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3669  |  回复: 30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开宝骡飘移

新虫 (初入文坛)

[交流] 养生:为什么要少吃水果已有26人参与

Sample Text

在对待吃水果的问题上,相信很多人有很多的疑问,立和中医的中医师在此给大家现身说法,来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社会水果要少吃。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有个新的认识。

买水果是有讲究的,有的时候吃得不当,也会对我们身体造成损伤,让我们来看看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否是当地水果

现代社会物流发达,很多水果都是外地运输过来的。中国人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水果,经过一个地方的气温、土质、环境,一般来说是最适合当地人食用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自古流传的话相信大家都很了解。打个比方说,苹果在西北一带是最好的,种出来的苹果咬下去常常带有浓白如奶般的果汁,但在南方的苹果就不堪入口,酸涩难吃。

而且,因为考虑到水果在运输过程中会腐坏,所以果农常常在水果还未成熟时就接下来,所以很多这种水果都是不堪入口的,经过加工而成熟的水果吃多了反而对人有害。

第二:是否是时令水果

现在温室大棚的出现,直接促成了反季节果蔬的出现。一开始大家会觉得生活真好,什么季节都能吃到想吃的。但是大家仔细想过没有,反季节果蔬是否会对身体会产生损害吗?

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植物的生长结果是需要环境因素的。果蔬没有了阳光和自然的气温是不能正常生长结果的。没有了最基本的生长要素,植物的开花结果都很难保证,怎么能保证有好的果子出来呢。

另外,一个季节出来的水果常常是适合于这个季节吃的。比如,秋天天气干燥,容易导致肺气不降,大自然赐给我们雪梨,以其滋阴润燥来降肺,缓解秋燥导致的口干,咽喉不适等。夏天天气炎热,大自然赐给我们西瓜,清凉解暑。

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水果都不是当令的,苹果一年四季都在卖,圣女果一年四季都在卖……果农保养这些水果的过程中,人为地使用了一些防腐剂,很多水果为了卖个好价钱,提前上市,常常使用一些激素,加速水果的成熟。比如市面上卖的"桃",外表看起来很漂亮,好像是熟了,其实吃的时候发现,其核还是嫩的,说明根本就没有熟,只是打了催熟剂而已。

所在,在此建议大家实在想吃就吃当令的水果呢,即便宜,味道也鲜美,而且不影响健康。

第三:是否符合身体的需求

民间有句俗语:病号不忌嘴,大夫跑断腿。
水果因为大多在夏秋季节产出,所以其性质大多是寒凉的,古人称为"生冷瓜果",久食、大量吃会损伤脾阳。很多人会经常出现拉肚子、腹痛,肠胃不好,长期大便稀塘、手足冰凉。女性出现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男性会腰痛、腿沉、腰椎间盘突出等等..….这些无不与进食寒凉的水果过多有关。

寒凉的水果天天吃,服用再多的药物也是枉然啊!

有的病人会说:水果加热了能吃吗,加热了就不寒了嘛!寒性水果加热了改变不了水果的寒性,就好比我们喝菊花茶,虽然是用开水泡茶的,喝起来烫嘴,但它还是下火的,寒性的,因为它的药性是寒凉的。寒性水果加热了是改变不了水果的凉性的。中国古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讲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四句话是古人留给我们饮食养生的宝贵经验。"五果为助"就说明了水果只能作为食物的辅助,而不能作为主要的食物。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女性,把水果当饭吃,日久伤及脾胃,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

第四:建议病人少吃水果

建议少吃水果的出发点是希望如今"把水果当饭吃"的饮食习惯回归到以"五谷为养"的饮食基础。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粘黄米)和菽(豆类),粮食作物五谷才是人体必需的培养"后天之本"的基础,五果、五畜、五菜都只是调剂之品。

首先来看,宣传吃水果对身体好的多为西方人,他们的祖宗也是吃肉长大的,他们的膳食中以各种肉类、奶制品为主,而且喜饮酒、咖啡之类,蔬菜很少,所以卫生舆论呼吁多吃水果蔬菜来减少肥胖问题、使身体更健康。而中国人的祖先是吃米谷为主。中国人的体型相对于西方人而言多为偏瘦小,既不适合大量吃肉,也不适合把水果当饭吃。尤其是现代女性,为了苗条、美丽,使劲地吃水果,结果把脾胃吃坏了,中医认为"脾胃是生化之源",生化无源,则气血不充足,自然就会出现皮肤发黄、无光泽,甚至长雀斑。

如果大家想在日常养生保健上想对自己有所裨益,那就在吃水果的问题上多留心。
回复此楼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same_faith

铜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受教了。
不过怎样才叫“多吃了”呢?一般人都是顶多一天吃个2、3个吧~
保持品味细小美好的心情
4楼2014-04-24 07:17:5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查看全部 31 个回答

椒山

银虫 (小有名气)

帐姿势了

[ 发自小木虫客户端 ]
椒山自有胆,何必蚺蛇哉
2楼2014-04-23 11:17:22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梦里一钟声

木虫 (初入文坛)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同意楼主的说法,水果大部分是寒凉的,我就不敢经常吃水果!
3楼2014-04-23 20:40:59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月下花弄影

金虫 (正式写手)

受教了!楼主威武

[ 发自小木虫客户端 ]
一克拉的分与责任
5楼2014-04-24 07:50:4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论文投稿] 第一篇论文投稿进程记录 +7 慎独的小花卷 2024-06-20 12/600 2024-06-27 00:49 by 玩耍绝缘体
[基金申请] 基金评审时,评审专家还回去看申请人代表作之外的文章吗? +8 孤单12站 2024-06-26 12/600 2024-06-26 21:02 by 孤单12站
[公派出国] CSC博士联培对将来就业有用吗 +5 也就这样 2024-06-22 5/250 2024-06-26 20:55 by tshenbin
[有机交流] 做什么表征可以检测塑料中碳氢氧的含量 5+3 pzr的sci之路 2024-06-25 7/350 2024-06-26 19:32 by wrgeng
[基金申请] 国基在研影响申请结果吗 +10 WOWO159357 2024-06-26 10/500 2024-06-26 18:19 by 德尚中行
[有机交流] 有机物的酸酐如何准确表征 10+3 方酱 2024-06-24 7/350 2024-06-26 17:53 by 宁静远行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今天下午会公布吗?大家有无消息? +9 地理学1995 2024-06-24 13/650 2024-06-26 16:02 by kyukitu
[硕博家园] 【45岁以上博士】柔性人才引进项目,有补贴 +9 Dreamsummit 2024-06-24 18/900 2024-06-26 12:28 by hujm159
[有机交流] 大佬们,打的核磁氢谱与chemdraw预测的有偏差 +4 来了个 2024-06-26 4/200 2024-06-26 08:45 by czyzsu
[有机交流] 对苯乙烯磺酰氯的合成机理 25+3 该死的科研 2024-06-24 5/250 2024-06-25 17:30 by 王学士
[基金申请] 2024安徽省哲社立项名单公示 +3 robin_work 2024-06-24 6/300 2024-06-25 14:37 by Pickfoot
[基金申请] 演员杨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中国广播电视学期刊 +9 babu2015 2024-06-22 12/600 2024-06-25 11:05 by 我是勇敢牛牛
[教师之家] 复旦夏同学提出高校成年人学生退学不应该让家长审核,大家认同吗? +10 苏东坡二世 2024-06-22 17/850 2024-06-24 16:52 by wanghuawei
[基金申请] 青年和面上,哪个上会难度更大 +12 今晚推荐22 2024-06-21 18/900 2024-06-24 11:08 by 半简体
[催化] 求助原位红外 +3 jfdhj 2024-06-21 7/350 2024-06-24 10:52 by qvhm2609
[有机交流] 三颈瓶加热 5+4 wzjwx888 2024-06-20 4/200 2024-06-24 10:11 by w87437985
[基金申请] 国自然青年基金,1A4B能上会吗?青年和面上的上会标准是一样的吗? +19 今晚推荐22 2024-06-20 32/1600 2024-06-23 23:17 by andywei1028
[有机交流] 生成亚胺的反应怎么能进行完全 +3 1369836 2024-06-23 3/150 2024-06-23 18:44 by hwqMSE
[博后之家] 在国内某高校做全职博士后2年,现在找到新的单位,出站或退站对新工作有什么影响? +10 nxplfcc 2024-06-20 10/500 2024-06-22 07:52 by 徐长安
[论文投稿] ACS 编辑的意见 10+3 哈哈妞1993 2024-06-20 3/150 2024-06-21 17:06 by 投个论文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