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411  |  回复: 0

光翼栗树布

新虫 (初入文坛)

[交流] "双一流"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4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启动

双一流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4年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启动



上科大生医工学院大学生夏令营将于七月份举办,本次活动将作为生医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表现优秀者有机会成为我院2025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

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6月30日 (含)
报名系统:https://gadmission.shanghaitech.edu.cn/enroll_student/
登录后,页面中选择具体学院入口【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2025届】生医工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操作栏中点击【报名申请】;

2025生医工学院考研QQ群:414907103
研究生招生专用邮箱:admission.bme@shanghaitech.edu.cn

一、报名方向及简介

083100(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01.电子信息方向 02.生物医药方向研究

方向简介:
1. 083100 (学术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01.电子信息方向
上科大生医工学院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布局覆盖智能医学 (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医疗元宇宙、脑科学与脑疾病、脑机接口等)、医学影像 (磁共振成像、CT成像、分子影像、放射治疗、超声成像、光学成像等)、智慧仪器 (可穿戴设备、医疗机器人、微创手术设备、康复仪器等)。推动信息科学技术突破,开发医学影像先进系统、关键器件和核心技术,针对脑智发育、老化、神经精神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研究生理和病理发展机制、疾病精准诊疗方法和公共卫生防治方案,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下探索人机协同一体化诊疗技术创新和临床落地。

2. 083100 (学术学位) 生物医学工程 02.生物医药方向

上科大生医工学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聚焦用于肿瘤、神经与代谢等重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分子、器械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具体包括:分子影像探针 (PET 探针、MRI 探针、超声探针等)、转化神经影像  (系统神经科学、脑疾病的动物模型等)、物理治疗  (血脑屏障调控、神经调控、热疗等)、治疗药物 (药物化学、分子靶向药物、核素药物等)、功能生物材料  (蛋白多肽、核酸、水凝胶等)、先进递送系统  (纳米递送系统、自适应递药系统等)、植入器械与装置 (脑机接口、药械一体化装置等)。通过整合疾病发现、诊断、干预与预后监测过程,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二、学院导师及介绍

(一)常任教授
曹国华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caogh@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在上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射线成像系统研究实验室 (X-ray Systems Lab) 致力于探索以下研究方向:新型 X 射线源与成像技术;新型 CT 系统与应用;新型 X 射线成像原理与算法。

程冰冰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chengbb@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聚焦超声转化研究实验室(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Ultrasound THeranostics – TRUTH Lab)致力于研发脑疾病的无创智能精准诊疗方法和设备,包括基础、临床前转化和临床研究。研究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涵盖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拥有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实验室空间,可以给愿意加入的有志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研究指导。
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无创聚焦超声靶向药物递送;磁共振引导下的聚焦超声热疗;聚焦超声神经调控;超声造影剂的研发;人工智能在聚焦超声中的应用。

崔智铭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cuizhm@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https://shanghaitech-impact.github.io/
实验室介绍:崔智铭博士在上科大生医工学院组建的实验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医学影像与深度学习方法研究:大数据小样本的深度学习、数据与知识协同优化与学习、多模态表征学习;数字化颅颌面分析研究:结合人工智能,探索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在颅颌面手术、正畸、牙周病等疾病的关键技术研究;医疗图像重建算法研究(Dental CBCT,DSA,PET-CT):将人工智能与传统物理重建模型相结合,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医疗图像重建算法。

胡鹏 教授、执行院长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hupeng@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磁共振引导心血管及癌症治疗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发及应用:定量心肌组织成像,心脏血氧和灌注成像,血管及血管壁成像,心脏电生理疾病的诊断及预测;磁共振引导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研究:实时成像,弥散成像,灌注成像,肿瘤血氧成像,肿瘤疗效预测;人工智能在磁共振中的应用:成像重建,磁共振扫描流程优化。

赖晓春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laixch@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https://psi.bme.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光子探测与成像实验室  (Photonic Sensing and Imaging Lab) 致力于开发各类新型的半导体探测器、读出芯片和成像系统,用于肿瘤、心血管及脑部疾病早期检测、术后评估和药物研发。我们将在如下几个方向发力:生物医学成像系统及核心器件(半导体探测器与读出芯片);半导体探测器在多模态核医学成像系统中的应用;半导体探测器在光子计数 CT 中的应用。

李远宁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liyn2@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计算认知和转化神经科学实验室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and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Lab– CCTN Lab) 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神经科学、临床神经外科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围绕“神经机制—计算模型—临床及工程应用”这一研究主线,聚焦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主要开展计算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拓展到脑启发人工智能方法及临床和神经工程应用中。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跨语言、视听觉融合的语言处理神经机制;人类大脑视觉听觉感知编码和计算模型;汉语语言解码与脑机接口研究;闭环神经调控机制、模型和方法研究:研究基于脑网络控制理论和神经编码预测模型的闭环脑网络神经调控机制与技术。

罗宗化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luozh@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罗宗化博士在上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建的分子影像探针实验室 (Molecular Imaging Probes Lab, MIPS-LAB) 致力于放射性分子探针药物的开发以及在动物活体成像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涵盖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放射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以及分子影像学等。
实验室主要开展一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的PET分子影像技术开发、PET分子影像技术在药物开发,靶标发现,药效评价,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研究、PET分子探针的人工智能设计

马智炜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zhiwei.ma@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转化神经影像实验室致力于将神经影像的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实验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研究将人脑功能影像科研成果应用到脑疾病临床诊疗的方法和发展小动物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实验室现已具备一流的科研条件,其中包括 3.0 T 科研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及 9.4 T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

彭畅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慧仪器
联系邮箱:pengchang@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彭畅博士在上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建的 USB-i 实验室 (Ultrasound Bioengineering & Instrumentation Lab) 旨在打造多学科(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融合的超声医学应用研究团队。
实验室主要包含以下研究方向:面向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的微型超声换能器技术的开发;血管内超声成像和内窥成像技术;柔性超声换能器/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超声效应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齐海坤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qihk@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齐海坤博士在上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建的心血管磁共振成像研究实验室 (Cardiovascular MRI Lab) 致力于探索以下研究方向:多对比度高分辨率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发、心脏图像分析、深度学习在心血管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钱学骏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qianxj@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www.immuqian.com
实验室介绍:智能多模态医学超声实验室(Intelligent Multimodal Fusion Medical Ultrasound Lab)通过结合超声的波动、力学效应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利用工程信息学手段设计与开发新型“微尺度”“多功能”“智能化”医学超声,提升其对早期小尺度复杂结构病灶的精准诊疗能力,并将研究成果拓展到临床等工程应用中。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快速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超声神经调控技术开发;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方法;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

任志华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renzhh@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生物医学影像与仪器实验室 (Biomedical Imaging and 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 – Bio-Med I2 Lab) 聚焦磁共振成像领域物理算法与硬件系统研发。实验室长期欢迎电子、生医工、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的老师和学生前来交流合作。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拥有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实验室空间,同时和国内外多个课题组保持密切合作。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MRI物理算法和系统硬件设计;低场便携式MRI系统;高场AC/DC(射频/匀场)系统;功能性成像;其他电磁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

沈定刚 教授、创始院长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dgshen@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https://idea.bme.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沈定刚教授在上科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组建的 IDEA 实验室 (Image Display, Enhancement and Analysis Lab) 致力于探索以下研究方向:神经影像与神经科学;癌症影像分析;新一代成像方法。
上科大 IDEA 实验室正与国内外医院的临床医生以及工业界 (包括联影公司) 的同行进行密切的合作,促进创新的工程理念和产品在临床应用中落地。

Sung Il Park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慧仪器
联系邮箱:sipark@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If you want to gain exposure to an emerging field, neuro-tronics,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or shoot me email to sipark@shanghaitech.edu.cn. If you want to pursue MS or Ph.D or are interested in postdoc training in USA, I would be happy to share my experiences with you , maybe help you with it!!!
We are look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postdoc, research assistant, technician, and staff scientist to join us. Please contact Dr. Park for more information. We welcome talents with background in the following area: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iology, Medicin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Materials, Computer Science, and other related fields.

王乾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副院长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wangqian2@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王乾博士在上科大生医工学院组建的医学图像计算实验室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Lab) 主要从全栈创新的计算方法和转化导向的临床应用两个方向开展工作,并通过与临床和产业单位的合作推动成果落地。

王斯楠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wangsn@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分子影像和核素治疗实验室 (Molecular Imaging and Radionuclide Therapy Lab) 致力于开发新型 PET 分子探针和核素治疗药物,用于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药效评价和更好的理解疾病机理。核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实验室需要药物化学、放射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知识。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PET 探针开发、靶向肿瘤的核素治疗、PET 影像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熊泽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慧仪器
联系邮箱:xiongze@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https://xiong-group.com/
实验室介绍:无线与智能生物电子实验室 (Wireless and Smart Bio-electronics – WiSe Lab) 致力于生物电子技术及智能响应材料研究,以解决个人健康及临床诊疗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实验室聚焦新型生物-电子信号转化机制和多模态传感、激励技术,通过高度集成的生物电子系统助力健康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实验室长期欢迎电子、生物、医学、机械、化学、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背景的老师和学生前来交流合作。课题组科研经费充足,拥有一流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实验室空间,和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的多个课题组保持密切合作,能够给自我驱动、敢于接受挑战的同学和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研究指导。
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智能响应材料、生物-电子界面、医用柔性器件、无线微纳机器、无线诊疗系统

于游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慧仪器
联系邮箱:yuyou@shanghaitech.edu.cn
个人主页:yuyoulab.com
实验室介绍:智能医疗分析与柔性生物电子实验室 (Smart Medical Analysis and Soft Bioelectronics Lab) 致力于研发柔性生物电子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属于多学科交叉,涵盖化学、生物学、医学及电子学等。课题组着眼于通过可穿戴传感器采集多种生理信号,深入理解基础代谢,应激反应,激素调节等复杂生理体系的运转,通过大数据分析从而针对性的提供早期诊疗方案,长期健康监测以及便携式药物释放等。另一方面,课题组也着眼于将柔性生物电子应用于医疗机器人领域,为医疗机器人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提供智能化的医疗服务。课题组能够给有兴趣的同学及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研究指导,丰富的研究方向也将给予课题组成员更广阔的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可穿戴健康传感器;植入式柔性生物电子;智能医疗机器人;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人机交互。

张寒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个人主页:https://zhanghan2.wordpress.com/
联系邮箱:zhanghan2@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脑疾病与智能计算实验室 (Disease and Intelligent Analytics Lab, DIAL) 在 PI 的带领下,依托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项目等科技项目,构建了一支配备合理的由30多人组成的人才梯队,利用上科大 AIR Lab(高级磁共振成像研究实验室)和 BID Lab(脑智发育实验室),和精神卫生中心、仁济医院、复旦儿科等医院以及联影、联影智能等企业合作,致力于探索以下研究方向:对脑疾病和精神障碍检测更加敏感的脑网络构建技术;基于脑功能成像和脑网络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脑肿瘤多模态影像分析、自动评估、手术计划;婴幼儿脑发育及发育异常;脑老化和老化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

张雷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zhanglei2@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作为肾脏成像领域的世界最前沿团队,VPIR 实验室长期致力于利用磁共振进行肾脏功能评估,探索组织纤维化和缺氧在肾功能减退中的角色,并推动无创磁共振技术在肾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等。实验室也开展了关于肌肉功能的磁共振评估的研究,提出并验证了运动激励后肌肉灌注的创新成像技术,为大量下肢周边动脉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了全面精准的评估工具。

张鹏程 副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zhangpch1@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功能生物材料诊疗实验室(Functional Biomaterials for Imaging and Therapy Lab)致力于功能生物材料的发现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材料学、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理论和技术,探索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实现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干预。实验室重点探索:分子影像与分子信标、诊疗一体化、智能药物储库、多肽发现、筛选和设计新技术。

张增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zhangzeng@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血液动力学与转化医学实验室 (Translational Hemodynamics research Lab–THe Lab) 以血液动力学为核心研究内容,有机结合流体动力学、超声成像、计算机视觉、以及 AI4Science 等领域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手段,聚焦开发高时空分辨率、跨尺度、临床可用的多器官血流动力学实验和仿真方法,着力于探究多病理条件下多器官宏观及微观的高级血流动力学特征,实现构建多学科融合的转化医学研究框架,为肿瘤学、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等提供安全、方便、精确的诊断方法。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血液动力学测量技术、AI辅助的血液动力学模拟技术、多尺度血流灌注的临床转化研究。

宗小鹏 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zongxp@shanghaitech.edu.cn
实验室介绍:
脑磁共振物理实验室致力于以下方向的研究:磁共振神经影像信号的物理生理学机理研究、新型磁共振技术开发、神经性疾病的病因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二)特聘教授
陈群 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qun.chen@united-imaging.com

程震 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chengzhen@shanghaitech.edu.cn

何晖光 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联系邮箱:huiguang.he@ia.ac.cn

梁栋 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dong.liang@siat.ac.cn

赵一天 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智能医学
联系邮箱:yitian.zhao@nimte.ac.cn

三、申请条件及程序(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QCbT2n5klB_LY0XLUvd-bQ)

各高校本科大三 (四年制)/大四 (五年制) 在校生 (2025届毕业生);
具体本科专业要求请见相应的报考研究方向;欢迎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报名;
学习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良好,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科研与创新有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学术不端记录

(一)网上报名: 考生登录上海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登录报名完成申请,链接为:https://gadmission.shanghaitech.edu.cn/enroll_student/。登录后页面中选择具体学院入口【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2025届】生医工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操作栏中点击【报名申请】
(二)上传材料(以 pdf 格式上传):有效身份证件正反面;学生证 (照片、学号页即可);本科成绩单 (院系或教务处盖章,可提供学校网络截图);个人陈述与简历 (中英文均可,字数不限);英语水平证明材料 (四六级证书等);获奖证书及其他证明材料(资源提供)。

四、优秀营员激励政策

生医工学院夏令营活动将根据营员的综合表现,择优颁发优秀营员证书。
优秀营员激励政策:若优秀营员获得推免资格,且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申请我院推免生,同时符合我院推免生招生要求,经学院招生委员会审核、依据招生规模从高分到低分拟录取为2025级入学硕士研究生,额满为止。

五、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https://bme.shanghaitech.edu.cn/
微信公众号:“上科大生医工学院”
2025生医工学院考研QQ群:414907103
研究生招生专用邮箱:admission.bme@shanghaitech.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1-20684596
回复此楼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光翼栗树布 的主题更新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硕博家园] 硕博巨婴,也许才刚刚开始 +29 SNaiL1995 2024-06-12 64/3200 2024-06-16 01:21 by 欢喜1998
[基金申请] 面青地会评时间 +5 tanjydd 2024-06-15 5/250 2024-06-15 23:08 by andywei1028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今天有bug可以看到是否资助? +20 lyfbangong 2024-06-12 31/1550 2024-06-15 21:18 by since—2010
[基金申请] 关于博后基金的bug问题 +6 lxr1991 2024-06-14 9/450 2024-06-15 21:17 by since—2010
[基金申请] 博后基金,博管会会提前知道消息吗? +3 yuyiang 2024-06-13 3/150 2024-06-15 19:52 by Lynn212
[有机交流] 车间生产,真空度很高,温度很高,但减压蒸馏速度很慢。 10+12 召唤鬼泣lL 2024-06-13 35/1750 2024-06-15 16:14 by 老钱秀
[基金申请] BO4的YQ答辩通知发布了吗? +6 博学笃行 2024-06-11 6/300 2024-06-15 16:04 by 悲催科研狗
[基金申请] 2024国社科通讯评审 +9 qsd10086 2024-06-13 14/700 2024-06-15 15:51 by thesuna
[找工作] 杭电、天津科技、青农和宁波工程学院如何选? +9 味道很好啊 2024-06-13 15/750 2024-06-15 09:59 by yulan19992002
[硕博家园] 竟然失眠了 +10 zmr8 2024-06-09 10/500 2024-06-15 09:54 by tjushede
[论文投稿] 投了一篇4区的SCI,审稿人一个拒稿,一个小修,编辑给了大修。 +9 安稳22123 2024-06-13 10/500 2024-06-14 23:45 by jurkat.1640
[基金申请] 面上基金有一个(两个)C是不是就没戏了.... 5+3 zzzm116 2024-06-13 17/850 2024-06-14 22:26 by lzt8076
[基金申请] 博士后基金需要结题吗? +8 zhouchuck 2024-06-13 8/400 2024-06-14 17:27 by liuyupu132
[找工作] 应届大龄土博教职选择,石河子大学和广西大学 10+4 茅山老道士 2024-06-10 31/1550 2024-06-14 10:40 by ChmistryCHEN
[基金申请] 75批博后基金 +10 kyukitu 2024-06-13 13/650 2024-06-14 10:31 by kyukitu
[基金申请] 博士后面上项目状态还是专家评审吗 10+9 Thatcheremu 2024-06-13 55/2750 2024-06-13 21:23 by 乌合麒麟
[基金申请] 连续两年医学口青年项目初审体会 +11 进击的荣耀 2024-06-09 18/900 2024-06-13 17:27 by 进击的荣耀
[考博] 博导选择 +3 bing85977 2024-06-12 3/150 2024-06-13 15:34 by 我是邱尧
[基金申请] C口食品 +6 好好不过分 2024-06-09 19/950 2024-06-13 12:26 by zydemon525
[基金申请] 博后特助这周出结果吗?往年都是啥时候啊? +13 jsqy 2024-06-12 17/850 2024-06-12 19:55 by Lynn212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