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6259  |  回复: 79
【有奖交流】积极回复本帖子,参与交流,就有机会分得作者 雨露晨滴 的 43 个金币 ,回帖就立即获得 1 个金币,每人有 1 次机会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交流] 蠕变应变和疲劳塑性应变的区分

各位虫友,对于材料热疲劳条件下的失效,显然应变包含两个部分蠕变应变和塑性应变,对于已经发生一定变形的材料,能否从实验上或理论上将二者区分开来呢?即蠕变应变占了多少,疲劳塑性应变占了多少?或者二者本来就存在交互作用,难以分开?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此楼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材料热力学 材料学资源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 抢金币啦!回帖就可以得到:

查看全部散金贴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xachenxi at 2012-12-11 23:17:43

给点意见呀~
5楼2012-12-12 08:13:2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4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鸢轩 at 2012-12-11 23:29:16

给点意见呀~
6楼2012-12-12 08:13:3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siberawolf at 2012-12-11 22:57:49
这个是一样的吧   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本质上都是变形,但物理机理应不同吧,蠕变变形与时间相关,而塑性变形与时间无关,能否区分呢
7楼2012-12-12 08:15:1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26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wolfghost at 2012-12-12 12:49:13
在无外加机械应力的条件下,由于外部温度的涨落使零件内部产生循环应变,由此导致的裂纹和断裂叫做热疲劳失效。

是同时存在的

是同时存在的,这个循环应变应可以分为蠕变和塑变吧,能否将其区分开来呢
27楼2012-12-12 13:39:0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28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xjy0791 at 2012-12-12 13:40:03
本质上都是变形

对啊 能否区分开来呢还是完全不可能区分开
29楼2012-12-12 13:43:3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38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mahc at 2012-12-12 22:38:52
可以尝试通过他们的做功来区分吧,如果你有这个应力应变曲线的话

能详细点吗?是从滞回曲线上分析吗
39楼2012-12-12 22:44:2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40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ggkk226 at 2012-12-13 12:15:22
蠕变应变和疲劳塑性应变很难区分吧,S-N曲线也不能有效的反应这玩意。我做的硬铝材料疲劳试验,相同材料在循环载荷相同时,温度越高,疲劳裂纹扩展的越快,疲劳寿命越低。但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循环载荷最大应力越 ...

谢谢,我是研究电路板焊点的,在我做高温疲劳试验的时候发现,温度对寿命的影响很大,断口上没有明显的疲劳条纹,现有的理论认为寿命是变形累积到一定阈值,损伤萌生扩展的结果。所以想构建寿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因此,想把蠕变变形和塑性变形区分开来。
48楼2012-12-14 08:30:3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5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ggkk226 at 2012-12-14 20:03:52
你焊接的时候在焊接区域应力本来就比较大,是不是焊接应力的影响占主要?材料内部如果组织差异大,存在内部应力都是比较容易疲劳断裂的。...

恩,组织不均匀是热循环中产生应力的原因,但我关注的重点不是应力而是应变,而且也未到断裂这一步,仅是想把变形分开,即定量区别蠕变应变和塑性应变
54楼2012-12-15 18:39:2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6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xuliangzb at 2013-01-19 14:43:35
你的实验高温保持时间多长啊?主要还是塑性变形吧。蠕变实验做完  晶粒被拉的很长。但是做热疲劳没发现。我觉得主要还是塑性变形吧

根据一般的电子封装焊点所经历的热循环,每一周次中,高温驻留时间一般是15分钟,一般认为,高温驻留阶段由于发生应力释放,导致蠕变应变量不是很大,在升降温阶段,一般认为蠕变和塑性变形同时发生,我现在就是想能否从理论或实验上得到具体的蠕变量和塑性应变量,这貌似不太可能啊
63楼2013-01-20 10:05:4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66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yuankf666 at 2013-03-20 09:45:08
所谓高温蠕变是指在高于0.5T熔的温度及远低于屈服强度的应力下,材料随加载时间的延长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样的。只不过蠕变应变是一种特定情况下的塑性应变

所以真想区分,只能近似处理,根据加载条件,比如热循环条件,高温驻留可以近似为蠕变阶段(温度较高),升降温阶段由于速率较快,可以理解为疲劳塑性变形阶段?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模拟的结果,虽然升降温阶段时间短,但该阶段的蠕变变形也相当可观,甚至比高温驻留阶段还高(高温驻留发生应力释放,这也是正常),所以就很纠结了,我这课题的核心就在于区分
69楼2013-03-21 08:29:5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67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314977903 at 2013-03-20 12:27:37
蠕变和塑性变形交互产生,甚至共同发生,无法机械分离辨别,虽然变形机制不同

是否根据加载条件近似处理呢?
70楼2013-03-21 08:30:2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71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fyz7232 at 2013-03-21 22:51:26
我个人觉得:1是时间差异,2是变形性质差异

恩 理论上讲蠕变变形与时间相关,变形性质上有何差异呢?
72楼2013-03-22 09:20:5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雨露晨滴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75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kklogo_2 at 2013-05-14 16:25:54
可以分开,就是把二者作用如何耦合起来有点难搞定,我知道有人正在这么做

多谢回复,能具体说下吗?
78楼2013-05-16 08:01:3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雨露晨滴 的主题更新
提示: 如果您在30分钟内回复过其他散金贴,则可能无法领取此贴金币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科研之友最近访客那出现来自北京的未知用户,什么情况? +12 lihangshi 2024-06-28 16/800 2024-06-29 22:21 by xli1984
[基金申请] 2024上会名单已出 +7 dream200606 2024-06-28 9/450 2024-06-29 19:05 by XUAAAAA
[教师之家] +8 小木虫用户100号 2024-06-28 8/400 2024-06-29 17:21 by shl2112501
[论文投稿] 我投稿了Elsevier,后来申请撤稿,你不允许我撤稿,强制发表然后问我要钱 5+4 996247712 2024-06-26 12/600 2024-06-29 15:17 by bobvan
[基金申请] 博后BC就没人问么?存在感好低啊! +5 qade544 2024-06-28 5/250 2024-06-29 00:20 by 666中
[考研] 刚当完兵回来想考研 +8 五官在线 2024-06-23 26/1300 2024-06-28 19:20 by 五官在线
[有机交流] 过柱子,产品,杂质在是 pe:ea=100:1 也一起出来? +6 w256 2024-06-25 6/300 2024-06-28 18:15 by 我想更懂你29
[基金申请] 省基金太难了 +13 aasahr 2024-06-26 15/750 2024-06-28 16:57 by lqllinqiaoli
[考博] 25申请博士 +3 lxcqwer 2024-06-27 3/150 2024-06-28 12:28 by highxixi
[基金申请] 是否上会都不知道的三无人员,翻论坛想看会评消息 +6 sparknow 2024-06-27 7/350 2024-06-28 10:02 by 喵呜呜_c
[基金申请] 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 +9 babu2015 2024-06-25 9/450 2024-06-28 09:11 by newfuzzy1
[论文投稿] 为何全世界都用JCR分区,咱们要弄个中科院分区?意义何在? +6 意得辑_editage 2024-06-25 7/350 2024-06-27 20:59 by keyaner23
[有机交流] 脱酯基合成步骤 5+4 小辉灰@anhui 2024-06-25 8/400 2024-06-27 11:17 by 火龙骑士
[有机交流] 做什么表征可以检测塑料中碳氢氧的含量 5+3 pzr的sci之路 2024-06-25 7/350 2024-06-26 19:32 by wrgeng
[基金申请] 省基金对国自然申请是有利还是有弊 +6 zycumt04 2024-06-26 7/350 2024-06-26 15:02 by 潇湘之迷
[硕博家园] 【45岁以上博士】柔性人才引进项目,有补贴 +9 Dreamsummit 2024-06-24 18/900 2024-06-26 12:28 by hujm159
[有机交流] 对苯乙烯磺酰氯的合成机理 10+3 该死的科研 2024-06-24 5/250 2024-06-25 17:30 by 王学士
[基金申请] 说博后基金7月出的真打电话了吗? +12 antonysole 2024-06-24 14/700 2024-06-24 13:39 by sizhouyi
[公派出国] 博士csc联培会看重第一学历学校层次吗 +4 也就这样 2024-06-23 4/200 2024-06-24 08:18 by 晓目崇
[有机交流] 生成亚胺的反应怎么能进行完全 +3 1369836 2024-06-23 3/150 2024-06-23 18:44 by hwqMSE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