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2040  |  回复: 8

shmilyzxy

至尊木虫 (职业作家)

[交流] 转载: 肿瘤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方向已有6人参与

五月底参加了协和举办的内部学术沙龙,主题是关于肿瘤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我多年从事抗肿瘤药研究,也拜读过Hanahan和Weinberg在2010和2011年发表的两篇题为“Hallmarks of Cancer”的著名和全面的综述,但限于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对于肿瘤研究的整体把握还是比较差,所以对这个基础和临床学科的人都出席的学习机会不能放过。

首先由曾益新教授作了“肿瘤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的报告。由于沙龙一开始就号召要减少官本位,增加学术讨论的气氛,我也算响应号召,就不提他的头衔了。

他首先强调了预防的重要,以及当前把重点放在治疗而不愿意更多在预防上投入的弊端,还套用中医古语来了句“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早病、亡羊补牢治已病”。

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对肿瘤高发、高危人群进行积极干预,他也没忘提及切除乳腺的美国影星朱莉的例子。同时,早期治疗成功率高,也能极大减轻病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例如未转移的早期结肠癌治疗仅3-5万元,而晚期的病例据他自己遇到的一个病例,竟然高达560万!尽管是个例,但足够令人瞠目的。

在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中,不仅涉及肿瘤组织本身,也因为25%以上的人类肿瘤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包括肝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头颈部肿瘤、部分淋巴瘤等,因此强调要加强对病毒基因(组)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的疫苗研发,也是肿瘤防治的一个重要方向。

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很有必要,例如鼻咽癌高危人群,用鼻咽癌的基因突变标记物可预测70%,加上Eb病毒阳性可提高预测率到80%——定期的鼻腔镜等物理检查和标记物的分子水平筛查,可以起到早期防治的作用。除基因组学外,新兴的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也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肿瘤的预测率,这对防治与基因突变关联性较低的肿瘤(如肺癌)可能有帮助。现在针对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有AFP、PSA、CA-125等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但肺癌迄今仍缺乏特异性肿瘤分子标记物,需加强研究。

对于肿瘤的治疗而言,通过基因突变、代谢和表观遗传的差异情况对中肿瘤进行分子分型,实现靶向药物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治疗药物中,他特意提到一些比较看好的新型抗癌药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如2012年上市的克唑替尼等,高效低毒但有效人群较小(还有容易复发的问题,参见我的博文“风水轮流转”:抗癌药物的发展史);代谢类靶点(糖和脂代谢在肿瘤中与正常组织相比有一些特异之处);表观遗传类靶点(HDAC,NMT等)。

曾教授讲话后有一些有趣的讨论,例如:

手术的利弊:切除肿瘤是利,而增加扩散是弊;对于甲状腺和阑尾不应随意切除,这些器官可能与免疫有关。但讨论的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手术肯定是利大于弊。

化疗的利弊:因为化疗均为多周期,故第一次用药后,免疫细胞开始进入肿瘤组织;再次和反复化疗用药后,杀灭常规癌细胞而留下耐药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再加上破坏免疫是病情恶化更快。故应提倡适度治疗和适当的治疗方案(例如,究竟几个化疗周期为宜)。

随后黄波教授作了题为“我们为什么不容易得恶性肿瘤?——部分答案与思考”的报告。这是近年来物理学加入对癌症发生发展的理解和治疗的努力的一部分。对在座的很多生物学、医学和化学家而言,也提供了一个新奇和有趣的视角。

他首先从DNA复制自发的出错机率,联系到成人每天细胞更新的数量,再考虑到紫外线、射线、化学制剂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推测人体细胞可能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至少为每年3 x 1013次。因此从基因突变的角度看,肿瘤的发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但是,成人存在可见或可触摸肿瘤的比率并不算高,其中主要和免疫系统的抑瘤作用有关。他还结合自己的工作,从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转移所需的微环境上(主要考虑组织的软硬度)进行了解释。

关于软硬度的基础知识是:人体组织和器官从软到硬的排序是骨髓、脑、肝、软骨、骨;细胞从软到硬的排序是干细胞、神经细胞、分化组织、肌肉细胞等。

软的组织或细胞在软的环境中容易生长,这个理论可以解释肿瘤的生长与转移情况。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也称tumor repopulation cells)在软环境中利于生长(炎症会使组织变软,利于其生长),而在较硬的环境中会休眠。经微环境重塑(例如感染导致发炎),则可能激活休眠的肿瘤细胞,引发肿瘤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这样也把大家已经认识到的肿瘤和炎症的密切关系,纳入了这个肿瘤发生发展的理论。

不过有人质疑,骨转移(即肿瘤转移到骨组织,而非转移到骨髓组织)很常见。骨髓很软但骨很硬,这样的现象是否与上述理论有矛盾?黄教授没有正面回答该问题,而告诉大家曾经观察到,软性的癌细胞在软环境中易生存但却不易分化,在硬环境中则难以生长甚至死亡。

当然,对于前沿的研究工作结果,常常会有不同的观点和各种质疑,这本身就是科研的一部分。通过这次学术活动,能够聆听基础和临床医学专家的讲座,对于我加深和全面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并促进自己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我也愿意在这里和感兴趣的人分享这次讲座的内容,并欢迎大家讨论和发表高见。
回复此楼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天空的水

银虫 (小有名气)

★ ★ ★ ★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缩++影: 金币+3, 鼓励交流 2013-06-18 00:02:38
谢谢楼主分享,呵呵呵,不过我是穷人,就不送花了,楼下的富翁,你怎么看?

我也说两句,增加下学术气氛。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预防也是有成本的。我印象中没有具体可证的研究证明从经济学的效益成本原理上讲,预防的正收益就大于治疗的正收益。我的印象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疾病预防的成本远大于治疗的成本,我们应该更侧重治疗,有的疾病治疗的成本远大于预防的成本,那么我们就应该侧重于预防。所谓“上医治未病”本身就是胡说八道。语句上理解错误,逻辑上也讲不通。治病治病,只有病了才能治病,没病治什么?治空气吗?逻辑上混乱啊。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语境和语言方式、模式去“死”套古汉语,是瞎胡闹。

还有早期治疗成功率高,从哲学角度上讲这个是废话,任何事情都是早期效率高,一旦病入膏肓也就完了蛋了。就像全球变暖,早期干预效果好,一旦“后天”了,也就完了蛋了。一样的,这个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特别强调这一点没什么意思。关键是什么叫“早期”?早到什么程度?以何为标志?如何保证可操作性?如何保证其总体是最大效益和最优选择?

另外,是个人就是要生病的,不生病的那叫“神”!人体无时无刻不在“生病”,这个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我们一生的责任是维护健康,不是消灭疾病。呵呵呵呵,我这样说绝对不是反动!这是科学和不争的事实。科学从来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提出甚至造成另一个问题,或者另一百个问题。反正科学就是这么回事,科学无止境,科学自身为自身提供动力和要求。人体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疾病”,同时人体也有强大的,通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得到的适应能力,说免疫力不完全,还是说适应能力为好。从进化论上讲;疾病和健康是相对的,是相互转换的。正因为古代的生物生病了,然后这个“生病”被环境选择为更优,于是新的物种才产生了。我们人类就是从这里来的,就是被疾病创造和塑造的,就是疾病的产物。直接的终止、完全的消灭全部的疾病,就是终止了进化和演化。

维护健康就是维护疾病和适应能力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这个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内稳态”的概念,健康就是“内稳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维护“稳态”的完整和不崩溃。依据现代物理学理论,绝对的静止是不存在的,所以稳态一定是变动的,是在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停的变动。这个范围就是“适应能力”。超出了这个范围,超出了适应能力,稳态崩溃,健康终止,生命消逝。

好像说的不少了啊?呵呵呵呵,先说这些吧,很高兴和楼主以及大家交流,期待在交流中共同进步。
耳鼻喉科的
2楼2013-06-17 17:22:5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劲野

金虫 (职业作家)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说实话,关于恶性肿瘤预防远远重于治疗。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等等问题不治理,讲什么治疗根本就是无水之鱼。
生存还是毁灭 (Cancer)to be or not to be
3楼2013-06-17 22:55:2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天空的水

银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劲野 at 2013-06-17 22:55:28
说实话,关于恶性肿瘤预防远远重于治疗。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等等问题不治理,讲什么治疗根本就是无水之鱼。

这个我再说两句。和大家交流一下。先说好,就事论事,咱可不能跑题搞人身攻击。

说实话是要证据的,我还没找到可信的论文证明治疗恶性肿瘤的成本大于防止水和环境污染的成本,以及食品安全的成本。也就是说,我们用什么衡量和比较,空口无凭,相关的研究呢?

比如说,我们经过统计,现在治疗未来十年治疗恶性肿瘤的成本是A,如果我们投入B来减轻环境污染和提高食品安全,那么可以让A减少到C。然后A和C的差,就是收益大于B,这才是正效益,才能证明减轻污染和增加食品安全是有效途径。对不对?

当然了,这个研究太难做了,比如人命值多少钱可能作为一个伦理学因素就是拦路虎。而且显然这个研究应该是多向动态的。相关的预测恐怕也是个很大的困难。可以说,不管是建模还是收集资料,都非常困难,我想也正是这样,所以没有真正完备可信的资料出来。

不过我还在找这样的资料,而且希望能有个满意的答案。我们不能单纯靠“说实话”耍嘴皮子,我们是医生,是专业人员,应该有这个素质和科学态度。

供大家参考,
耳鼻喉科的
4楼2013-06-20 17:18:3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hdzw

专家顾问 (小有名气)

cancer 与生命伴行的命题
5楼2013-06-21 15:34:5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wucs27

铁杆木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学习了。原来肿瘤标志物不是所有肿瘤都有的。谢谢。
6楼2013-06-21 16:56:0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razxclf

铜虫 (初入文坛)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4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空的水 at 2013-06-20 17:18:34
这个我再说两句。和大家交流一下。先说好,就事论事,咱可不能跑题搞人身攻击。

说实话是要证据的,我还没找到可信的论文证明治疗恶性肿瘤的成本大于防止水和环境污染的成本,以及食品安全的成本。也就是说,我 ...

治理水源那不是我们需要干的事,我们要做的是尽量让自己暴露于易致癌的环境,再定期检查,这叫预防,能花多少成本?
7楼2013-08-19 12:23:3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ishuai2006

木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4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天空的水 at 2013-06-20 17:18:34
这个我再说两句。和大家交流一下。先说好,就事论事,咱可不能跑题搞人身攻击。

说实话是要证据的,我还没找到可信的论文证明治疗恶性肿瘤的成本大于防止水和环境污染的成本,以及食品安全的成本。也就是说,我 ...

我也要说对您说几句,这个治疗恶性肿瘤和防止水和环境完全是两个问题,虽然后者可能导致前者人数更多,但不能用经济效益来判断衡量和比较,因为防治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对人类健康的一种保护,而不仅仅是预防恶性肿瘤
8楼2014-10-10 10:01: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ishuai2006

木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劲野 at 2013-06-17 22:55:28
说实话,关于恶性肿瘤预防远远重于治疗。中国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等等问题不治理,讲什么治疗根本就是无水之鱼。

我觉得恶性肿瘤不仅仅是因为水污染空气污染食品等问题引起的,只是这些因素会导致恶性肿瘤更多,再发达的国家,环境再好的地方恶性肿瘤不也是一个巨大的、棘手的问题吗?
9楼2014-10-10 10:08:4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shmilyzxy 的主题更新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公派出国] CSC德国博后每个月资助多少呀?够用吗 +4 326lhpqk 2024-06-16 7/350 2024-06-19 02:03 by PLHOU
[找工作] 杭电、天津科技、青农和宁波工程学院如何选? +12 味道很好啊 2024-06-13 24/1200 2024-06-18 23:09 by 药材
[论文投稿] ACS Nano投稿后分配到副编辑手里12天了,能确定送审了吗? +8 潇洒怡惜 2024-06-12 14/700 2024-06-18 22:07 by wlscj
[基金申请] 博后基金刷到的BUG,图片来的更直观 +13 carolloo 2024-06-17 14/700 2024-06-18 21:59 by 听风Ming
[教师之家] 请问事业编制和年薪制冲突吗? +12 ZHONGWU_U 2024-06-14 12/600 2024-06-18 19:31 by fangyl2005
[基金申请] F口401需要啥文章水平 +3 lhjr123 2024-06-16 7/350 2024-06-18 16:05 by hon920603
[硕博家园] 科研求助 +5 杲www 2024-06-12 7/350 2024-06-18 15:10 by 杲www
[高分子] 寻找聚酯反应釜 +3 茕茕恭煮 2024-06-15 6/300 2024-06-18 14:15 by 茕茕恭煮
[基金申请] 化学会年会改成一年开一次了? +7 babu2015 2024-06-12 15/750 2024-06-17 20:28 by 落笔画枫
[教师之家] 饶议:什么制度能保障大学普通教师不用为领导拎包,不用看领导脸色 +10 zju2000 2024-06-12 16/800 2024-06-17 14:54 by 大天尊
[催化] 镍负载氧化铝的保存问题 8+3 lwn0130 2024-06-15 4/200 2024-06-17 10:48 by adaihao
[基金申请] 博后基金,博管会会提前知道消息吗? +4 yuyiang 2024-06-13 4/200 2024-06-16 11:40 by yangyuzhong4
[考博] 上海交大招收材料化学方向科研助理/“申请考核”博士(已招满) +3 灵梦and紫 2024-06-12 4/200 2024-06-15 20:58 by 1822836277
[基金申请] 为什么我的博后基金还在流动站审核中?不会是学院给我卡了吧? +14 王凯12 2024-06-13 26/1300 2024-06-15 15:22 by 好人与坏人
[基金申请] 面上基金有一个(两个)C是不是就没戏了.... 5+3 zzzm116 2024-06-13 17/850 2024-06-14 22:26 by lzt8076
[基金申请] 博士后基金需要结题吗? +8 zhouchuck 2024-06-13 8/400 2024-06-14 17:27 by liuyupu132
[基金申请] E12面上申请 +4 汉风之遗 2024-06-13 4/200 2024-06-14 15:28 by 天外飞去来
[考博] 申博找导师 +4 疏影横斜水清浅3 2024-06-13 6/300 2024-06-14 14:31 by zxl_1105
[论文投稿] with editor日期变更 +3 慎独的小花卷 2024-06-12 8/400 2024-06-13 11:00 by 慎独的小花卷
[论文投稿] 摩擦磨损论文投稿 +3 jmysan 2024-06-12 3/150 2024-06-13 08:36 by 莱茵润色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