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16515  |  回复: 102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资源] 普通高校老师的青年基金经验

本人985高校博士毕业,我们小领域是交叉学科,且在所交叉的两个学科都比较边缘,所以导师虽然是小领域的知名人物,但不是所交叉两学科的大佬
毕业后到了一个非211的知名高校,不过是以文科的某学科知名的。
到这里基本上就是单干了,没有团队,不是硕导。
具体情况和发展策略可见:《我的教师学术之简单路径!!--论文、基金、书、自由》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2980844
今年中了青年基金,全校几年之内,就我一个。现在写点经验回馈大家。

1、写基金申请的重要性。我建议有机会申报的,最好都申报一下,第一,基金相对公平,对于普通青年老师来说机会难得;第二,性价比极高,回报远远大于写申请这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付出。学校越差价值越大。第三,写申请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不仅仅只有研究才是科研啊,写国家级标书也是总结、学习、提炼自己研究的机会。第四,写了或许不中, 不写就永远不会中。第五,中了以后,仅仅从基金本身而言,其实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科研交流机会。我现在就发现了。

2、关系问题。网上总是有人在讨论,基金黑还是不黑。我觉得申请就是不要老想这些,要相信一定有自己的机会,要想的是如何尽量把自己事情做好,如果没中,多想想是不是自己哪儿没做好:是自己的研究还薄弱?或者是申请书写的不到位?至于基金的关系问题,那种有人存在就永恒存在的问题不是我们操心的,是国务院操心的。如果有很多人在没有关系的情况下中了,那你就只争取这一块儿就行了

3、青基研究基础的重要性。这个网上讨论了n久了。往往基于小样本。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你的申请有可能让人怀疑你的研究能力,这时候研究基础就很重要了。就像比尔盖茨可以随随便便穿件汗衫去参加重要面试,然后说木有本科文凭,但是小白领却要穿着正式,拿着名校的博士文凭一样。
   我在一个非211的文科学校,团队也很一般,没有任何一个成员有相关领域相干学科的研究经验和研究基础、文献,他们都是属于交叉领域大学科的,但评审人没有说过我的研究能力问题,团队有问题。可能就是因为基础还可以。我以前在某个领域某个问题研究好几年,自科认定的重要期刊发过6篇,其他也发了几篇,还拿了省部级项目。刚好这前一个问题是标书选题的研究基础

4、小学校有放大效应。这个坛子里面好像有人说过。如果你个人的标书和研究基础比较好,那么别人反而会注意你,因为青年基金包含了人才项目的味道,基金委也会为了保持在各类型学校之间的均衡、扶持弱校的缘故倾向于给你;如果标书和基础一般,可能你在一个985牛团队中,别人不会怀疑你这样一个选题会做不出,但是一个小学校,别人就会怀疑你的能力了。
5、项目论证很重要,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不要草率行之。我个人的体会,如果你的项目属于非通识领域,那么文献综述之前的项目意义的论证也很重要,因为评委很可能不了解你的小领域,你必须告诉他,我这个项目利国利民利学科发展。
  研究意义可以上着天,下着地。着天是指要跟某个众所周知的大趋势结合起来,比如本来这个问题就很严峻,现在十二五了提出的新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就更迫切了,然后根据十二五这几年世界发展的形势预测,就更更迫切了。着地就是跟自己项目内容有关的意义,这里就可以点一下了。比如我的题目是,基于a的b研究。我的研究意义的后半部分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很重要,尤其是基于a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如何如何。然后说b问题所涉及的其实就是前面提到大趋势中的一个关键趋势,多么值得研究,如何如何。
   最后提了一下,对理论发展的贡献。其实我的研究,从理论发展来看,是非常新的,和传统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迥然不同,不谦虚的说,那就是一个新的理论的产生。但是呢,这样说有点过于惊世骇俗了,很容易引起质疑和反感,进而一不小心,别人会对你的研究能力产生怀疑,认为你就在那么一个山头,几个人七八条枪,占山为王还差不多,还想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难免会产生“红旗能够打多久”的怀疑,呵呵。
   因此在研究意义里面,我只是点了一下,xx领域一直沿用的理论,实质上是以y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有他的局限性,很难直接应用于x对象,我们现在关注的某某x对象的现实问题,其实无法用传统类型的理论包容,需要新的直接以x为对象的理论,我这个研究就是这个理论中比较关键的b问题,(因此,理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点了出来了,只写了一段,但是又没有过于强调。比较符合专家们对青年学者的定位和希望。从具体的学术分析出发,点出了理论意义。
6、文献综述要有逻辑性。这个就不多说了。经验人士告诉我,总数要上一定的量,但量多了容易混乱,所以最好把文献综述分门别类的列出来,不要堆砌成一团。
另外,搜集的文献中,可能会有进一步说明解释本题目、侧面说明本题目是多么有意义的研究结论。这样的文献最好能反应进综述中去。打个比方,一般来说,我们的题目往往是“基于a的关于m问题的c和d方面”的研究。就是说属于m问题的一个研究子集,而m问题往往会是n问题的一个细分问题,而n问题大家比较关注。
   这时候对于有关专家来说,可能m问题的研究是什么、是否有意义都不一定很清楚,更何况m问题的一个研究子集呢?这时候前人有一些有关m问题的研究结论,往往会涉及到:m问题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在n问题中m问题是最有意义的,m对象是很关键的。这样的文献如果有,可以放到文献综述中去,侧面引用他人文献让别人深入了解一下自己的选题,相当于选题的再次介绍,容易让不太清楚这个的专家看懂你后面的研究内容。而且用别人的文献论证一下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比本人的吹嘘效果好。而且这个地方本来不是论证项目意义的,评审容易无形中接受。还能显得文献综述比较强大。
7、研究内容一定要具体。虽然说,研究内容是对未来创新的估计,但是呢,你估计到了什么程度呢,太泛了评委不容易把握,太具体了会被认为你已经做完了,这里面有个度。因此,对于青年基金来说,尤其是对于不好的学校的来说,不能太宽泛。尺度怎么把握,还是要看个人了,不过要重视,要具体,要强化。
   个人一点点经验,强化有很多种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是列举:比如内容涉及到影响因素,那么这部分内容,我先论述希望如何研究x对y的影响,有哪些内容,需要涉及影响因素的性质等等,然后那我把我前期研究成果中,我认为有可能跟这个有关的影响因素,分几个层面列举出来,提出本研究可能涉及这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将在这里面发现关键的影响因素,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影响链)。说实话,能把这么多影响因素列举出来(以前没有那篇文献这么做过),其实本身就可以起到二个效果:第一,你的内容具体化了,对方容易看懂了。让人印象更深刻。(事实上如果研究内容太抽象,不是小同行的专家很容易看不懂、没印象或者误解。)第二,你前期的相关积累多、相关能力很强,可以实现研究目的。
我还有一个研究内容是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前面一样,我也是先论述了了指标体系设计的大体方面之后,把可能用到的指标中,前人没有的、基于a(我的题目是基于a的m问题)的指标,分别根据表征的对象,分层次列举出来了。然后也是说,可能涉及这些(但不限于),我的研究将可能建立模型,将在这里面选择合适的指标,寻找评价策略并给予权重。效果是同前面是一样的,不再赘述。



-------------------------------------------------------------------
下面重点谈一下逻辑问题
   科学能力的一个体现就是逻辑性。逻辑能力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科研能力,这个因人而异。不过如果你没法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某种程度上不是逻辑能力不够,就是对这个创新的思考还有待进一步成熟。
   项目论证、意义、背景、文献综述、目标、内容、研究路线和方法、关键科学问题、特色和创新性相互之间,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形散而意连,配合起来,表达下面三项内容:1)是什么;2)有多好  3)我能干。
其中1)部分包括了两项内容,1、要干什么,2、要怎么干。
研究目标就是真正的要干什么,这个一定要明确,要让专家能看得懂,不能太多,最好一个大目标,一句话。然后分成三个小目标,这三个小目标就是围绕前面的大目标来的,这三个小目标就对应三项研究内容,然后前后可以再增加一到两项研究内容。同时这三个小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前面总目标的方法和路线。因此研究路线和方法是研究内容的自然延续,就是把如何实现一步一步实现这三个小目标进而实现总目标的的步骤和路线具体点出来而已。事实上路线已经隐含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去了,如果设计研究内容的时候没考虑清楚对总目标的实现,那么写研究路线就会比较麻烦。
所以研究内容属于“要干什么”“要怎么干”这两部分的连接点。研究路线和方法就属于“要怎么干”里面的。研究方法就是要针对这三个小目标,分别写出方法。而这三个小目标分别要实现的成果,就是三个创新点。围绕这三个小目标、这三项研究内容写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是这三个创新点的研究方法,这样就需要实现对研究方法考虑清楚。这样写,比较让人容易了解你到底想怎么做,不容易怀疑你的研究能力。所以这部分也包括了“我能干”的表达。

至于项目特色,就是三个创新点的创新之处和前人的研究的共同区别,一两句话讲清楚,然后再分别论述创新点。创新点一一对应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相关部分,但是是对相关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总结概括和拔高,以及比较分析。有点类似于概括点明创新点并进行创新辨析的味道。由于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支撑,一方面让人容易理解你的创新之处,另一方面让人觉得这的确是具体的创新而不是泛泛而谈,而且也容易让人信服你能完成。这里也是学术方面体现“有多好”的地方之一。
为什么是创新,要在这里面点出来,但事实上为什么是创新,在项目论证里面已经做了很多铺垫,这里面就是画龙点睛了,如果前面没做铺垫,这里面直接提,就稍微有点麻烦。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都要画图,一定要画图。因为创新点对应于研究内容,所以很容易在研究内容的图中,看出创新点之间的逻辑结构以及与总目标之间的关系。

至于关键的科学问题,我的方式是把创新点1、和创新点2的创新之处所接解决的科学问题的核心问题列为了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作为管理类的项目,创新点3一般是跟本国有关的很实际的预测分析和对策,是对创新点1和2的应用,只不过写三个创新点我觉得好看一些,研究内容也丰满一些。

按照我这种逻辑下来,整个论证的结构逻辑非常清楚,比较好写,容易看懂,而且相互印证,没有冗余 。

研究基础、个人简介、可行性等部分主要论述“我能干”,也要有逻辑性,对应于研究主题和内容,从各个侧面来点反映出自己能够完成项目的各种有利因素,不要吹牛,但是各个方面点一下,积少成多,印象分就会提高不少了。
   举个例子,我的项目是a\b两个学科交叉、又涉外,又属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我现在在学科a比较强的学校,我就有必要强调学科b的能力(学科a方面别人往往就不会怎么怀疑了),大家说对不对?那么我在工作基础里面,除了发表学科b的论文和项目之类,还专门强调了一下学科b,我以前读博士的课题组在学科b方面的也做的不错,我在学科b过去有哪些经历、知识积累,简单点一下。在工作条件里面,我提了一下我们单位接到的一个大课题,我参与了,可能跟学科b的某项资料收集能力有关,侧面反映了学科b方面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基础的。
还提了一下我们学院的涉外学术交流问题,以及团队中有人是国外留学回来的,这些都是客观的。
还提了一下我过去参与了多项某部委的项目,跟里面的专家有一定联系,而我研究问题又是他们比较关注的,因此有利用他们平台进行研究并且将来把研究成果上升为国家政策的可能。这些前两句是客观的没有一点吹牛的成分,而后一句只是说可能,也不算吹牛,事实上的确可能。不过就算评审质疑,也不会因此失分,因为我只是说“可能”。这些方面,你要是没有引起对方质疑,那么对方不会有意去思考这些小地方的,他只会迅速看过去,这些小地方积累起来,有逻辑的围绕一个方向一点一点加深印象,她可能无形之中就会被影响。
  这方面的优势你不写,那么评审专家就不会知道,关键看怎么写,尺度把握好。

[ Last edited by seathree on 2011-9-25 at 10:22 ]
回复此楼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chengchengma

新虫 (初入文坛)


★★★★★ 五星级,优秀推荐

言之有物,不错!!
61楼2011-12-22 10:31: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查看全部 103 个回答

素手天使

金虫 (小有名气)


★★★★★ 五星级,优秀推荐

LZ这么一大早就来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写出来,辛苦了。
写得很实在,受益菲浅
2楼2011-09-17 06:31:2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lying_2010

铁杆木虫 (正式写手)


★★★★★ 五星级,优秀推荐

不错,准备好好学习哈
6楼2011-09-17 19:16:5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libeny

铁杆木虫 (文坛精英)


★★★★★ 五星级,优秀推荐

觉得说出了三流学校老师的想法!
9楼2011-09-17 22:40:4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 无星级 ★ 一星级 ★★★ 三星级 ★★★★★ 五星级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论文投稿] 审稿人含糊拒稿,还需要回复吗?如何回复? 20+3 BruceChum 2024-06-15 20/1000 2024-06-18 01:22 by BruceChum
[考博] 2025考博 +7 自强不息a?a 2024-06-15 12/600 2024-06-17 22:51 by 自强不息a?a
[基金申请] 2024国社科通讯评审 +13 qsd10086 2024-06-13 23/1150 2024-06-17 22:01 by dickkky
[论文投稿] 论文已接收,但发现修改稿传的是旧版该怎么办? +3 zsq54321 2024-06-15 6/300 2024-06-17 19:45 by wjykycg
[论文投稿] 审稿问题:为什么荧光激发波长和紫外吸收波长差的大? 10+5 sdawege 2024-06-14 10/500 2024-06-17 18:54 by HH-探针
[高分子] 寻找聚酯反应釜 +3 茕茕恭煮 2024-06-15 4/200 2024-06-17 18:18 by sunliyan123
[基金申请] 我标书代码变了 +44 学员NHuqdk 2024-06-16 58/2900 2024-06-17 17:39 by wenfengw83
[教师之家] 请问事业编制和年薪制冲突吗? +10 ZHONGWU_U 2024-06-14 10/500 2024-06-17 14:44 by 周周520
[考博] 上海交大招收材料化学方向科研助理/“申请考核”博士(已招满) +3 灵梦and紫 2024-06-12 4/200 2024-06-15 20:58 by 1822836277
[论文投稿] 投稿时忘记修改一作 +7 gll123456 2024-06-13 11/550 2024-06-15 11:49 by gll123456
[基金申请] 博后基金,以往的结果点不开,怎么回事呢?最后一次机会了,两次都没中前面。 +7 kyukitu 2024-06-14 13/650 2024-06-15 06:46 by 我是王小帅
[论文投稿] 投了一篇4区的SCI,审稿人一个拒稿,一个小修,编辑给了大修。 +9 安稳22123 2024-06-13 10/500 2024-06-14 23:45 by jurkat.1640
[食品] 食品博士导师 +6 小李醒yy 2024-06-11 9/450 2024-06-14 23:37 by 小李醒yy
[考研] 物理化学一对一辅导 +3 林大diao 2024-06-12 5/250 2024-06-14 20:57 by 林大diao
[考博] 申博找导师 +4 疏影横斜水清浅3 2024-06-13 6/300 2024-06-14 14:31 by zxl_1105
[有机交流] ππ堆积会发生在有机溶剂中吗 5+3 zibuyu0420 2024-06-13 4/200 2024-06-14 14:17 by 小肉干
[论文投稿] 最近写了一篇控制优化领域的文章,可以投哪里啊?有没有水一些的期刊推荐 +7 香瓜木香 2024-06-12 13/650 2024-06-14 07:05 by 香瓜木香
[论文投稿] 文章proof要求使用机构的邮箱 5+3 不可不信缘 2024-06-11 11/550 2024-06-14 07:00 by 3001160025
[有机交流] 原料反应完了,怎么知道是产物还是中间体 +6 小胡在努力 2024-06-11 8/400 2024-06-13 13:33 by 091602
[硕博家园] 考博应该从哪里开始准备 +6 亮姐2019 2024-06-11 8/400 2024-06-13 12:53 by 帕秋莉GO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