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1863  |  回复: 12

fyl7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交流] 对量子测量问题的一种解释或解决已有7人参与

我并不知道我的观点究竟只是一种解释,还是对问题的解决。说“解释”呢,是因为它只是利用量子理论的一些基本假设(当然除了测量假设)所做的推导,换句话说,量子测量假设不是一条独立的假设。说“解决”呢,是因为这个观点可能会结束关于量子理论的许多争论。

学过量子力学的人大概都知道那个神秘的“态塌缩”概念,它是以玻尔为首的学派所提出的“哥本哈根诠释”对测量问题的解释。“态塌缩”的引入,或者说量子测量假设的提出原则上“承认”了一种非幺正过程的存在,这明显与量子理论幺正演化假设是矛盾的。但是,量子测量假设却与实验结果是吻合的,没有哪个测量实验能够给出一个“量子叠加态”。

近些年来,“退相干”的思想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基本要素是“开放系统”,即自然界中几乎没有一个孤立的系统,当然整个宇宙可能除外。关于退相干的历史,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知道它与Everett的“多世界诠释”有关。退相干的推广可能要归功于一个叫Zurek的人,尤其是他提出了一种“environment-induced superselection”机制,尝试解释量子测量问题。简单说,首先一个测量仪器与一个量子系统发生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仪器的指示读出测量后系统所处的状态,这实际上是说仪器与系统之间建立了“关联或纠缠”。当然,这里我们把仪器也作为一个量子体系来看待,只是它在我们眼中显得“更经典”而已。当把这个测量过程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中时,环境与仪器的作用会导致仪器处于确定的状态上,我们根据仪器的确定状态就可以读取测量后量子体系的状态。具体的细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Zurek的一篇题为“Decoherence and the Transition from Quantum to Classical – Revisited”的介绍性文章。总而言之,这种机制是说,环境“选择”了仪器的状态,从而得出确定的测量结果。当然经过多次测量,我们就可以得出相应结果的几率。

Zurek的机制不是完美的,它也存在很多“专业性”的毛病,比如利用“partial trace”得出几率的方法利用了“循环论证”。也就是说,这个机制实际上是对环境进行了测量,这根本没有解决测量问题。其它的一些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下面要提到的我的文章。尽管Zurek的机制并没有解决测量问题,但是退相干的思想却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从幺正中得出非幺正”的方法。上面提到的partial trace是其中的一种,但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我的工作就是提出另一种退相干的方法,从而尝试解释测量问题。

说的再简单些,退相干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一种对系统的“粗粒化(coarse grained)”的近似描述。这种近似的原因是,我们无法精确地跟踪大量粒子(或自由度)的演化。在Zurek的机制中,环境提供了大量的我们无法描述的自由度,通过partial trace,我们可以将这些自由度忽略掉。那么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忽略”的方法呢?

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我的方法,我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一根长长的水管,当我们远远地看着它的时候,它看起来只是“一条线”;只有当我们走近去看它,它的另一个维度才显现出来。这就是说,同一个根管子,当观察的条件不同时,我们给出的描述是不同的。很明显,远处观察得出的描述是近处观察得出描述的一种“粗粒化”近似,即另外一个维度被忽略了。与partial trace不同,这种忽略不是我们“没有任何缘由地”将那个维度给trace掉,而是源于我们观察条件的限制。

现在,我们回归正题,尝试描述一个开放系统,即一个量子系统与它的环境组成的封闭系统。原则上说,这种封闭系统在所有的幺正演化下是“遍历(ergodic)”的,即从某一个状态开始演化,我们可以得到任何一个状态。这相当于我们从“近处”观察这个封闭系统,观察条件是所有的幺正演化。那么,如果我们仅仅依靠一部分幺正演化呢?显然,这次观察条件降低了,相当于我们从“远处”观察同一个封闭系统。答案是明显的,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关于封闭系统的粗粒化近似。这就是我的工作的核心思想,即找到那部分幺正演化可以描述量子测量。这部分演化所依赖的条件就是[O,U]=0,其中O是观测量,U是演化算符。将所有满足这个条件的幺正演化组成一个群G,利用它就可以给出封闭系统(其中环境是测量仪器)的粗粒化描述。由于群G很难被描述,通过引入一种random phase幺正算符,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有效的群G’。这实际上是一次进一步的random phase近似。简单说,幺正演化中会存在相位因子。当存在大量的幺正演化时,这些相位因子的细节我们将无法精确考察,只能进行随机化处理,这种随机化得作用就相当于partial trace。通过这两次近似,我们可以构造出不依赖random phase的密度算符,从而得到测量所得的统计系综。

具体的细节,可以参看我的文章http://arxiv.org/abs/1409.7167v1。其中利用了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描述,比如等价类,商空间等等,但基本思想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文章结论是,量子测量的确定结果或统计系综是由仪器中所包含的大量自由度引起的,它们与被测量的系统进行着我们无法精确跟踪的相互作用。因此“远远”地看,我们只是看到了仪器的表观所指示的状态。另外,宏观系统中大量的自由度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它们大都显得是“经典的”,原因也是我们只是“远远”地看;而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的原因是,我们自己也是由大量自由度组成的宏观系统,详见我的文章。

总的说来,我的工作对整个量子测量问题以及宏观系统的经典性质给出了一种全局性的考察。其基本思想是退相干,核心思想是“观察条件”的不同导致描述的不同。如此,量子测量假设并不是独立的假设,而只是其它假设的推论以及近似(退相干)而已。
回复此楼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回帖支持 ( 显示支持度最高的前 50 名 )

fyl7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metaliium at 2014-09-27 06:11:21
哈是一新大师的文章。。。^_^

谬赞啦,只是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罢了
3楼2014-09-27 11:34:2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霄居主人

铁杆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犹记得一新大师讲课风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楼2014-09-28 14:59:2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普通回帖

metaliium

银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哈是一新大师的文章。。。^_^
2楼2014-09-27 06:11:2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474327768

铁杆木虫 (知名作家)

不错

[ 发自手机版 http://muchong.com/3g ]
学会思考
5楼2014-09-28 19:02:0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xichangzjw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对量子科学部了解,帮顶
6楼2014-09-28 19:16:1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yl7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6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xichangzjw at 2014-09-28 19:16:10
对量子科学部了解,帮顶

7楼2014-09-28 20:28:5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eng884619

木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mark, 不明觉厉~~
8楼2014-10-03 19:42:4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yl7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8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feng884619 at 2014-10-03 19:42:41
mark, 不明觉厉~~

9楼2014-10-04 11:28:5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racoon01

专家顾问 (著名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9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fyl7 at 2014-10-04 11:28:59

楼主在浙江大学近代物理中心与陈一新先生一起工作?你原来不是在大连某大学当教授吗?怎么,现在调浙大了?还是做了陈先生的博士后了?
racoon
10楼2014-10-04 12:09: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fyl7 的主题更新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太卷了 +10 shuigubio 2024-06-17 19/950 2024-06-17 18:48 by 进击的荣耀
[高分子] 寻找聚酯反应釜 +3 茕茕恭煮 2024-06-15 4/200 2024-06-17 18:18 by sunliyan123
[基金申请] 2024国社科通讯评审 +11 qsd10086 2024-06-13 21/1050 2024-06-17 15:49 by 张郎才进
[硕博家园] 博士毕业高校和就业的相关问题 +6 SCITOPPP 2024-06-14 10/500 2024-06-17 10:08 by SCITOPPP
[基金申请]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公示 +9 aishida144 2024-06-14 15/750 2024-06-16 09:52 by msjy
[基金申请] 关于博后基金的bug问题 +6 lxr1991 2024-06-14 9/450 2024-06-15 21:17 by since—2010
[论文投稿] 投稿时忘记修改一作 +7 gll123456 2024-06-13 11/550 2024-06-15 11:49 by gll123456
[论文投稿] 求机械类四区sci推荐 5+3 迷茫小旷 2024-06-14 4/200 2024-06-15 11:25 by bobvan
[考研] 物理化学一对一辅导 +3 林大diao 2024-06-12 5/250 2024-06-14 20:57 by 林大diao
[基金申请] E12面上申请 +4 汉风之遗 2024-06-13 4/200 2024-06-14 15:28 by 天外飞去来
[硕博家园] 关于硕博连读的一些疑问? +4 Lwenter 2024-06-14 4/200 2024-06-14 14:32 by ou0551
[基金申请] 75批博后基金 +10 kyukitu 2024-06-13 13/650 2024-06-14 10:31 by kyukitu
[论文投稿] 最近写了一篇控制优化领域的文章,可以投哪里啊?有没有水一些的期刊推荐 +7 香瓜木香 2024-06-12 13/650 2024-06-14 07:05 by 香瓜木香
[基金申请] 工材E10口函评结束了吗 10+3 我1的飞翔 2024-06-13 5/250 2024-06-14 06:35 by nono2009
[论文投稿] 投稿后发现其他作者的邮箱填错了该怎么办呀 10+4 在飞的猪 2024-06-13 6/300 2024-06-14 04:45 by 小虫子咔咔
[硕博家园] 科研求助 +5 杲www 2024-06-12 6/300 2024-06-13 16:16 by 姓李名明
[考博] 博导选择 +3 bing85977 2024-06-12 3/150 2024-06-13 15:34 by 我是邱尧
[硕博家园] 考博应该从哪里开始准备 +6 亮姐2019 2024-06-11 8/400 2024-06-13 12:53 by 帕秋莉GO
[论文投稿] with editor日期变更 +3 慎独的小花卷 2024-06-12 8/400 2024-06-13 11:00 by 慎独的小花卷
[基金申请] 博后特助这周出结果吗?往年都是啥时候啊? +13 jsqy 2024-06-12 17/850 2024-06-12 19:55 by Lynn212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