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8888  |  回复: 42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J0Shuang

新虫 (小有名气)

[交流] 中国地质科学各院所水平与特色及国内地位(转)已有40人参与

首先必须说明新中国地质科学的起点是吉大,(貌似新中国好多东西的起点都是东北  )也就是老长春地院,(要是说远了,南京的老中央大学地质系,估计五大地院加一起也要被爆十条街  ,这个就暂且不在讨论范围,咱讨论一下新中国现存的并且具有一定传承的院所与学校)。加之对吉大也相对比较了解,就先从吉大地学说起,作为曾经的五大地院,李四光先生建国后的大儿子  。曾经的辉煌一直挂在长春地院无数毕业生嘴边。可自从并入吉林大学之后,无论其他吉大人是否承认,吉大地学在地学界的地位的的确确是日益下降。老地院人才外流,地质科学在吉大诸多学部中关注度低……(间接也造成了老长地院的大牛合校以后转战北大地空学院,造成老长春地院实力锐减  )很庆幸的是吉大地学本科专业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同学们多数都有感觉吉大地学研究生的苦逼,科研上来看,还有数位大牛在支撑台面,但地学部作为一个整体上在业内已经不具有曾经的发言权。话说回来,吉大地学部的校友资源依旧丰厚,连现任发改委主任,曾经的国土资源部长也是吉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校友  ,(说不好的,这会正火的被打掉的石油系骨干前中石油副总经理兼大庆油田总经理某某春就是正宗长春地院出身  )下面担任各单位行政首长的也是不计其数。吉大的老工程地质是很牛的,原来和环资学院的水文地质是一个后来分的,这个专业分到了建工。好多院士,部级干部诸位大牛都是这个专业的。(林学钰院士,现在老师们还不少念叨,不过现在归属环资学院),建工学院岩土貌似还好,地灾的话差一些。简单说来其实吉大最让人羡慕的是人脉,但这事跟现就读吉大地学的而言只能是说来听听。不过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会切实体会到她给你带来的方便与实惠,这是后话,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待遇上看,据我所知地学各院普遍是三百的补助,个别组织一分没有,一部分老师会慷慨的给到500+,(宏观来看鸽子楼那边稍好一些)以至名下学生感恩戴德。从考研的难度看,吉大地学无论是外校还是本校考研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多年不变的自主线是一方面,最近可能部分专业比较火但是总分330+且小分过线的话,基本就问题不大了。
         再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务院亲孙子,中科院亲儿子,正厅级单位,从科研上看在国内基本是神一般的存在  ,一流的科研人员,一流的仪器条件。可能是地学领域人均SCI数量最高的地方了。研究人员几乎个个都有留学背景。一切依靠科研,一切为了科研,从科研中来,到科研中去。至于人脉可能要看你的本科背景和老师背景。硕士生活基本分为两段,美好的国科大一年,苦逼的研究所两年。和吉大的苦逼不同,这里的苦逼不在待遇,而是枯燥的研究生活。当然如果你立志留给别人背影,那么这里将是你最好的选择。研一1000+跟研二2000的待遇,新国科大单间宿舍的诱惑,所里各位大牛的学术成就……但是如果你不想搞科研,两年的苦逼只是起点。难度而言无疑是最高的,各位导师基本只要一人,50%以上的正研一般收了免推,而且要连读。分数没什么稳妥的说法,即使初试380,也不意味着革命成功,何况北京压分也不是什么秘密。好消息就是地物所不像中科院别的大部分机构,进了复试,机会就很大了。
         接下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理论上的地质领域最权威的科研单位。可相比于中科院有些尴尬。有爹爹国土资源部,又有大哥地调局,地科院不像名字那么霸气,只是个正厅级单位。可是地科院下属各所也是正厅级单位  ,所以管理体制混乱,各所各行其是,各所之间差异巨大。项目多待遇高是地科院的显著特点,而且如果你想考一个认可度高且待遇优厚的研究生并且你不想走科研道路,这里很有益于将来找工作,加上如果你本科有一个好的背景,就有了更多的说服力。但这里行政化非常严重。从科研来看,中国地科院在从地学科研到生产的所有领域都有所建树。由于接的多是地调项目,论文产出有点偏低。研究生教育少而精,一个导师基本两年招一人,硕士导师不收博士,博士导师不收硕士。而考研方面又分为地科院培养以及地科院地大联合培养。从今年开始基本是各40人,地科院培养与中科院地物所第一年基本相同,曾经苦逼的一年两边跑到现在吃住学都在国科大。联合培养第一年是与北地相同,待遇丰厚一些,但这里有个大坑,就是每个所有两个专硕名额,很可能你会一不下心成了400+的专硕  。后两年基本是各回各所,开始............的生活。考研难度仅次于中科院,所需分数不但没有上限,也极有可能没有下限.......  。没上限是因为每个导师只有一个名额,所以只有第一的孩子可以进复试,其余过线学生或许会参加复试以待调剂,或许你懂的。最动人的是这里复试只是个形式,基本是1:1(针对第一志愿进复试)。至于没有下限,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去想。
          然后是两个地大,地大北京,李四光先生二儿子,但却是超过长地院的亲传嫡系。和武汉的亲兄弟比起来,北京的地理位置给予它巨大的优势,可狭小的校园面积,拥挤的大学生活是它永远的痛。研究方向来看,火成岩和矿床研究有一定的优势,大小构造做的也都还行,由于引进了李曙光先生地化也在迎头赶上。可作为地质学重要基础的地层古生物方向简直惨不忍睹。由于是保存不多的专业地质院校,在国内的认知度还是很高。考研难度与吉大大体差不多,可能少了小分限制,同时也少了本校优势,与此同时多了北京判卷的疼痛。待遇上比吉大稍好一些,但是和前两位仁兄相去甚远。很多吉大孩子报考这里硕士,只不过是因为地域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不过相比吉大地学给人的日薄西山的感觉,地学教育的名义独苗还是根红苗正。但是吃、住、学习条件可能还不如吉大,不过地大北京据说在盖新楼,可能会给众多本科、研究生们带来一点点缓解,是的就只有一点点。这里最大的苦逼不是生活上,而是每位导师带学生的人数,与中国地科院两年一人对比鲜明,没有严苛的招生限制,这里导师一般是一年一个团队,比吉大老师更加通吃  。尤其是报考大牛,不确定导师是否叫得上自己的名字  。
        地大武汉,没有帝都的位置优势,但却多了湖北的特别照顾,省里对该校的发展也是要钱给钱、要地给地。但武汉的地理位置还是限制了地大武汉发展步伐,这几年高端人才有流失的趋势。整体生源质量不仅远不如中科院、地科院、南大、吉大,甚至比地大北京都要差一些。严格的来说地大武汉科教综合水平在地大北京之上,虽然北京有快速发展的势头,但短期内地大武汉老大哥的地位不可动摇。理科高端科研和南大不相上下,但工科比南大地学好。校友遍及全国及全球各处,和众多科研院所、地调中心、省地调院乃至地方地质队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不论是两地大分家前还是分家后,都有院士持续产出。科研上各专业协调发展,特别是古生物和地化,时有经典的高水平论文。此外,由于地大武汉规模较大,大有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根红苗正的优势也在被自己蚕食。报考这里的孩子不多,基本也是因为因为地域的问题,想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总体考研难度约等于地大北京。科研、条件、待遇、可能都比地大北京要好那么一点点。可是无奈大家都向往帝都,所以感觉不是那么苦逼,但是多了一点逗比。
        南京大学地学院。南大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比较独特,不同于科院尖端深入,也不同于地大各方面兼顾。南大的地质研究既重视传统地质方向,也注重高端科研。传统地质领域,如果南大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火成岩、地化和古生物研究是南大地学的三大支柱。而且不同于吉大地学部的尴尬地位,南大地学院在南大内部地位也很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连南大校长都是地学出生。人才培养上就更不必说了,以南大学生的生源素质,优博百篇几乎年年都有,发国际SCI更是玩似的。只是目前在冲击院士上屡屡受挫,陈教授当校长之后,似乎离院士原来越远。但不管怎么说,以南大的超然地位,很多别的地质院校苦苦追求的东西,对它来说唾手可得。只是因为人少,在产出规模上拼不过南北地大和中科院地科院。由于是南大树大招风,考研难度相对较大,不同于中国地科院的复试线那么隐晦难以捉摸,南大的难度总体应该略低于地科院。但是显然比考吉大,两位地大难了不少,但是产出也增长不少,学术气氛、生活待遇……而且比起吉大多了2+7的帽子  ,比起两位地大更是多了985(这里说的985是985工程不是985平台)和自主划线。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北大的名号,浓厚的氛围,强大的师资,北大地学优势比传统地学真心多了好多……不过自称建院很久,但实际上现在的北大地学教育是后来重建的,原先的老北大地质系在52年就撤销转入当时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了。从人员组成来看,现在的北大地空学院主要由老长春地院和北大自己培养的班底为主,加上其他一些高校培养零散人马组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大地学研究几乎默默无闻,但自从长春地院并入吉大,大量人马转投北大后,北大地空学院可谓异军突起,迅速在业内获得了发言权。变质岩、岩浆岩研究是北大地学研究的前沿。依托北大超一流的生源素质,人才培养也是成果斐然,这些年在北京个科研所都能看到北大毕业生的声影。人均国际SCI可能仅次于中科院各所。不过与吉大地学部情况类似,北大地空学院在北大内部地位尴尬,现在仍然没有自己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甚至连自己主办的地学期刊都没有(地学前缘名义上是地大北京和北大合办,实际上北大完全没参与)。另外,与地大南大集团作案不同,北大地学各教授大多是自己单干,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于考研而言,北大名号本身的诱惑力甚至不逊中科院,然而北大地学的真正家底却远不如两位科院雄厚。不过吉大学生可能会稍有长春地院最后的一点荣耀感,这里可能比吉大更像老长地院。难度而言北大地空的难度大概与南大相当,但考这里的人我却很少听说,一方面是前辈们就很少去那里。另一方面可能有决心考这里的人不光是为了图北大的名号,所以干脆选择中科院了。不过有北大强力光环的照耀,仍然是极大的诱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科大的地学并不是中科大优势专业,但由于中科大本身的高大上,在一些高端研究上有一定的跨领域优势。其中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含空间物理学和固体地球物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是中科大的优势专业。生源来看,中科大向来不缺乏优秀的研究型人才。然而中科大毕竟从事地学相关的人员较少,又不像其他学校有深厚的地学底蕴,加之具体的项目较少,甚至不如成都理工这样的二本学校。所以限制了其发展的宽度和深度。科大专业课的分数一直是相当的神秘,很难从分数上来说。从难度上看,基本略低于南北大而略高于两位地大。待遇上面本屌确实不清楚。
       西北大学地学各科都还可以,古生物比较强悍。实验室建设起步较晚,但在地大武汉高山院士的帮助下成果斐然。地理位置是劣势,在西北几乎没有从事地质科研的研究所,导致其大多数毕业生就业只能面向生产单位。难度上相对比较容易,待遇不明。
        成都理工大学,曾经的成都地院,自己把自己折腾坏了,到底做不做地质高校始终没弄明白,后果就到现在大多数专业只能二本招生。地质工科水平甚至可以和地大武汉一决高下,地质理科却江河日下。这些年人才流失异常严重,来自成都理工的教授几乎撑起了地大北京地学院的半边天。成都理工的地灾是其比较好的专业,但是二本的身价很大程度限制了这里读研的高度。   
        这里地震局我没有介绍,但是它应该是这里级别最高的单位,国务院亲儿子,不过相比科院显然不是嫡系。有消息说要裁撤,这个很难讲。下属的几个所地壳应力所、地质所、地球物理所、岩土力学所……均为正厅级单位。待遇还都不错,相比两位科院几乎没什么优势,比起南北大、吉大、两位地大。生源上也差好多,最好的消息是地震局历来不缺院士。研究的方向可能都比较单一这是他的先天缺陷吧。据我所知好多人都是需要调剂的时候才找到它,而且地震局历来喜欢接受中科院地科院的考研炮灰。所以也没必要打破这个惯例了,对于广大地质屌丝有这样一个地方也好。
        另外国内搞地质的学校还有很多,像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不是华东理工)、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地质学校)、长安大学(西安地院)、防灾科技学院……都是曾经职业吃这口饭的。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这些大学也都有相关的专业。本人了解的也不多,对地学师弟妹帮助也不大,也就不一一介绍了,如果以后有所了解再慢慢补充。也虔诚期待各位拍砖探讨。
        特此声明:本文借用了很多信息。这里特别感谢地大前辈ahjxhh1986,以及吉大学长KOBE洛城之王。文字论述主要出自吉大学长KOBE洛城之王吉林大学贴吧创作,稍加修改。另有部分内容出自地学论坛,百度贴吧。拿来与有意读研读博师哥师妹之类参考。同时自勉。前几个大牛即使看起来比较遥远,作为地学及相关专业同学,了解一下几个大咖院所跟中国地质骨干学校脉络,也无坏处。
来自网络
回复此楼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2015cdut

新虫 (小有名气)

引用回帖:
4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给少年的歌 at 2018-09-13 22:52:01
希望成都理工大学可以走到发展自己强势学科的道路上

感觉没救了

发自小木虫Android客户端
43楼2018-09-14 01:29:5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查看全部 43 个回答

A凉思

金虫 (小有名气)

顶下

[ 发自手机版 http://muchong.com/3g ]
2楼2014-04-24 08:35:3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gistop

新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中科大的地球物理是很强悍的。李四光被拔出是个背叛恩师的学霸,找油也是有问题的。
3楼2014-04-24 08:56:3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通天路

版主 (著名写手)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靠,竟然二本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不是华东理工)、桂林理工大学(原桂林地质学校)、长安大学(西安地院)、防灾科技学院都上榜了
却没有我母校
好歹去年教育部地质学学科评估也是第八呢
4楼2014-04-24 09:48:3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博后特别资助与面上时间 +6 alex5387 2024-06-27 6/300 2024-06-27 14:50 by xter9665
[论文投稿] 为何全世界都用JCR分区,咱们要弄个中科院分区?意义何在? +4 意得辑_editage 2024-06-25 4/200 2024-06-27 12:26 by bionoture
[找工作] offer选择 +10 羡渔樵 2024-06-26 10/500 2024-06-27 12:19 by chenzhikai
[有机交流] 脱酯基合成步骤 5+4 小辉灰@anhui 2024-06-25 8/400 2024-06-27 11:17 by 火龙骑士
[基金申请] 省基金太难了 +8 aasahr 2024-06-26 8/400 2024-06-27 10:35 by 小狮子2010
[基金申请] 基金评审时,评审专家还回去看申请人代表作之外的文章吗? +10 孤单12站 2024-06-26 15/750 2024-06-27 08:41 by 孤单12站
[考博] 对象没有,还非常想读博,难以抉择 +28 pvrw0224 2024-06-23 52/2600 2024-06-26 20:22 by pvrw0224
[有机交流] 做什么表征可以检测塑料中碳氢氧的含量 5+3 pzr的sci之路 2024-06-25 7/350 2024-06-26 19:32 by wrgeng
[基金申请] 基你太美 +13 lyfbangong 2024-06-24 15/750 2024-06-26 17:12 by lyfbangong
[找工作] 老博士选高校 5+5 woodhead8386 2024-06-24 8/400 2024-06-26 16:35 by 大大熊呀
[硕博家园] 博士该不该读? +8 L1009225316 2024-06-25 8/400 2024-06-26 16:26 by huixiong0627
[有机交流] 过柱子,产品,杂质在是 pe:ea=100:1 也一起出来? +5 w256 2024-06-25 5/250 2024-06-26 09:31 by 小木木cc
[基金申请] 厅级项目出校却没中 +13 Iwould 2024-06-23 20/1000 2024-06-26 06:14 by foolishmani
[考博] 没读上博,好焦虑! +6 wangzhe_bs 2024-06-24 8/400 2024-06-25 21:15 by wangzhe_bs
[基金申请] 能看出是否上会了吗 +10 articlefan 2024-06-23 15/750 2024-06-25 16:05 by 请慎重修改昵称
[第一性原理] Vasp 版权问题 10+4 竹叶青9 2024-06-22 5/250 2024-06-25 14:58 by 无所谓109
[硕博家园] 数据不好 +5 Hetai 2024-06-23 7/350 2024-06-25 12:37 by 1591099
[基金申请] 国自然青年基金,1A4B能上会吗?青年和面上的上会标准是一样的吗? +19 今晚推荐22 2024-06-20 32/1600 2024-06-23 23:17 by andywei1028
[有机交流] 生成亚胺的反应怎么能进行完全 +3 1369836 2024-06-23 3/150 2024-06-23 18:44 by hwqMSE
[基金申请] 听大佬说今年信息口本子数量大幅增加? +8 wutzxt 2024-06-21 9/450 2024-06-21 19:58 by wutzxt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