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5310  |  回复: 32
【奖励】 本帖被评价4次,作者triumph_w增加金币 3.2

triumph_w

金虫 (正式写手)


[资源] 【讨论】[Nature] 的假设、[Science]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已有7人参与

转自科学网,李永丹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893

[Nature] 的假设、[Science]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  
碳纳米管储氢

1997年3月,[Nature]magazine发表题为“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储氢 (Storage of hydroge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当时正值克林顿总统启动美国氢能源计划(1996年)不久,人们认识到氢在汽车上的储存携带是一个大难题,高效储氢成为热点,由于对储氢的机理认识尚不深入,人们对新材料寄予很大期望。此文根据前人关于毛细管凝聚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假设,单壁碳纳米管由于壁很薄,管很细,可能在管中凝聚氢,从而形成高效储氢材料。为了吸引读者,作者给出了氢的程序升温脱附数据,但似乎有意混淆了物理吸附-毛细管凝聚与化学吸附的概念,给出的脱附曲线实际上是化学吸附部分,这当然延伸到了常温区,从曲线上也不能解读出有很大吸附量。

两年多以后的99年7月[Science] magazine 发表的一篇题目为“碱掺杂的碳纳米管在常压常温下的高吸氢量”的文章则给出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这使人耳目一新,大吃一惊,碳纳米管加上碱金属氧化物可以使吸氢的量达到重量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而且在接近常温常压下能够完成吸附脱附循环。当时美国能源部认为储氢材料若能够储存氢达到重量比百分之六,同时采用当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则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和一次充气的行车里程就可以有商业价值,和汽油车竞争。

作者煞有介事的给出了很多“实验数据”,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十分可疑,但滋事体大,还是认真思考了几天,甚至在推想各种可能性时,影响了几夜睡眠。反复思考以后,确认这是不可能的,看来又是 [Science] magazine 吸引读者的 trick 而已。判定其不可行,实际上动用了所有的涉及到化学键和吸附的化学和物理理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支持在碳的碱性表面上放上去这么多氢,常温下远远高于氢的临界温度,毛细管凝聚不可能发生,何况此文中用的还不是单壁管。按照现有的化学作用理论,在任何固体表面上都不可能放上这么多氢,这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关于凝聚是不是还会有新的人们没有发现的规律?推想和验算表明,在凝聚态属性的前提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验室,自93年起即开始认真研究碳纳米管的合成和性质。在判定这是一个并非善意的玩笑以后,我们决定不参与这一研究。虽然后来有多次机会,若加盟就可能拿到大笔的钱。

同年11月,还是这个杂志,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题目是“室温下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储氢”,同样给出了十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

这后两篇工作的发表,又是在有名的 [Science] 杂志,似乎假设变成了现实,引导了大量有基础的和感兴趣的一拥而上,形成了碳纳米管储氢研究的热潮。美国能源部、中国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资助机构一时间都把这一课题列入重点资助领域。随后的几年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也耗用了大笔纳税人的金钱。

学术界行色众生的生动表现(演)十分值得回顾。

敏感而严肃的资深吸附现象研究者 Ralph T. Yang 教授在99年10月即投稿Carbon(2000年第四期发表)说明[Science]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结果是基于错误的实验条件,指出在这一实验条件下氢气中的水蒸气会吸附和凝聚,所以观察到的增重不是因为氢的吸附。杨做了严谨的对比试验,当用含有极微量水分的氢气做原料时重复了Chen等在[Science]发表的实验现象。2001年3月杨教授再次投稿Carbon(2002年第三期发表),采用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碳上氢的化学吸附遵循化学吸附的一致原理,也解释了单壁碳纳米管不可能作为储氢材料的目标物质。

天大资深吸附专家周理教授,自2003年开始发表论文,澄清吸附的概念,并花时间系统演绎吸附的理论基础,证明氢在碳纳米管上的大量吸附只有在接近其临界温度时才是可能的。周教授在此之前的国内学术会议和项目论证会议上,即多次论证,常温下吸附储氢,是良好的愿望,而大自然不作美支持。感觉辛酸的是,记得08年在瑞士Villars Sur Ollon组织能源科学讨论会,周教授仍在花时间认真论证氢的吸附原理。这一伪科学假说耗费了一个优秀科学家的多年时光。

也是多年后,听一位在美国大公司研究中心任职的师弟讲故事,99年看到[Science]的两篇论文以后,公司高层对此十分重视,于是派他到沈阳金属所与当事人以寻求合作的名义接触,考察实验室。多年后师弟说,看了沈阳的装置,听了当事人的叙述,就反应过来,原来实验错了。但不便直说,于是回到美国公司,写了一个公司内部报告,从此该公司再也不关心这一事件,亦未卷入后来的碳管储氢热。

沈阳的当事人(99年第二篇[Science]论文的作者)2000年11月投稿Carbon发表“碳纳米管中的储氢”短篇综述论文,在结论和展望部分这样写道 “More and mor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continue to appear, and more and more reproducible evidence proves that carbon nanotubes are a potential hydrogen storage carrier,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negative results reported as well.从论文的标注注意到,这已经是973计划支持的课题。

也是多年以后,一次和同行的餐桌闲谈,一位参与第一个相关973项目的科学家说道,这件事开始立项时看来当事人不懂吸附,还拉了一些化工界的专业人士参加,后来就完全不再请这些人参加了。另一位同行道,这件事可悲的是,开始看来是因为无知,又急于发表,造成轰动效应,短期内学不会吸附的原理,又急于有所显示,鼓噪国家立项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两三年以后就已有定论,理论和实际上都被严肃的同行用严肃的推理和实验否定,这些人不仅不公开道歉,还在鼓噪国家立项,在立项论证时用错误的文献作为支持,同时不让真正的专家参与论证,这就是有意欺骗了。这一伪科学假设后来还获得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863重点项目的支持。总起来估计,这一假设从各个途径获取的项目经费应该有几个亿的人民币。这该相当于浙江大学涂博士启动经费的多少倍?

同样,从事吸附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严肃的科学家们,在多年来只能去竞争命中率只有五分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

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值得自豪的是,这十年来明白的置身事外,虽然没有大的经费来源,也没有浪费生命。

这里顺便提醒年轻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命题时,不要看杂志的来头,不要看人的来头,也不要看有多少钱,生命是最珍贵的。

但一个十年的公案,总的有所交代,所以写了这篇文字。





2009年11月2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附件:

1. 1997年[Nature]论文的引用记录,天大的SCI只能显示1998年以后的结果。


DILLON AC
NATURE
1997
386
377
  
1871


2. 1999年[Science]第一篇论文的SCI记录:

标题: High H-2 uptake by alkali-doped carbon nanotubes under ambient pressure and moderate temperatures
作者: Chen P, Wu X, Lin J, et al.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卷: 285   期: 5424   页: 91-93   出版年: JUL 2 1999
被引频次: 596


3.1999年 [Science]第二篇论文的SCI记录:

标题: Hydrogen storage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 Liu C, Fan YY, Liu M, et al.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卷: 286   期: 5442   页: 1127-1129   出版年: NOV 5 1999
被引频次: 939









不十分相关但也许值得阅读的故事

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859

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4923

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5613

4.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7156

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5201

[ Last edited by triumph_w on 2009-11-13 at 18:15 ]
回复此楼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好帖 顶下 经济利益下的学术人!
2楼2009-11-13 19:15:4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zcjun

至尊木虫 (职业作家)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做研究应该认真思考,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能急功近利,乃至欺骗!
3楼2009-11-13 19:43: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科学就是在伪与非伪之间斗争中发展
4楼2009-11-13 19:46:4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ingliaopiao

铁杆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说归说,现在的评价体制,咱能不急功近利吗?
5楼2009-11-13 21:04:0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dj_king

铁杆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钱啊,都是纳税人的钱啊
6楼2009-11-13 21:28:3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jifan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这个事怎么又出来了
7楼2009-11-14 19:06:1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triumph_w

金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jifan at 2009-11-14 19:06:
这个事怎么又出来了

以前听说过,但不知道详细情况,今日李老师专门就此事进行系统评述,方才知道此事来龙去脉
8楼2009-11-14 19:52:0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kzmaster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已在李老师博客中看过,是非曲直不说也罢!比这更黑暗的岂止万千?
9楼2009-11-14 21:12:0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uner1803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triumph_w at 2009-11-13 18:14:
转自科学网,李永丹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893

[Nature] 的假设、[Science]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  
碳纳米管储氢

1997年3月,[Nature]mag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行么?请教
10楼2009-11-14 22:30:4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51555

荣誉版主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老李写了篇好博客啊!
11楼2009-11-15 09:23:3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hanks2010

木虫 (著名写手)


都是为了生存
12楼2009-11-15 11:13:0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xiaolong3097

新虫 (著名写手)


好帖,有力量。
14楼2009-11-15 12:52:3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ruiguoff

金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原来科学界的事情太复杂了,希望给科学家一个好的生存空间
16楼2010-01-21 13:23:5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jsliu2008

银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科学研究本来应该是严谨务实的,可是在一些人那里成了追求名利的手段,并被错误的利用。
17楼2010-01-21 14:06:1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匿名

用户注销 (正式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本帖仅楼主可见
18楼2010-01-22 09:40:09
已阅   申请C-EPI   回复此楼   编辑   查看我的主页

leiws

至尊木虫 (职业作家)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这种事情其实很可悲的,当学术被利益所驱使的时候,那还会有什么纯粹的科研动力,全是浮躁,不安...
19楼2010-02-18 21:33:4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playdoom

金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问题是直到现在,同一课题类似的研究也还多了去了。
20楼2010-02-20 12:53:1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chaifenglan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原来我还一直崇拜Science 和Nature呢?!
21楼2010-06-01 11:20:1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wholeying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中国学术界几时能让浮躁在尘埃中落定?
22楼2010-06-01 11:40:0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seady416

金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现在在的学术有点太依赖外文了。都快把外文文献神化,其实外国人也是人,也有伪造的。
23楼2010-07-19 19:03: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taomaosheng

金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把所有资料都看了,向老一辈的学者致敬!
24楼2010-07-19 23:28:1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jiangxuan2004

木虫 (著名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沈阳的当事人呢,是不是还在风流中!!
25楼2010-07-20 00:50:5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eternalxin

木虫 (正式写手)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功利性--中国特色的科研,读书时就不明所做之物意义何在,总之是拿到了基金,最后搞几篇文章OK
27楼2010-10-11 16:47:1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qingxicaihua

木虫 (小有名气)


★★★★★ 五星级,优秀推荐

只能说是政府的导向就有错误啊。如果不是高影响因子的期刊文章,哪来资格申请经费啊?没经费科研部是天方夜谭吗?社会的悲哀啊
28楼2010-10-12 08:26:2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newwen2010

木虫 (小有名气)


★★★ 三星级,支持鼓励

说得好!值得人们深思!
29楼2011-01-30 21:16:1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 五星级,优秀推荐

李永丹老师的文采真好
30楼2011-01-30 23:30:2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suman

木虫 (著名写手)


jinkai838: 不要这么说吧!你这样说是不负责任的! 2011-02-02 01:19:57
Nature and Science 是顶级期刊,当然要publish 一些非常前沿的东西,前沿的东西当然会有错误的。 其它期刊上错误的文章应该更多。 李永丹,你当时为什么不去阻止错误的事情发生呢,事后来个马后炮,好像不太道德吧
31楼2011-01-30 23:49:4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jacken

金虫 (正式写手)


★★★★★ 五星级,优秀推荐

某导师和我工作的企业签了个产学研的项目,弄了几十万,分三期给,第一期项目没啥进展,最后随便搞了个报告了事了。可能是企业发觉被忽悠了,后面就再没有继续投入。一声叹息!
32楼2011-02-01 11:43:1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sawm

金虫 (正式写手)


老兄,你也太苛求人了。
在学术界,事后马后炮还很少有人放呢,放了明显得罪人。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suman at 2011-01-30 23:49:43:
Nature and Science 是顶级期刊,当然要publish 一些非常前沿的东西,前沿的东西当然会有错误的。 其它期刊上错误的文章应该更多。 李永丹,你当时为什么不去阻止错误的事情发生呢,事后来个马后炮,好像不太道德吧

33楼2011-02-02 00:55:4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简单回复
zouzhq13楼
2009-11-15 11:14   回复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交流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51555 at 2009-11-15 09:23: 老李写了篇好博客啊!

tongxue15楼
2009-11-16 08:34   回复  
:dnd::dnd::dnd::dnd:
tianya8i26楼
2010-10-11 15:28   回复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triumph_w 的主题更新
☆ 无星级 ★ 一星级 ★★★ 三星级 ★★★★★ 五星级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和特助今天出吗? +13 逗您玩 2024-06-21 24/1200 2024-06-21 10:37 by HAPPY_0225
[基金申请] 江南大学到瑞士招聘,称取消非升即走,改预聘+长聘 +22 babu2015 2024-06-18 24/1200 2024-06-21 10:37 by hktk1987
[论文投稿] 水果保鲜投稿 5+3 zhengjiandong 2024-06-19 5/250 2024-06-21 10:25 by bobvan
[论文投稿] Pattern Recognition期刊,二审审稿邀请发出一个月了,但有一个审稿人一直未接受审稿 5+4 PLVS_VLTRA 2024-06-19 6/300 2024-06-21 10:24 by bobvan
[硕博家园] 怎么带研究生? +13 豆豆小小2 2024-06-20 13/650 2024-06-21 09:21 by 娴静
[博后之家] 在国内某高校做全职博士后2年,现在找到新的单位,出站或退站对新工作有什么影响? +6 nxplfcc 2024-06-20 6/300 2024-06-21 09:06 by cuan118
[基金申请] 国产期刊影响因子大于12的有20多个个了 +10 babu2015 2024-06-20 10/500 2024-06-21 08:35 by 钢镚123
[有机交流] 有机反应 50+3 雨中的红玫瑰 2024-06-19 5/250 2024-06-21 08:30 by hptianyan
[基金申请] Nature 11日发文,中国著名学者们称造假迫不得已 +9 babu2015 2024-06-14 9/450 2024-06-21 08:26 by xcy1112
[精细化工] 试剂价格 +7 旭必上岸 2024-06-17 10/500 2024-06-20 23:35 by 相与处于陆的鱼
[论文投稿] 第一篇论文投稿进程记录 +4 慎独的小花卷 2024-06-20 9/450 2024-06-20 20:37 by 慎独的小花卷
[有机交流] 想要用氢化钠拔掉吲哚N上的氢取代酰氯 50+3 光敏剂 2024-06-19 4/200 2024-06-20 18:41 by HF111001
[论文投稿] 投稿求助 6+3 小短腿安琪拉 2024-06-19 4/200 2024-06-20 17:40 by 不一样烟火12345
[教师之家] 每次骚扰女学生的都是院系领导,而不是普通教师,小编们要注意措辞正确 +11 zju2000 2024-06-15 13/650 2024-06-20 15:19 by ase123456
[基金申请] 太卷了 +14 laoyuefubio 2024-06-17 27/1350 2024-06-20 09:52 by htjwqy
[催化] 镍负载氧化铝的保存问题 8+3 lwn0130 2024-06-15 6/300 2024-06-20 09:00 by lwn0130
[基金申请] 希望今年自己国自然面上项目和老婆青年项目能中! +10 恐龙爸爸 2024-06-14 10/500 2024-06-20 08:42 by jsguo4127
[基金申请] F口信息学部拿面上,大概需要什么样的成果 +7 _奋黎_ 2024-06-16 18/900 2024-06-19 20:02 by _奋黎_
[基金申请] 基金得中 +4 woaini0218 2024-06-18 4/200 2024-06-19 17:27 by mengzl
[高分子] 寻找聚酯反应釜 +3 茕茕恭煮 2024-06-15 6/300 2024-06-18 14:15 by 茕茕恭煮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