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8094  |  回复: 80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挥泪天使

荣誉版主 (知名作家)

sunny 阳光大师姐

优秀版主优秀版主

[交流] 博士毕业的去向-----------欢迎大家积极讨论已有65人参与

下面给出了一些见解,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博士毕业的去向:高校任教(俗称青椒),科研院所,政府,国企,外企,出国博后,
国内博后,大致分为这么7种,下文将以国内高校为例详细谈谈博士如何自我定位与培养

1. 工作两年后的第一道坎,职称,刺刀见红的拼杀,概述
关键词:定岗定编,评聘分开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定岗定编,并且将陆续推广到所有学校,在这原
则下,高校铁饭碗已破,以天津某著名高校的一个有名学院为例,教授已经超编,这就
意味着,第一,部分教授聘不上教授岗,第二,除非有些教授over了或者调离,否则副
教授是基本升不上教授的。第三,一场高校教师之间的腥风血雨般的厮杀即将拉开战幕
。。。。。。
你做好准备了吗?

国内高校又可分为一流院校985和部分211高校,以及地方院校,下文统称三流院校,二
流的就是夹在这两者之间的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院校
对于青椒来说,除硕博连读的外,一般毕业年龄在28左右,这是个很尴尬的年龄,该结
婚了,结婚就要买房,买房就需要钱,钱从哪来?买房的钱一般有如下三种途径:父母
提供,学校提供部分,自己提供

一流学校待遇:0-6万左右房屋补贴,0-2万左右安家费,1年左右周转房,不安排配偶工
作,工资2000以下,讲师待遇,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副教授或副研究员),科研启动
费2万左右,一年工作缓冲期,不参加岗位考核,一年后考评,直接决定岗位津贴数目。
博贴基本没有,除非当地政府出。生活滋润度,最差,甚至有可能入不敷出,年收入3-4
万。

三流高校待遇:房屋补贴5-20万左右,越差的学校待遇越高,有的博士来了直接给副教
授待遇,工资1700-2500左右(税前),基本不解决配偶工作,安家费2-5万,1年周转房
,1-2年缓冲期,随后参加岗位考评,一般会有博士津贴,有的地方有政府的博士津贴,
例如福建。2年后可申请副教授,有的学校评定职称时承认工作以前包括博士和硕士期间
发表的文章,有的学校不承认,若找工作时,一定要问清楚。生活滋润度,勉强温饱,
年收入4-6万

三本与四流高校:房屋补贴20万左右,安排配偶工作,年收入税后6-8万,有的提供住房
,服务n年后给产权,一般有博士津贴。科研启动费2-10都有可能。有的可以直接聘入校
博士为副高。生活滋润度,最好。

发展前途:
一流高校最苦,成名前可能一无所有,三本与四流院校最滋润,但是职业发展最受限。

申请课题难度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最容易,三流以下学校非常困难,后文将对项目申请有详细叙述,但
是对于大多数青椒来说,没有项目=没有职称

2.两年后的考验, 副教授=项目?
博士工作两年后可以申请副高,下面看看不同院校的要求

一流高校与研究所:主持并完成1-2项国家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973,863),SCI有
影响力的文章若干。由于这个限制,国内毕业青椒想在工作后2年顺利拿下副高简直是做


三流高校:主持并完成1项厅级项目(例如教育厅项目)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参与
完成省部级(地方省级基金委、科委或者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项目一项或者完成横
向项目达到一定经费数额,例如我所在学校要求横向一次到位经费10万以上。SCI/EI检
索论文至少一篇,其他重要文章一篇。注意,要求是完成结题的项目,论文有的要求是
必须署名为工作单位的,有的没要求,也就是你在读博士期间发的也可以。由于项目的
限制,都要求完成的项目,因此,想在工作两年后拿下副高,最快的方法是弄到一个大
额横向,然后与企业商量迅速结题。纵向项目,拿到完成,最少需要3年。

三本与四流高校:参与完成厅级以上项目,几篇文章即可

对于女博士来说,可以考虑三流与四流院校,工作压力小,有利于家庭稳定,收入很不

对于有志于有所成就的博士,那么下面的问题,就需要仔细考虑了
影响青椒前途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项目和文章,文章各个行业不同,很难说清。

项目,这个是每个大学青年教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大山,没有项目,一事无成。下文将就
项目仔细评说

对于青椒来说,若无导师帮忙或者相当的人脉积累,横向项目(企业项目)是基本无望
的,现在企业已经很狡诈了,一般要求你有成果,拿过来,可转化为生产,才会给钱。
不象以前了,不会支持前期探索的。

纵向项目:973,963,国家自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地方省市自
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基金,中医药管理局基金等
973,863那是谁拿项目谁写项目申请指南,一般青椒就不用考虑了。地方省部级自然科
学基金与教育厅项目,限项申报。也就是规定了每个学校能申报多少项。以我所处学校
为例,每年允许申报30项左右,最后批准3-6项不等。由于限项,所以很多人的本子连学
校都出不去。所以青椒的努力方向就剩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点新教师基金,
这两个自由申请,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所在的院系没有博士点,那么只有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一途了。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往职称的华山一条路?谁是你的伯乐?
号称国内最公平的基金,能不能申请到全看个人本事。08年以后,国基将青年科学基金
从面上项目中分离出来,列为人才基金,总体命中率25%左右,各个学科不尽相同,其中
生物医学类是死亡之组,地球和数学好些。国基在本人眼里,最容易拿到的基金,其难
度低于省部级基金和教育厅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没申请过,不知难易。

申请要求:博士学位35岁以下,在职博士需要导师推荐信
国家基金考察什么:创新点,排名第一,其次为研究基础,课题组组成等。
评审方式:3个以上匿名专家评审人(简称函评),评审人的意见为三种,优先资助,资
助,不予资助。根据三个评审人的意见决定你的本子是否提交学科组开会评议(简称会
评,需要至少一个优先资助),会评通过,则获得国家基金,上会率,据说今年青基是1
30%,也就是会评时还需要灭到30%的人。

国家基金与博士期间的工作
创新点,国家基金的灵魂,如果你在博士期间完全依赖老师,老师交代什么做什么,很
抱歉,你无法提出能够让评审人欣赏的idea,那么你的博士是失败的。
申请青基的思想来源一般为三种:博士论文的延续,工作单位的新方向,以上两者结合
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很简单,国基要求,创新+工作基础,虽然国家基金委一直
强调说,对于青年基金申请者,可以放松对工作基础的要求。但是,这条相当于无用,
因为很多人有工作基础,你没有工作基础申请,简直是找死。什么是工作基础,就是你
的文章和项目与现在申请课题的紧密度,你现在单位的条件是否能够满足你完成改项目
,还有你的课题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
因此,最容易让青椒入手的是,博士论文的延续或者将工作单位新的方向与以前博士课
题结合起来,这样所有的文章都能用上。文章越牛,希望越大。

4. 博士的订单式培养---以科研创新与文章为主体,死亡赛跑的起点
我的警告:浪费博士3年,等于浪费你的未来
目前现状:中国博士产量世界第一,以我所在学校为例,06年,我们学院两人申请副教
授,07年,13人,08年,24人,全院接近100教师,近三年引进博士约60人
课题现状:省自然基金全校每年限报30项左右,教育厅项目限报25项左右,全校每年新
引进博士约100人

如何才能申请到国家基金?
创新,在博士期间对本领域一定要做到世界级的领悟,对于每个缺点,发展方向要做到
了然于胸,看100篇英文文章?拜托,这才入门而已。并且,看,不代表你了解,要了解
每一篇文章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优点。如果你能将100篇文章的背景全部
了解,算是合格的博士了,记住,合格,不是优秀。

国家基金的最高原则
优中选优,即所谓锦上添花,国家基金不是扶贫项目,也从来不会雪中送炭

在我眼中什么样的博士是优秀的,能够一毕业就能申请到国基的?
SCI3篇以上,影响因子越大越好,博士老板越牛越好,最好是能当会评评委的那种,创
新点越新越好,解决某个领域的基础性问题。因此,还是我上篇帖子的哪句话,大量的
阅读文献,流利的英文阅读与写作,勤奋的工作,那么你将来的路,要平坦很多。天天
一到实验室就上网聊天打屁,整天都不知道干了什么的博士,进了高校也会被淘汰。当
然,也有例外,例如你找到一个棵大树靠,那算我没说。

国基会评的几条原则:1. 有人在会上坚决支持的项目一定能获得资助,即使全体学科组
成员投票没过半数,而这个支持者则必须签字表示支持,即所谓非共识项目。2. 有人坚
决反对的项目也基本通不过。
因此,博士时导师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函评专家认识你导师(认识你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你导师在会评时力挺,这些都是不可忽略的资源。所以说,导师越牛越好,文章IF
越大越好。如何处理与导师的关系,请看我的第一个帖子。在这场死亡赛跑中,如果失
去了导师的支持,那么你就只剩下你一个人

-----------------------------------------------------------------------------
----------------------------
总结
博士期间的论文水平参加项目水平=工作基础
博士期间的独立能力+领悟能力+对本领域的了解=创新能力
工作基础+创新能力+一些运气=国家基金
国家基金=课题组的经费+你的职业发展
--------------------------------------------------------------------------------------------

博士就业两极分化
    提起博士生就业,这两年给人明显的印象是境况大不如前,他们普遍被戴上了“薪酬缩水”“找不到工作”的帽子。
    5年前,经常有企业招聘博士时会配车配房,但现在,这种特殊待遇减少了许多,甚至海归博士的优势也不再体现。那是因为之前博士相对较少,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学历有一种崇拜。而如今博士越来越多,没有那么多的企事业单位来吸纳博士,各地高校也基本处于教师饱和状态。
    如今在人才市场上,博士找工作基本上就一个字——“难”。这个“难”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博士的岗位少,并且你也别以为自己是博士,竞争力强,其实你的对手全部是博士,PK更激烈;二是对岗位、薪水、福利的预期与现实给付的差距太大。比如本科生心理预期2000元,企业给1500元,也就差了500元,但博士的心理预期普遍是七八千,企业一开口只有三四千,一下子就懵了,这工作还怎么找?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显示,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实际月收入均值是4814元。其中不同类型单位提供给博士生的工资很不一样,在公司企业工作的博士平均月收入最高,为7184元;其次是在科研机构工作的博士,为4709元;再次是在政府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为4272元;最低的是高校,工资为3932元。
    当“唯学历”时代逐渐远去时,研究生这群原来的“皇帝女儿”突然成了“行走在尴尬地带的群体”。所以如果你这两年准备考博,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读博的目的是什么?2、想读的专业是什么?3、该专业就业情况如何?4、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如何?
    小邵在采访了不少博士后发现,他们当初之所以考博,一是对学校抱有幻想。觉得清华北大中科院是科学圣殿,自己能攀上科研巅峰,自然前途无量;二是对导师抱有太高期望。有些人并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导师,只以为导师有名,就业就不会发愁。这样的想法都有片面性,容易走入就业误区。
    目前,博士就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水平高的博士,一流学校毕业,有对口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有海外留学经历,收入依然会很高;但水平低的博士,二三流学校毕业,身上只有一份纸上谈兵的论文和一张学位证,那么你的收入可能会不尽如人意,生活也会很拮据。因此想要通过读博士改变命运的人,得慎重。
   
    高校不再是就业避风港
    从博士就业的单位类型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主要去向,占总数的68%;真正进入政府机关的博士并不多,比例不到3%;进入企业的博士主要进入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其比例分别为7%和10%。
    先说说国内高校的招聘情况。近几年很多高校编制已处于饱和,大多数高校进人都很少,一般比较大的系一年也就四五个人。且越知名的高校门槛越高,一般要求海归博士,对“土鳖”兴趣不大。同时,即使有招聘名额,你也很难把握。高校很多专业学科都习惯留用自己的学生。你北大毕业,北大门槛太高进不去,进个北师大北航总可以吧?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可能门都没有。
    高校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考察因素有很多:专业、毕业学校、论文、个人关系、研究方向等等。因为高校招的人少,且是由人来决定的,因此主观性很强,偶然性也就非常大。此外,国内名校基本上不太愿招刚毕业的博士,相对乐意招那种在国外已拿到教职、一回来就能吸引研究经费的人才,这样有利于高校在某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往往对女博士不那么青睐,因此女性选择读博要更谨慎。
    除此之外,考博要不仅要考虑现在的情况,更要考虑未来更紧缩的就业名额。对于既没名额又想招人干活的高校来说,普遍提出的招聘方案是:一是通过博士后的方法录用。一些高校规定你要进入高校,必须做博士后,如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现在乃至将来,做博士后才能进高校是大势所趋;二是实行人事代理。将你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通过第三方代理企业和高校产生雇佣关系。
   
    小心“充门面”式招博陷阱
    下面说说企业对博士的招聘态度。
    在企业界,不同专业的博士就业难易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喜欢招博士的公司并不多,很多公司觉得博士做的课题华而不实,与实际距离很远,而工资要求却高,常常眼高手低。
    另外,公司里研究类职位受经济形势影响最大,企业一般都会在财务状况不好时削减研究经费,这也就意味着当经济形势不好时,研究类职位将不招人或招很少的人。很多专业尤其是基础学科在企业界几乎找不到工作。即使是在高科技企业,比如中兴、华为、腾讯等公司,招聘均是以本科生为主。原因很简单,高科技应用开发不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的是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人员不断去学习接触新事物,大量工作有一定知识含量但又不涉及过深的基础理论。而从目前培养体系中出来的博士生,大多属于关起门来研究理论的人。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招博士?无非有两类:一类是出于“充门面”的目的。在一些中小规模的心理咨询、健康养身、医药或教育机构,很多会打出招聘博士的广告。被招博士常常在公司的对外活动或宣传中担当“主角”,他们对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士”两字,似乎是在炫耀公司在该领域的专业度。进入这类公司,博士价值被大大弱化,工资也不会很高,且没有升职与发展可能。博士求职时一定要小心避免踏入这类企业的“陷阱”。
    另一类是大型研究型企业,是真正的招聘,在这些企业中博士可以充分发挥研究才能。在国内有少数技术领先的“牛”公司,需要依靠前沿的技术研究,支持自己的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这些公司往往愿意支付很高的报酬,但对博士的要求也很高,不是海归或名校博士,不会有面试机会。这类企业以外企居多,但在整体外企数量中也仅占有很小一部分,以医药、化学、高科技、通讯、搜索网站、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居多。因此在读博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选的专业,哪些企业会重视博士招聘,以及每年招聘的数量大概有多少。
    博士就业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创业。对于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创业的成功率很低,但博士成功率较高。因为博士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变成产品,遇到企业资源丰富的导师,还可以借助导师的力量,帮助自己成功创业。

[ Last edited by 挥泪天使 on 2011-6-17 at 09:52 ]
回复此楼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找工作 专业知识 医药研发

» 本帖已获得的红花(最新10朵)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
已阅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redjade

至尊木虫 (著名写手)

★ ★ ★ ★ ★ ★
小木虫(金币+0.5):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挥泪天使(金币+5): 非常感谢你的参与,文章为转载,个人意见不同吧 2011-06-18 12:40:35
MM啊,你还是学生吧?从哪里找来的东西,很多地方完全不正确。

我就在你说的一流高校。

首先说收入,论实际收入一流高校和三四流高校相差不大,实际收入包括工资收入和工资外收入两大块。一二流高校多是教育部所属高校,工资是有标准的;三四流高校大都是地方高校,工资水平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一般高于教育部高校。三四流高校教师工资外收入主要是课时费,而一二流高校教师的工资外收入主要靠科研项目。两者相加,总数其实差距不大。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科研老板特别富的,但毕竟是少数。

其次说发展,去一流高校,发展是没有顶的,能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不要抱怨竞争,这是科研能力的公平竞争。要是没有竞争的话,高校早就是官二代的天下了。只要你能力强,你几乎感受不到竞争,机会非常多。三四流高校教教书过平稳日子也没什么不好,但那几个有限的课时安排给谁去上,也存在竞争,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谁竞争胜利基本上与个人教书能力无关。

最后是个人定位最关键,不要埋怨这个埋怨那个的,要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就业方向。明明是刘翔,却非得要和姚明去抢篮板,原因是因为打篮球比跑步名气大,这种选择,不觉得可笑么?
57楼2011-06-18 12:39:01
已阅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挥泪天使 的主题更新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育儿交流] 暑假孩子一个人在家可以干什么 +6 唠叨的映 2024-06-25 7/350 2024-06-26 22:09 by 鱼翔浅底1
[考博] 对象没有,还非常想读博,难以抉择 +28 pvrw0224 2024-06-23 52/2600 2024-06-26 20:22 by pvrw0224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和特助今天出吗? +41 逗您玩 2024-06-21 78/3900 2024-06-26 16:00 by HAPPY_0225
[基金申请] 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 +6 babu2015 2024-06-25 6/300 2024-06-26 14:52 by felicity6056
[硕博家园] 考博英语 +5 198新用户 2024-06-25 10/500 2024-06-26 08:09 by 地狱伞兵
[硕博家园] 申博雅思求助 +6 刘嘉研究究 2024-06-24 7/350 2024-06-26 07:08 by 小李醒yy
[考博] 申博好难 +6 自强不息a?a 2024-06-24 6/300 2024-06-25 23:02 by 考研吒儿
[基金申请] 这样的说辞是上会了吗 +12 学员d3zYCz 2024-06-24 15/750 2024-06-25 22:05 by 3115321
[考博] 没读上博,好焦虑! +6 wangzhe_bs 2024-06-24 8/400 2024-06-25 21:15 by wangzhe_bs
[第一性原理] Vasp 版权问题 10+4 竹叶青9 2024-06-22 5/250 2024-06-25 14:58 by 无所谓109
[基金申请] 2024安徽省哲社立项名单公示 +3 robin_work 2024-06-24 6/300 2024-06-25 14:37 by Pickfoot
[教师之家] 有没有今年的影响因子? +6 jurkat.1640 2024-06-22 10/500 2024-06-24 22:48 by 潇湘之迷
[考博] 申请25博士,可以提前进组做科研助理 +6 逐梦途中w 2024-06-22 8/400 2024-06-24 21:49 by keyaner23
[金属] EBSD的解析率只有10% +3 wallace6666 2024-06-20 7/350 2024-06-24 16:52 by wallace6666
[金属] 寻找钛合金热压缩代做 +4 liuyang358 2024-06-23 4/200 2024-06-24 13:50 by 搬砖狗不放弃
[基金申请] 说博后基金7月出的真打电话了吗? +12 antonysole 2024-06-24 14/700 2024-06-24 13:39 by sizhouyi
[基金申请] 青年和面上,哪个上会难度更大 +12 今晚推荐22 2024-06-21 18/900 2024-06-24 11:08 by 半简体
[有机交流] 求助 45+7 脂质纳米粒 2024-06-20 9/450 2024-06-23 07:52 by buhui7829
[基金申请] 听大佬说今年信息口本子数量大幅增加? +8 wutzxt 2024-06-21 9/450 2024-06-21 19:58 by wutzxt
[论文投稿] ACS 编辑的意见 10+3 哈哈妞1993 2024-06-20 3/150 2024-06-21 17:06 by 投个论文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