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1429  |  回复: 13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opt-comm

木虫 (正式写手)

[交流] 转载--100G DWDM,深度优化OSNR的技术已有4人参与

2009年以来40G DWDM已开始在中国规模部署,随着宽带中国、宽带提速等战略的实施,发达省份的骨干传输带宽资源在这快速发展的3年中已几乎消耗殆尽,部分运营商在第二平面建设方案是基于40G技术还是100G DWDM技术而举棋不定。2011年欧美运营商在云计算、IDC互联、移动互联网等业务的驱动下规模部署100G技术,毫无疑问为100G的商用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012年伊始,国内三大运营商分别启动详细的实验室和现网测试,业界也逐步将注意力从为什么建设100G转移到如何建设100G。OSNR,DWDM系统最典型也最复杂的指标,也继PDM-DPSK码型归于统一之后成为新的热点。与40G各种类型来区分应用场景不同,统一码型和统一调制方式的100G DWDM留给厂商进行各自优化的空间并不大,只有接收侧的AD高速数模转换、DSP的软件算法以及FEC编解码深度。与工程设计相关的显性指标,就体现在背靠背OSNR(BOL和EOL)、OSNR和系统代价、FEC纠错能力、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补偿值上。

B2B OSNR 的优化

工程实践往往和实验室测试有较大差距。在建议的1dBm的发送功率下,第一代100G系统的B2B仿真数据维持15~16dB。在7%线路开销的112Gbit/s PDM-QPSK相干系统中,在误码率为2E~3这个阈值下,B2B OSNR性能的离线数据最佳结果为14.78dB。也有厂商离线测试结果在15~16dB。由于仿真系统一般采用计算机阵列的离线处理,一般认为商用系统上性能会比仿真结果大1.5dB。原因在于离线处理为获取最佳的B2B OSNR性能而忽略考虑算法本身的复杂度,但是在线DWDM处理系统必须考虑算法复杂度限制,性能必然有所劣化。基于以上仿真结果,即使退而使用15~16dB的指标,其与40G系统的背靠背门限分别为13dB或14.5dB不小的差距。

实际上PDM-DPSK和相干接收的基本原理在诞生之初就提供了优化方案,即本地偏振光源性能“净化度”的提升。相干接收侧使用一个高稳定度的本地振荡激光器,经过偏振分束后与远端输入光信号进行90度混频,90度混频器输出一个偏振态的两路信号。混频器输出光信号经平衡接收光电二极管转换为模拟电信号,经高速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后转换为数字信号。基于以上原理,源自本振光源的信噪比要远优于输入光信号的信噪比,我们能够改变本地光源的“纯度”,就可提升接收端光信噪比约2dB的改善。同理,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将B2B的OSNR从15~16dB降低到13~13.5dB。这个优化的数据基本上可达到牺牲20%带宽效率的SD-FEC的方案指标。阿尔卡特朗讯在2011年第4季度发布了基于商用系统的增强OTU解决方案。并在不开启SD-FEC的情况下,在2012年第1季度某国家级测试中已优于以上关键指标。

Q余量与Rm侧系统OSNR的优化

40G DWDM国标中定义的MPI-Rm 参考点接收OSNR与背靠背OSNR 容限(EOL)值之间的差值要求为4.5~5dB,OSNR裕度的多少将直接决定系统的OSNR门限。

相对40G标准,基于偏振复用相干检测的100G技术天生对DGD和色度色散不敏感,因此可将Q裕量从40G系统中的3~3.5dB下降到2~2.5dB。Q裕量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系统侧的OSNR裕量,就可以降低1dB, 达到4~4.5dB。目前这个裕量的优化已广泛地被欧洲和北美运营商所接受。通过这个方案优化和适度的裕量放松,在不采用额外增加带宽开销的情况(例如SD-FEC)下,100G系统的ONSR门限就可达到18.5dB, 完全与现有的40G系统在跨站设置上相同,甚至优于某些特殊码型的40G 系统。

FEC和SD-FEC的优化技术

前向纠错FEC技术是通过优化线路信号来优化OSNR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其本质是通过牺牲有效带宽,以编码冗余度(如20%)以及对应的信号处理芯片的复杂度来换取更大的净增益。业界在密切关注100G超长传输距离和SD-FEC软判决的关系。

OIF建议软判决FEC开销比小于20%,低于20%开销比时净增益随着冗余度增加而增大,而超过后受错误平层影响而增益反而下降。在7%开销时,软判决复杂度远超过硬判决,但复杂度换取的的增益却十分有限,所以并不建议使用软判决。因此,可以直观地判断并不是软判决出现之后,硬判决将退出历史舞台,软硬结合才是可行的方案。

在软判决具体的码型方案中,无论是LDPC 码还是TPC方案,均需要OTU上完成大量的硬件计算来支撑性能。为捕捉信号远离介于0和1之外的信号而做出正确的判决,译码器的比特吞吐量也是硬判决的好几倍,对应系统的算法复杂性大为增加。更重要的是,由于启用软判决后线路速度从7%开销的112Gbit/s 速度上升到基于20%开销冗余的128Gbit/s后,由于速率的提高必然带来谱宽的变化,对后级ADC器件的采样率要求从56GHz提升到65GHz, DSP的计算能力也要从千万门电路往数千万门级大跃进,系统关键芯片的搭建也将从基于100G转变为超100G甚至400G而设计。

基于128Gbit/s相干接收系统中,实验室仿真结果B2B OSNR在同样误码率门限情况下为14.5 dB。OFC 2010年报道的国外某首个128Gbit/s速率PM-QPSK相干接收在线处理原型机的真实测试结果却让20%冗余度的SD-FEC技术蒙上阴影。其在2E-3误码率下的B2B OSNR门限居然裂化到17dB。究其原因,除了仿真系统和在线系统复杂度的差异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线实时芯片处理能力。这个案例也从侧面证明了FPGA拼接而成而不是基于单ASIC芯片,无法真正完成SD-FEC功能。业界认为,即使采用ASCI技术也需要65nm甚至40nm工艺的ASIC才能实现其高运算量和低功耗目标,所以芯片技术成为软判决从纸上谈兵走向商用系统的关键。

2012年第一季度,at&t实验室发布了其业界首个40nm的技术的MSA收发器的系统测试结果,也是业界首个运营商测试的SD-FEC系统。其有4个8位、每秒65G采样率ADC转换通道的DSP引擎,在具体的码型算法上,试验系统的SD-FEC采用的是基于Turbo乘积码(TPC),相应的净编码增益11.1分贝。虽然at&t这个实验室测试系统受成40nm ASIC熟套片数量的限制,只开通了SD-FEC的波,远低于国内40个波长的测试要求;系统的发射光功率也大于国内标准的1~2dB(这会改善ONSR性能),但它毕竟为高性能芯片将SD-FEC带入实践商用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作者:郭中华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回复此楼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wwqqjj

银虫 (小有名气)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各个系统在B2B情况下,达到给定BER所需要的OSNR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如比特率、信道间隔、脉冲形状(NRZ还是RZ或是其他)、单信道还是多信道、光复用器的形状及带宽(尤其对于WDM系统)、相干还是非相干接收等等。教科书里可以找到相关的理论公式,当然是在各种假定的情况下。所以要给出一个普适的、较确定的答复基本不可能,而且也无大多意义。除非专门针对某一个具体的系统。以我做过的经验来说,对于采用数字相干接收、信道间隔50GHz的多波长NRZ-PM-QPSK系统来说,速率为42.8-Gbit/s时需要9.3dB左右的OSNR(达到BER=10-3,下同);速率到112-Gbit/s,则需要13.4dB左右。以上数据是对于多波长的WDM系统(大于9个信道),对于单信道,以上数据要各自降低大约0.2dB
10楼2012-11-13 15:22:0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opt-comm 的主题更新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有机交流] 有机物的酸酐如何准确表征 10+3 方酱 2024-06-24 7/350 2024-06-26 17:53 by 宁静远行
[硕博家园] 联培博士文章第一单位署名问题交流~ +9 橙成成c 2024-06-23 21/1050 2024-06-26 16:45 by 橙成成c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今天下午会公布吗?大家有无消息? +9 地理学1995 2024-06-24 13/650 2024-06-26 16:02 by kyukitu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和特助今天出吗? +41 逗您玩 2024-06-21 78/3900 2024-06-26 16:00 by HAPPY_0225
[基金申请] 省基金对国自然申请是有利还是有弊 +6 zycumt04 2024-06-26 7/350 2024-06-26 15:02 by 潇湘之迷
[基金申请] 刚刚收到科研之友邮件 +30 olivermiaoer 2024-06-19 44/2200 2024-06-26 13:11 by 芦苇薇薇~
[教师之家] 神奇的中医 +8 水冰月月野兔 2024-06-24 10/500 2024-06-26 12:10 by lyfbangong
[基金申请] 厅级项目出校却没中 +13 Iwould 2024-06-23 20/1000 2024-06-26 06:14 by foolishmani
[考博] 没读上博,好焦虑! +6 wangzhe_bs 2024-06-24 8/400 2024-06-25 21:15 by wangzhe_bs
[有机交流] 对苯乙烯磺酰氯的合成机理 25+3 该死的科研 2024-06-24 5/250 2024-06-25 17:30 by 王学士
[考博] 一名额难求啊 +14 pinbo拼搏 2024-06-19 14/700 2024-06-25 16:55 by wjykycg
[硕博家园] 数据不好 +5 Hetai 2024-06-23 7/350 2024-06-25 12:37 by 1591099
[基金申请] 演员杨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中国广播电视学期刊 +9 babu2015 2024-06-22 12/600 2024-06-25 11:05 by 我是勇敢牛牛
[考博] 申请25博士,可以提前进组做科研助理 +6 逐梦途中w 2024-06-22 8/400 2024-06-24 21:49 by keyaner23
[有机交流] 求助析晶问题 20+4 dengdawang 2024-06-24 5/250 2024-06-24 21:22 by cc116
[教师之家] 复旦夏同学提出高校成年人学生退学不应该让家长审核,大家认同吗? +10 苏东坡二世 2024-06-22 17/850 2024-06-24 16:52 by wanghuawei
[基金申请] 说博后基金7月出的真打电话了吗? +12 antonysole 2024-06-24 14/700 2024-06-24 13:39 by sizhouyi
[基金申请] 国自然资助比率是不是要下降了?? +8 今晚推荐22 2024-06-21 12/600 2024-06-24 11:15 by Pickfoot
[有机交流] 三颈瓶加热 5+4 wzjwx888 2024-06-20 4/200 2024-06-24 10:11 by w87437985
[论文投稿] ACS 编辑的意见 10+3 哈哈妞1993 2024-06-20 3/150 2024-06-21 17:06 by 投个论文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