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421  |  回复: 31
当前主题已经存档。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yxb19830528

木虫 (著名写手)

高分子材料高工

[交流] 宝贵的科研经验总结汇总

我也一 年就要毕业了,今天想起来我是怎样做研究的,于是在论坛里看了看.现在
我把论坛里我觉得宝贵的科研经验贴总结了一下,可能对大家有好处.
   感谢个位如此宝贵的经验交流.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是为了方便大家集中查询,才弄到一块的.也欢迎大家把好的经验贴,接在后面>

[ Last edited by yxb19830528 on 2009-7-5 at 22:37 ]
回复此楼
高分子合成及橡胶配方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yxb19830528

木虫 (著名写手)

高分子材料高工

作者 zhenmafudan  
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415219&fpage=1&view=&highlight=&page=2

当代音乐大师David Foster给我很多启发。他创作的流行音乐脍炙人口,很多天王级歌星家喻户晓的歌曲都是他写的。当代有那么多创作歌曲的人,为什么David Foster的音乐那么出色呢?为什么David Foster的音乐一听就知道是大师手笔?我感到,David Foster是把自己的灵魂铸造到他的音乐中去了。

写科研论文的最高境界是行云流水、人剑合一。

有些老板老是说:“数据收集得差不多了吧?下星期能把文章给我了吧?”其潜台词是:“差不多了。下星期把文章交出来。”其实那是尽拿软柿子捏。别人号称“在写、在写,下星期给你”,让老板吃“定心丸”,结果今天拖明天、这周拖下周、这月拖下月,好长时间交不出文章,这时候怎么也不见他去钳制别人?

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从事机械化生产,不是生产零件、扳手、电冰箱,并不是说你收集齐全数据,第二天就能出文章的。在实验数据已经收集齐全的前提下,写科研论文是需要点灵感的。心情烦躁的时候坐在那里,什么也写不出;而灵感来的时候,一个晚上能写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有时候很多时间不写博客,而有的时候一气写好几篇的原因。在做好实验工作的前提下,如果能把David Foster创作音乐那种精神用到写文章上,就能写出好文章。

我写博客文章如我写科研论文。我一向是发表原创的博文,并且力争做到每篇博文有一定的内容和长度,不发“无厘头”博文。写博文的时候,我随着思想的流动而写,没有刻意地修改、做作。但是我也并不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信口开河。我的博文,每一段都有特定的功能,都有一层意思在里面,条理非常清楚。

反过来,我写科研论文如同写博文。写科研论文的时候,我希望能达到行云流水、人剑合一的境界。意思就是说把我的思想、灵魂和灵气融入到科研论文中去,让读者通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是怎样的人。通过我的科研论文,我希望读者能看到:

1)对课题有宽厚的整体把握(vision)
2)对上下文(context)搞得很清楚
3)对数据有严密客观的分析
4)在做实验和写作的时候心里有张“地图”,时刻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已经得到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接下去我要表达什么内容,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搞清楚?
5)作者的逻辑思路和实验设计,即作者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做实验的,是怎么选择的。

通过我的科研论文,我还希望读者能看到:

5)科研激情(passion)
6)理性思辨(critical thinking)
7)有滋有味的“探宝”故事,而不是为了测数据而测数据
8)个性(personality)

特别是,我希望能“文如其人”,即作者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跃然于纸上。

在K.R. Seddon为Inorganic Liquids in Synthesis (Second Edition)一书写的序言中,他写道:"How many papers within this annual flood of reviews say anything critical, useful, or interesting? How many add value to a list of abstracts which can be generated in five minutes using SciFinder ot 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How many of them can themselves be categorised as garbage? It is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f a review is just an uncritical list of papers and data, what is its value?"当然他还写了很多类似的“坏话”,读起来令我非常舒畅。读到这序言,我的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大胡子老头在咆哮、斥责别人发表垃圾文章。

现在很多搞纳米和纳米催化的人都狂吹自己的催化剂如何如何有用。但是事实上很多纳米催化剂只是吸引眼球,它们的制备非常繁琐,无法工业化。更何况很多文章报道的纳米新结构催化剂的效果比普通商品化催化剂都差,那么登山何必扛着船呢?在我写的一篇关于黄金催化剂综述Gold Nanoparticles as Chemical Catalysts, in: Nanomaterials: Inorganic and Bioinorganic Perspectives, C.M. Lukehart, R.A. Scott (eds.), John Wiley & Sons, Chichester, 2009中,我在很长的结尾部分写了如下文字:

One valid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gold catalysts synthesized by advanced, demanding, and often tedious, synthetic methods or using unique nanostructured supports (e.g., nanotubes and nanobelts) are better than those synthesized via conventional methods or using commercialized supports. As commented in a recent book,12 “Many methods of preparation have been used, but one wonders why some people have laboured to develop very sophisticated methods while others have been content with a much simpler method, apparently giving the same result, namely, the desired small gold particles.” 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is certainly ambiguous. On the one hand, modern nanotechnology can indeed help with the design of many gold catalysts with improv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t can not be achieved by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On the other hand, one can find many publications focusing on the synthesis part, with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not reported or very low.12 One pitfall may be that some gold catalysts may contain residual capping agents and/or organic fragments. These organic fragments, if not sufficiently removed by special treatments, may poison CO oxidation, although gold catalysts with organic fragments may still show some activity in certain organic reactions. This point was sometimes overlooked, and thus undermining the real performance of these advanced gold catalysts. How to properly remove the organic fragments while avoiding the sinter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is a challenge. Even if this challenge is overcome, many factors still have to be considered before there can be large-scale utilization of gold catalysts synthesized by advanced technology.

在这里,我怒斥到现在很多人报道纳米催化剂,说效果怎么怎么好。可是一读文章,发现催化剂效果很差,或者根本就没有报道!没有报道可能是由于两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的确没有做;二是做了,发现效果不好而没有报道。这不是误导读者吗?登山何必扛着船?用复杂方法的绕弯子合成了一堆废物,效果比普通催化剂差,这样的文章有价值吗?应该怎样科学看待这个问题?在我写下这些文字后,编辑写来信。编辑说他仔细读了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他尤其特别欣赏我这一段话,反映了critical thinking。本来老板说我太critical,但是既然编辑都夸奖我,他也不说什么了。

以下一段文字,取自我最近一篇第二作者文章引言部分的最后一段。情况是在我写下以下文字之前,他们已经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快报。一般人的写法是隐瞒不报或者一笔带过,但是我选择了毫不畏惧、大篇幅“迎面直击”!一上来就挑明已经发表了快报,但是什么什么不清楚,没有详细报道或者详细讨论,因此本文就是要弥补这些空缺。然后我笔锋一转,用画龙点睛之笔说清楚本文的两个意义和贡献。这种毫不畏惧、迎面直击的态度博得了审稿人的好感。审稿人都说虽然作者已经发表了一篇快报,但是本文的确有新内容和重要性,小修改后发表。

The main part of our previous short communication26 focused on the in-depth characterization of ... alloy NPs and an ...... catalyst prepar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whereas the influences of synthesis parameters on the resulting products, the synthesis mechanism, the critical roles of pretreatment conditions and catalyst compositions in determining catalyt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work to the fields of bimetallic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gold catalysis were not reported or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refore, we expand on these aspects more explicitly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re are two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e work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synthesis of size-controlled and homogeneous ... alloy NPs has been found to be extremely evasive to date.15 Hence, the low-temperature solution-phase synthesis of ... alloy NPs with well controlled shape and size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progress that may inspire subsequent bimetallic materials synthesis. Second, catalysis by gold nanoparticles has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recently,28-33 but the use of alloy NPs as precursors to design advanced catalysts with multiple components (i.e., active metal, metal oxide modifier/promoter, solid support) and tailored interfacial structures has been rarely reported. Hence, this work may be of interest to both materials scientists and those working in the area of catalyst design.

读了以上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信心十足、掷地有声,一点也不退却、畏缩。不但事先坦诚地说清楚,解决了审稿人的疑虑,还对文章的意义有总体把握,能够把重要性用“画龙点睛”之笔说出来,为审稿人写正面的审稿意见提供参考。
高分子合成及橡胶配方
13楼2009-07-03 09:22:4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查看全部 32 个回答

yxb19830528

木虫 (著名写手)

高分子材料高工

作者:weichang  


多年的科研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篇“出色的论文”都绝对不是横空出世的。只有当“文献查阅、实验操作、论文写作”三个方面均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有能力驾驭它们使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打造出一篇“出色的论文”。
以下我就自己的经验谈谈我是如何进行“文献查阅、实验操作、论文写作”的。

希望能对一些虫友起到帮助的作用。献丑了。

======================
文献查阅

与一个热门课题相关的文献往往不计其数,如何在研究生2-3年的时间里有重点有规律地去阅读这些文献呢?

文献收集至上而下

对于刚入课题的研究生,有时会得到导师手上的现成文献,但是亲自查找可是免不了的,毕竟这可是一个研究者最基本的技能。

首先建议大致地去了解你所研究的课题可能被发表于哪些杂志上,然后按照影响因子(IF)的高低将有关刊物排列。这样做便于你了解刊物,有些刊物很可能就是今后投稿的潜在目标。

之后,利用关键词到各刊物查询相关文献。作为刚刚定课题的研究生,应该将重点放在高IF的短篇幅刊物上,数量大约20-30篇。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高IF的刊物代表了最高水平、代表了权威、代表了前沿;其二,短篇幅的文章便于阅读,不易引起初级阅读的厌烦;其三,别看文章短,但是信息量并不小,这些文章可用于对课题进行基本的、准确的了解和认识。此外,为了对课题有个系统地了解,还需配备2-3篇的综述性文章。对于这20-30篇的高IF文献和2-3篇的综述,我建议当作教科书一样来阅读,可将其按年份装订成册。如果阅读中遇到不知如何翻译的术语,可配合地查阅一些中文文献来阅读,往往在阅读中文的过程中,你就能猜出那个英文的对应中文意思了。

我在涉入新课题时,一般会将精力放在如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scripta materialia等刊物的文献上,由于刊物的IF高,这类文献的数量不会太多。高IF的文章往往代表了研究领域的前沿和权威。而且,这些文章在引言、讨论部分都具有独到的阐述方式,在阅读时应该有针对性地有意识地去体会和模仿。如果你是这么做得,那么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在引言和讨论部分的写作上都将会有长足的进步。当他们的写作方式被你吸收后,那么写文章就变成一件很明确的事了。

当高IF的文章被读透后,定期地去查一些低IF的文章。在我的研究领域里,IF在1-2之间的文章非常多,一般都是涉及本研究领域基础研究的内容,体现了前沿性,这些文章反映了很大一部分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内容比较杂。对于此,我通常采用只阅读结论(个人觉得结论比摘要详细些)、欣赏图片的方式来判断是否对其进一步阅读。

这样,对于自己所研究课题在领域内的进展就能有规律地去把握,知道哪些文章是与己密切相关的,不至于没有重点。文献收集也会比较全面。

提示:有了小木虫,夸张的说,只要有金币什么文献都能求助到。虽然很多学校可能购买的数据库很有限(比如我的学校资源就很有限,只有elesvier的数据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找到需要的刊物的主页(我就经常登陆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APL等等的官方主页),登陆后可免费阅读目录、摘要。然后,记下你需要的文章的必要信息(作者、篇名、起止页),到求助板块求助。
========================
实验操作

对于实验操作,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研究人员必须具备“三心”,即专心、细心、恒心。

今天的社会物欲横流,诱惑太多,使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些人都不适合从事科研,即便是已经走在了科研这条道路上,我也相信他们难成大器。只有那些能够专下心,淡薄名利的人才可能在科研上有所作为。

细心是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前提,细心的人往往能够抓住、把握住细节,细节就是决定能否成攻的关键。

我们平时常说的实验,其实意义上更多地表现为试验。既然是试验,就难免会有失败。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恒心,才能在不断失败的困境中找到出路。

关于实验操作,我谈的比较概括,都是一些主观方面的东西。其实,现在个人觉得,阻碍多数研究生进步的主要是客观因素(实验条件、导师指导等等)。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多数高校的实验条件还很差,看完文献即便有很多想法也无法实现。很多导师都是徒有虚名,自己水平有限非但不能给学生指导,又不思进取不说,还压榨学生,把学生当无偿劳动力使唤。中国学生的悲哀呀!
========================

论文写作

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也有针对性地做了一定的实验,在加深理论理解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鲜现象。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用科学的语言将实验现象表述出来。科技文章写作也是科研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写文章好比讲故事,如何用文字、情节去吸引人是研究生们要不断学习和锻炼的。故事是否吸引人,还和听故事的人的喜好有关。这个道理放在论文上也一样适用,所以,写文章之前,刊物定位很关键。

要将文章定位在适合的IF的刊物上。如果你的论文的理论深度一般,虽然有新意但不属于世界级发现,自然就不要投那么高的IF刊物了。如果非要螳臂当车,结果可想而知。

写英文文章,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前提条件。能力这东西因人而异,英语不行,就得有针对性地去锻炼。就英语而言,我这里谈一下“冠词”——a/an, the, 零冠词。冠词是我几年英语写作中反复摸索的。冠词的使用是英语写作中的难点,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英语中规定只要是名词,前面一定要有冠词,哪怕是零冠词。但是,我经常看见一个专业名词术语,在英文中时而加冠,时而不加冠,甚至在一篇文章中都会出现冠词混乱的情况。可见作者对该词吃不准。
比如ductility(塑性、延展性)这个词,我就经常在论文上见到the ductility, ductility(零冠词,不可数), ductilities, 几种形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很多科技名词术语字典上很难查到,根本无法定其是否可数。但是,一些常用名词的属性还是要特别注意的。比如temperature在很多场合下是可数的,表示范围时应说in the temperatures of 100-500, 只在at room temperature(从来不加s)不加s,我理解room temperature是个固定词组。

strength(可数), strain(可数), deformation twinning变形孪晶(整个不可数), grain boundary晶界(整个可数), grain boundary sliding晶界滑移(整个不可数)……

总之,在英文文献阅读中应该特别有针对性地注意自己所在专业常用名词的可数性。这个工作大家都做了吗?

选定刊物后。具备了基本的英文写作水平。我觉得要重点把握文章中两个部分。一是引言,二是数据描述与讨论。摘要、实验部分、结论、参考文献相对于前者,容易解决。摘要注意不要照抄结论,摘要应该比结论更突出重点、更简洁。实验部分嘛,应该认真写,尽量自己写,如果参考他人的,可别抄昏了头。参考文献一定要写对,这可是态度问题。


英文论文的引言部分充分反映了一个作者对该领域的了解,也是检验文献阅读的效果的地方。如何在引言中巧妙地顺畅地引出自己的研究课题,是引言写作的目标。这个嘛,建议读者参考science等高IF刊物上与你课题相关的文章。就我各人而言,我习惯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引出我的论题。引用一些前人的工作成果,推测可能会发生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未被证实的,我的文章就是来证实的这些推测的。显然这种写作手法较容易吸引住读者。建议极力避免“这个实验没人研究过,国内外做的人很少,所以有研究价值”之类的表达。一看,就知道水平不咋的。

数据描述与讨论方面,我的经验告诉我绝对不能照本宣科,完全看图说话,那样的文章即便数据再好也体现不出水平。应该采取一边描述自己的数据,一边即时地引用他人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联合阐述需要得出的论断。这样参考文献就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文中,自然不用去凑了。往往凑参考文献数量的,文章会显得很空洞。
高分子合成及橡胶配方
2楼2009-07-03 09:00:0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yxb19830528

木虫 (著名写手)

高分子材料高工

作者 wph1021  
【畅谈学术论文 分享科研经验】【原创】二流学校硕士8篇SCI的一点感受
这几年来在木虫论坛学了不少东西,现在马上就要毕业走人了,回想读硕士三年,学习生活中中遇到了不各种困难,也享受了不少了乐趣,可谓痛并快乐着。在这期间我先后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了十来篇论文,其中SCI录用8篇,在论文写作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趁毕业前写点感受,算是和同道中人共享下,抛砖引玉,如果对大家有一点点的启发,也算是我最大的欣慰了。当然对象主要针对硕士生,博士的还是不用看鄙人之见了。呵呵。因为对他们来说可能太肤浅了。先介绍下自己吧,本人在硕士国内一所二流学校(非211,更非985院校),学校没什么国家重点实验室,跟的老板也不是什么大牛,就是一个普通物理的国家实验示范中心主任(老板为人还是很不错,平易近人,比较容易相处),研究方向主要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下面简要说下有几点感受(写得比较杂乱,敬请谅解):
1、        高起点、严要求。我想这点相当重要,现在的很多学校对硕士毕业论文要求就是毕业前有1篇论文在B类(含)以上期刊就满足论文毕业要求了。这个要求对大部分硕士生都是比较容易完成的。我觉得对自己要求要高于这个目标,记得我当初研一的时候,老板给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将要毕业的大师姐留下来的一些实验数据写的一篇中文论文,要我把全文翻译成英文并投到IF>3的期刊上(当然作者没属我的名字),对我这样的菜鸟级人物接到这样的第一个任务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我之前没正式投过任何文章,没任何写作经验),那时就逐字逐句的翻译,觉得是很大挑战。后来搞了整整1个半月,打算投稿,可是进入那个投稿系统,我压根就不懂,很多细节性的东西都不清楚(老板每一届带了4个硕士,总的10来个,平时都没空管我们),实验室里和我同一年级的硕士那时都没投过文章(后来的即使投也是国内的中文期刊),不明白之处都人可以沟通和询问,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后来才觉得有时间有必要逛下学术论坛和加几个论文撰写和讨论的群,这样可以交不少朋友,省走很多弯路)。中间遇到了很多困难(图片处理分辨率不够、格式排版等)。好不容易才投了出去,经过了2个月的等待,等来的专家审稿意见是:一个专家说英语表达太差,图片处理也有问题,没多少研究价值(我想肯定是我没表达清楚,导致他误解了我论文的目的);另一个专家说要大修,改投他刊。就这样被狠狠打击了一番。文章虽然没被录用,但是知识还是学到了不少。我想这为我后来写英文文章积累了不少经验(从那以后我就觉得有必要好好学学如何撰写英文论文,因此硕士期间我没发表过中文文章,都是英文文章),我觉得开始的起点要求很大程度决定了你以后的目标和高度,因此每个人对自己要求一定要高点,不要学校要求什么,你就把它当成自己的一个目标,这样会对你以后的工作大大打折的。只有你起点比别人高,你的工作才更容易进入状态,你的成果也必然比你旁人多。
2、        多看高质量文献,多修改文章。在写文章之前一定要大量阅读和自己方向相关的前沿文献,硕士期间我就阅读了大量的Nature, Science, Nano letter, APL, OL, OE等的文献,一定要紧跟前沿性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这样有利于你实验方法的改进和思路的打开。同时可以提高写作论文的能力。特别是遇到一些经典的表达,比如摘要,图片描述,实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比较等的句子可以总结整理出来,硕士期间我就整理了不少,后来打印出来,没事常翻翻看看。这样每写一下篇的文章都会觉得比上一篇容易多了(其实就是起步难,后来的文章写起来就容易多了)。此外,投稿时候还要记得尽量选和自己方向比较合适的一些期刊去投稿,要不有时审稿就会很慢,因为编辑要找比较合适的审稿专家审你的稿件就要花比较长时间(我就遇到过一个期刊,等了半年多没给结果,我就催他,结果是找不到合适审稿人,汗)。
3、        边做实验边写文章。很多人认为实验一定要做出实验结果来才开始写文章,我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觉得在你有实验思路的时候就可以写文章了,因为国外很多期刊还是看重创意,创新的。实验思路越简单,同时没人做过,那说明写的文章越有价值,录用率也越高。那个时候我写文章都是重理论模型的建立和理论模拟开始就写了(因为我主要做纳米材料内的光传感),到有实验构思可以写一些,到最后实验结果又可以写(把实验结果和理论比较分析,同时还可以引用自己的理论那快发表的文章,又提高了自己的引用率和可信度,何乐而不为呢,呵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循序渐进。还有一旦一个实验做出来了,一定要多看文献多思考,看自己的实验是否有改进的地方,如果有提高的地方,说明你的机会又来了。我读研期间就换过很3套以上实验思路(当然这也得益于老师是主任,所以需要买那些必须的实验仪器比较方便,如果我缺少某些实验器件,价格不是很贵的话,老板都会及时购买或到厂家定做,这个对我实验进度很有帮助)。所以不要只埋头做实验,要理论实验同时跟进,有想法就多写写,最好一口气写好再修改,不要写一段修改下,休息一段时间,再接着写。我建议整片写好了再慢慢修改,这样也不容易打断整篇文章思路和逻辑。改文章一定要仔细、耐心。不要操之过急。有句话说:文章是靠改出来的,不是靠写出来的。呵呵
4、        和老板关系一定要处理好。读研期间和老板关系一定要好点,自己平时做工作要努力踏实。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及时和老板联系(如果老板忙见面比较困难可以发邮件、电话等)。老板虽然带很多人,但和我关系还是蛮好的,这样他对我做事情很放心,前3篇文章他都要很仔细修改看过并提意见,到后来他都允许我把文章写出来,投稿前给他留一份他阅读下,如果没大问题的话,从作者到投稿整个流程都是我来做的,若是个别会议我投稿不用经过他允许。这样我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潦草的写了几点,如果有可参考的地方,那就更好了,若有不适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分子合成及橡胶配方
3楼2009-07-03 09:01:0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yxb19830528

木虫 (著名写手)

高分子材料高工

作者 vince8181  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388817&fpage=1
二篇SCI发表的经历及个人经验
第二篇SCI发表,谈下自己的经验。
现在已经是博士一年级了,发了2篇小文章,IF分别是1.5和2.4,都是硕士阶段做的东西。下面写一下第一篇文章的发表经历。
第一篇,IF:2.4,做的是临床病例分析,我老板的老板给我出的题目,由于是第一次写英文文章,过程自然特别痛苦,前后整了半年多,修改了不知道多少次,写好后给老板改,两天后交给我,发现内容没改一点,全是标点啊,语法之类的小修改。开始投稿,第一次投爱思威尔的杂志,光把作者顺序搞明白就废了半天劲,投稿后一旦确定通讯作者,最终的投递要通讯作者来完成,老板那么忙得人哪有功夫整这些,自己注册了一个通讯作者邮箱,然后完成投稿,嘿嘿,不要让老板知道啊。。。总的来说第一次投稿,光把投递系统搞明白就大概花了一天时间,是第二天才完成的整个投稿过程,过了没几天,就under review了,哈哈,看来咱写的英语老外还能看懂啊,那个激动啊,无法用言语表达。。。这个杂志IF1.5左右,大概审了一个月审稿人说价值不大,直接拒,后来又投了一个1点几的,结果差不多,直接拒。郁闷,想直接放弃了,心里对这篇文章的价值产生怀疑,可是我祖师爷说,这方面国内外病例数很少,即便在我们这种级别的医院,50多年也才几十例,国外就更少了,价值应该很大,好吧,继续投,这次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干脆投个2点几的试试,然后就投了oncology,投出去3个月,每天上网都要数次登陆账号查询状态,终于在某一天的清晨受到了编辑部的email,郁闷,提出5条修改意见,每一个都是一针见血啊,自己临床经验又不多,没办法,再找祖师爷,他看了一下,稍加思索就一一给我解答,我赶快记录下中文,回去后翻译成英文,把这部分内容加到文章里了,祖师爷就是祖师爷,就加了这么几段,整个文章就不一样了,投出去吧,等待宣判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当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文章接受了,咯咯把自己笑醒了,第二天上午上了一上午门诊,中午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邮箱,I am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article titled*** has been accepted to publish on oncology.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天就接受了?掐了一下大腿,很疼,当时我激动的哭了,第一篇文章就这样发表了,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发了这篇文章,我在科里小有名气了,这是我科里当时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文章,后来通过它,我免试直博啦,这是后话。
总结点经验:1、当初在本科时,我们的学校属于2流学校,毕业时也没有论文什么的,上了硕士后,老板让我写综述,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综述啊,大概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把什么是综述搞明白了,呵呵,大家不要笑话啊。这次的文章题目,其实祖师爷也没有刻意让我去写,只是在门诊上和我们几个同学说了这么一句,我就马上去查资料,着手去写,要是当时偷懒,就不会有这篇文章的诞生了吧,所以我觉得,平时要多听多想,说不定哪个牛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呢,SCI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肯用心去写,特别是实验文章,你做出东西来了,只要能写出来就一定能发表(迟早的事情),要坚信这一点,这个在随后我的第二篇文章(实验方面)的发表经历里我在详细和大家说,另外,多说一句,SCI杂志并不是IF越低越好发表哈,我一个师弟投了个1点几文章,光决定就决定了几个月,效率之低下,骇人听闻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哈哈。。。。
大家别忘了给个评价啊。
高分子合成及橡胶配方
4楼2009-07-03 09:04:5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论文投稿] chemical science和advanced science哪个好一点 +5 yly150 2024-11-12 5/250 2024-11-15 01:09 by ca0yan9
[硕博家园] 课题和专业一点都不相关怎么办 +6 imt4n9 2024-11-11 9/450 2024-11-14 23:26 by 灰太狼吃不到羊
[基金申请] 去年七月底入站的还能申请下一批吗? +3 brightwo 2024-11-14 3/150 2024-11-14 21:17 by 实验小白ha
[论文投稿] OE返修遇到expired +3 隔壁老王来了 2024-11-14 7/350 2024-11-14 20:46 by 隔壁老王来了
[论文投稿] 投稿系统中的通讯作者和文章中的通讯作者不一样,文章目前被录用了? +4 babybabygo 2024-11-12 5/250 2024-11-14 19:13 by 走了002
[硕博家园] 和导师撕破脸了 +15 圆满123456 2024-11-13 19/950 2024-11-14 19:10 by yudaoqian88
[教师之家] 北大教授何怀宏曾如此描述他的同行 +11 zju2000 2024-11-09 11/550 2024-11-14 18:14 by frks
[硕博家园] 奖学金评定太黑了 +27 超电正 2024-11-08 33/1650 2024-11-14 17:52 by 我乘着风
[精细化工] 同一个反应相同的反应条件,是不是反应结果相差不大? +4 青霉素 2024-11-11 4/200 2024-11-14 17:33 by zinedine
[教师之家] 这种人痛苦吗 +11 2671 2024-11-12 12/600 2024-11-14 16:50 by syl200707
[基金申请]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消息有了么? +4 pachang 2024-11-14 5/250 2024-11-14 16:41 by owenyaa
[硕博家园] 大龄已婚想读博如何 +15 米娅阳 2024-11-11 18/900 2024-11-14 14:18 by xiaomi0401
[教师之家] 处在人生职业的分水岭 +4 otani 2024-11-13 4/200 2024-11-14 14:17 by mddzwo
[论文投稿] 要不要撤稿另投 10+4 wangzhesd 2024-11-09 8/400 2024-11-14 09:09 by LIU_V
[论文投稿] 核心期刊那个阶段最难 +3 公共茅斯 2024-11-11 3/150 2024-11-13 15:27 by 13333105938
[基金申请] 浙江省青基怎么看A还是B? +8 ToallGoof 2024-11-11 14/700 2024-11-13 09:11 by Praybest
[论文投稿] 二审审一年的佛系编辑 +10 thefoxrain 2024-11-09 15/750 2024-11-12 19:27 by lide966
[基金申请] 请问:工作单位缺乏条件,青年基金申报书可以写读博学校的实验平台吗? +5 dxmx 2024-11-08 7/350 2024-11-11 23:08 by dxcharlary
[考博] 985硕 电池方向考博 +3 物化w7wx 2024-11-08 5/250 2024-11-11 09:38 by 物化w7wx
[论文投稿] renewable energy 添加作者 15+3 Hebauwww12 2024-11-09 4/200 2024-11-11 08:42 by 北京莱茵润色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