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5482  |  回复: 109
【奖励】 本帖被评价82次,作者zhenmafudan增加金币 74
当前主题已经存档。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zhenmafudan

金虫 (著名写手)


[资源] 我写催化文章Introduction的体会

我从事催化研究、撰写催化文章已经有10年了,共发表外国科研论文23篇、外国综述8篇。我的专业网站是:http://zhenmafudan.googlepages.com/home,里面有我的简历和文章列表。虽然我写不出Angew Chemie、Nature Materials那样的“取角度”、“炒概念”的文章,至少写一般的催化文章如履平地。每次我写的稿子(无论我是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投出去,不同的审稿人都说我文章写得好。我自己是7个杂志的独立审稿人,并且是老板的“代理审稿人”,一共审了70多篇文章。在国内读硕士生的时候的导师和在国外读博士生时候的导师的科技写作水平都超级棒,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真工夫。说实话,我觉得我的写作水平比我的博导做博士后时候的时候更强。现在我总结一些自己写催化文章的体会。

写催化文章的第一要素是写Introduction部分,这里面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对文章好坏有很大影响。不好的Introduction有10段,每两三句句子就是一段,段落了段落之间没有联系,整个Introduction没有结构和层次,仿佛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我常用的格式是3-4段论。

写文章的时候虽然“帐面”上是3-4段,其实在心里要用3-4句话说清楚个所以然。(这就好比到国际大会上去做口头报告,在20-30分钟内讲了很多东西,内容很充分。但是如果是帖墙报,观众就会说:“我只有5分种。你能否用3-5分钟讲清楚你做的东西。”)如果心里有了这3-4句话,那么这3-4段也就是这3-4句话的扩充。

这3-4句话遵循Q-A-R格式。Q就是question encountered; A就是actions taken; R就是results achieved。Q-A-R就是在Introduction里面说清楚现在这个领域遇到什么问题(当然,一个课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不必面面俱到地罗列很多问题,而要有针对性地罗列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你采用什么(巧妙的、聪明的、系统的)方法;最后你得到什么结果(包括结果的内容和意义)。这是写Introduction的基本格式,下面一段话讲写Introduction的拓展格式。

在Question encountered之前,还可以添加“某某课题引起广泛兴趣”之类的套话。在Actions taken之前,还可以介绍别人采取的actions和自己课题组以前的actions。在介绍别人和自己课题组以前采取什么行动或者方法的时候,不要花大量篇幅讲述细节,因为那样就分散注意力了。有时候短短几句话也能涵盖很多内容。并且在回顾文献已经已经做过的东西的时候,要用GRE文体加上"critical thinking",就是要用"however", "but", "nevertheless", "even though", "unfortunately"之类的词说明什么东西没有做过,什么东西不清楚(而你在本文做了,搞清楚了)。这里面,的确要引用别人的相关文章,而不要隐瞒。还有种不妥当的行为倒并不是不引用,而是引用到错误的地方,或者引得文不对题。别人没说这样的观点,却说别人说了这样的观点。别人做了和这个工作类似的工作,却不直接引用,而是把别人的工作引用在角落里面,这些都是不妥当的。引用别人的工作对自己并没有重大损失,却能显示自己看文献多,"to put our work in proper perspective", "to put our results in proper context"。有的时候,即使被引用的人这次不当这篇文章的审稿人,他看了你发表的文章,认识了你,减少了“敌对态度”,下次当审稿人也会给予方便。相反,如果该引用的不引用,即使这次逃过了,以后也逃不过,名声坏了。

那么,为什么Q-A-R格式是如此的重要呢?这是因为这么写,就说明做实验的人目的明确,看起来有悟性。在商业社会里面,一种人们偏好的品格叫做"goal-oriented",在工程学里面有个术语叫做"goal-oriented design",在找工作的面试当中,回答问题的教科书方法就是Q-A-R格式。同样,在写催化文章Introduction的时候,也要用这种方法。

除了Q-A-R格式以外,还要注意的是每一段要有总起句,一段话说明一个意思。这样一来,就条理清楚,审稿人一看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知道作者要写什么了。

怎么安排段落的先后顺序也非常重要。如果编排不好次序,就等着挨审稿人的大斧。现在很多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的文章的内容是纳米催化,好比说有的人合成了纳米花,做了一系列表征,包括最关键的电子鲜微镜,然后做了某种催化反应,发现效果比商品化的催化剂只有差。那么,在写文章Introduction的时候错误的写法是第一段渲染该反应在工业上如何重要,第二段说这种材料很热门,纳米花还没有合成出来过,第三段写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纳米花上的催化。那么,看了这个Introduction,审稿人就说:“既然你的目的是工业催化,是提高效果,但是你的催化剂效果不好,那么你兜了那么大圈子来合成纳米花,是什么目的?”正确的写法是首先说该材料的各种行貌学很有趣,别人合成出纳米颗粒、纳米管,就是没有人合成出纳米花。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合成纳米花,然后我们初步研究了纳米花的应用----催化。

以上这一段推广的写作方法叫做"materials-oriented approach",是适于主攻方向是纳米材料的人使用的。在这个方法中,材料是“主角”,而催化是“配角”,其功能就只是等同于XRD, BET, TEM。为什么在这个情况下催化是“配角”呢?因为催化效果不好,并且道理也说不清楚,做的催化工作相对于材料的比重来说少。

其实这种"materials-oriented approach"的方法,只要出现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的纳米文章里面。对于大多数的催化文章来说,要采取一种"functionality-driven research"的写作方法,就是“功能体系的分子工程学”。写这种Introduction,首先要说某反应很有用,很热门,但是缺点是催化剂活性(或者选择性、稳定性)还不理想。针对这个有待提高的功能,我们做了如此这般工作,发现能明显提高这个功能。这样的Introduction看起来非常舒畅,因为它反映了一种goal-oriented的品质。其实大多数催化文章的目的都是提高效果,但是很多文章没有有意识地按照这种思路去写,或者就是加了很多分散审稿人注意力的东西(比如同样的意思反复说;没有说到点子上;或者说了和每一段中心句子无关的话)。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篇我主要基于第一作者的实验亲笔撰写的好文章。这篇文章的Introduction非常标准,每一段开头都有总起句。除了最后一段以外,每一段的结尾都有"however..."。Introduction一气呵成,有神韵。

H.G. Zhu, Z. Ma, J.C. Clark, Z.W. Pan, S.H. Overbury, S. Dai*, Low-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on Au/Fumed SiO2-based Catalysts Prepared from Au(en)2Cl3 Precursor,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326 (2007) 89-99.
http://dx.doi.org/10.1016/j.apcata.2007.04.004

我还向大家推荐一个简化版的Introduction。这个Introduction,每句话都很精炼,但是要讲的信息都在里面了,是我花了一些时间琢磨出来的精品Introduction。

Z. Ma, C.D. Liang, S.H. Overbury, S. Dai*, Gold Nanoparticles on Electroless-Deposition-Derived MnOx/C: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CO Oxidation, Journal of Catalysis 252 (2007) 119-126.
http://dx.doi.org/10.1016/j.jcat.2007.08.013

写Introduction要注意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一上来要从保险的事情讲起。什么事情保险?大家公认的知识介绍最保险,如:常见放黄金的方法有哪几种?黄金被放在什么载体上?这种写作方法叫"sure things first",就象谈判一样,从大家都能接受的条款逐渐谈到有待大家争论的条款。反之,不妥当的写Introduction的方法是一上来就提出一些奇谈怪论或者来炒作概念,让审稿人提高了警惕,最后审稿人看了实验数据,觉得文不对题、莫名其妙。

结论:本文介绍了我写Introduction的秘诀。我的硕士生导师曾经传授了很多宝贵的方法给我,我的博士生导师主要是在纸头上修改文章,并没有介绍很多秘诀。我主要靠导师的传授、自己阅读大量文献(包括审稿)和自己为各种杂志写各种文章。审稿人的真知灼见对我也有很大帮助。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文章后会有收获。
回复此楼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环境材料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erryboat

金虫 (小有名气)


★★★★★ 五星级,优秀推荐

好文章,绝对支持
32楼2008-04-24 18:59:1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zhenmafudan 的主题更新
☆ 无星级 ★ 一星级 ★★★ 三星级 ★★★★★ 五星级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名单中没有,评审结果反馈也没有信息,有没有相同的小伙伴指教 +5 花生微微 2024-06-28 6/300 2024-06-30 00:56 by tianers666
[基金申请] 科研之友最近访客那出现来自北京的未知用户,什么情况? +12 lihangshi 2024-06-28 19/950 2024-06-29 22:31 by xli1984
[访问学者] 蹲CSC结果,会延迟到七月初吗? +10 326lhpqk 2024-06-27 18/900 2024-06-29 20:42 by shi01587
[考博] 没读上博,好焦虑! +7 wangzhe_bs 2024-06-24 9/450 2024-06-29 18:32 by 梦想成真2014
[基金申请] 能看出是否上会了吗 +11 articlefan 2024-06-23 17/850 2024-06-29 13:28 by articlefan
[论文投稿] Scitific Reports +5 智晨君 2024-06-27 5/250 2024-06-29 10:37 by zhulei513
[考研] 刚当完兵回来想考研 +8 五官在线 2024-06-23 26/1300 2024-06-28 19:20 by 五官在线
[基金申请] 省基金太难了 +13 aasahr 2024-06-26 15/750 2024-06-28 16:57 by lqllinqiaoli
[基金申请] 第75批博后面上 “应该是这两周”基金管理处的电话终于通了 +8 makele123 2024-06-27 11/550 2024-06-28 16:32 by since—2010
[基金申请] 是否上会都不知道的三无人员,翻论坛想看会评消息 +6 sparknow 2024-06-27 7/350 2024-06-28 10:02 by 喵呜呜_c
[基金申请] 评审专家会不会很在意申请人的单位啊 +11 lancet0903 2024-06-24 14/700 2024-06-28 09:45 by xingmoon0869
[论文投稿] 论文润色 +3 自强不息a?a 2024-06-26 3/150 2024-06-28 01:23 by Cherry_1215
[有机交流] 有机物的酸酐如何准确表征 10+3 方酱 2024-06-24 7/350 2024-06-26 17:53 by 宁静远行
[基金申请] 青年基金E02口青基去年几个函评专家? +6 他山攻玉之石 2024-06-25 9/450 2024-06-26 15:09 by 他山攻玉之石
[硕博家园] 【45岁以上博士】柔性人才引进项目,有补贴 +9 Dreamsummit 2024-06-24 18/900 2024-06-26 12:28 by hujm159
[基金申请] 今天能不能出来名单 +8 地理学1995 2024-06-25 10/500 2024-06-26 09:46 by msjy
[基金申请] 厅级项目出校却没中 +13 Iwould 2024-06-23 20/1000 2024-06-26 06:14 by foolishmani
[基金申请] 这样的说辞是上会了吗 +12 学员d3zYCz 2024-06-24 15/750 2024-06-25 22:05 by 3115321
[基金申请] 焦虑没有毛线用,默默前行是王道! +4 漠上藜梭 2024-06-24 8/400 2024-06-25 14:32 by 漠上藜梭
[有机交流] 生成亚胺的反应怎么能进行完全 +3 1369836 2024-06-23 3/150 2024-06-23 18:44 by hwqMSE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