间。考研的时光漫长无趣,很难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学习的心情,建议大家每天都安排出休闲的时间,整体的安排也不要排的太紧凑,那种今天读完书明天就上考场的安排是不大现实的。

    笔记,整理笔记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考研的准备历时长科目多,要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条不紊的把之前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做到哪里是重点心中有数就要通过整理笔记这种方法。的确,整理笔记与单纯的看书,做题相比要多耗费很多的时间,但是单纯的追求速度,追求几天之内就把书看完在考研中其实没什么作用,能够将知识点理解透彻,找出考察的重点才是制胜之道。在这里介绍一下记笔记的方法,在阅读指定教材时现整理出每章节的结构,对于哪个知识点属于哪个章节有个大概的了解,至于每个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以先放过。在做题时将题中体现的知识点对应的放入之前的结构中,同时加入自己的理解。最后,建议大家用电脑记笔记,比较容易修改。

    辅导班,正确运用帮助很大,押题班内部消息不要相信 。很奇怪的是之前的经验帖对辅导班的评价往往都是浪费钱和时间,但仅就我个人而言辅导班确实可以帮助从来没有接触过考研的人抓住重点,理解知识点,正确的运用辅导班可以帮助大家节省很多时间。但是,辅导班分很多种,我所说的仅是指大概暑假期间开课的基础版或是强化班,至于冲刺班押题班内部消息班我的态度就完全相反,建议大家如果有意报辅导班的话就选在暑假期间,时间进入冲刺阶段再报辅导班帮助就不大了,而那些什么所谓的押题内部消息则更是不要相信,本人在这里就有血的教训 。之前的考研辅导班市场可能环境比较洁净,出来骗钱的基本没有,但是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特别是专业课辅导班每个学校周围都有很多家,质量参差不齐,靠忽悠人生存的大有人在,记得当初看一个经验帖说临近考试最好到辅导班打探下消息,因为总会有些消息透出来,心想听听应该没什么坏处,哪知竟然碰到了大忽悠,那真是骗你没商量,特别是上民法那个从选择到最后的大题一通胡诌,听完后那真是信心万丈,以为民法这50分基本搞定,上了考场才知道全是胡扯 。所以在这里套用司考名师汪老师的话“就算有人知道考题为什么要告诉你们呢?出题人都是在知名大学里有着稳定的工作,满意的收入的教授博导,就为了那点外快就冒着失去这些的危险,天下哪有这样的傻子”,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的考研越来越严肃,透题的可能基本没有,所以大家还是平心静气的好好读书吧。

    曾经看过一个参加过考研班的英语96分牛人的经验,确实给了我一些启示,因为英语不同于其他科目,靠临时抱佛脚也能提高成绩,一个底子只有60分的人临阵磨枪也许可以考到65,但要想考到70就很难,所以英语分数的提高是以英语基础的提高为前提的,这包括语法单词等各个方面,如果一个辅导班可以造就一个96分的考生,相信其对英语基础的整体提高是很有办法的。

推荐书目
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专项突破(共两本)非常经典 的书,详细介绍了解题技巧
      
       航空工业出版社—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 觉得真题中的难句难度不够可以试试这个,这上面的句子都能弄懂那阅读就没什么问题了
政治:序列一,序列二,以及冲刺阶段各辅导班的模拟题
专业课:法律出版社--司考真题,司考练习题  总之要多找些案例题做才能适应法大试题的变化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