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热门版块排行榜    

查看: 2151  |  回复: 7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SongQ5285

木虫 (著名写手)

秋水

[交流] 【转载】一部中国植物分类学史著作——《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已有4人参与

一部中国植物分类学史著作
  ——读马金双先生《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
作者:胡宗刚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2373c30100xd8n.html




    在自然科学诸多学科之中,唯有动植物分类学最具历史学特性,每一类群在分类学中的位置之确定,均需引证此前学者所作之命名,及发表文献之原始出处。假若一个类群研究历史长久,研究者众多,即形成一段历史。此中以植物分类学最为繁琐,因其种类复杂、多样,因而其问题也甚多。故而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当对学科发展脉络有所了解,懂得查阅文献;否则,无从下手,难以入门。
   

植物分类学史将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发表《植物种志》作为该学科起始之重要标志。该书声称概括了当时所知全世界的植物,故又称之为第一部“世界植物志”,当然其中也记载了一些中国植物。其后,植物分类学在西方渐为发达,即有不少传教士、探险家、采集家等持续不断前往许多物产丰富国家或地区采集标本,中国也为其所热衷之区域,所得大量标本悉数运回,供西方学者研究,其研究论文也发表在英、德、法、俄、瑞典、美、日等国的学报上。研究文献日积月累,自然引发学者从事目录学工作,关于中国植物最著名者,当数1938年出版之A Bibliography of Eastern Asiatic Botany(东亚植物学文献目录),需要说明的是该书作者并不是目录学家或图书馆学家,而是著名东亚植物学家梅尔与和嘉。1960年和嘉又出版该书之续编。

中国之有植物分类学,是在林奈发表《植物种志》约165年之后,钱崇澍于1917年发表第一篇植物分类学研究论文。1922年,秉志、胡先骕在南京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始以科学的方法大规模采集、研究中国植物。但其时,关于中国植物的模式标本、研究文献均藏于国外,若对某一类群作深入研究,一定要访问国外一些著名标本馆,才能如愿。既是在这样艰难条件下,还是将该学科本土化,成为民国自然科学中,少数几个有国际影响的学科。1949年之后,中国与西方世界隔绝,当1958年开始编纂《中国植物志》时,由于许多模式标本和研究文献还是无从得到,研究工作时常陷入困境,有些科属编研不得不降低学术标准。当八十卷126册之《中国植物志》,经过40多年,四代人300多位植物学家努力,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即将杀青之际,中国植物分类学却日渐式微。之所以衰落,并非是该学科之问题已获得基本解决,而是另有其他多种原因。和嘉1960年出版续编至此已50年,关于《东亚植物学文献目录》未有再编或修订,而该学科发展却产生许多文献,其中尤以中国文献最丰富,未曾作系统著录,此类工作之缺失,也是为学之人所作努力不够,此当为原因之一。如何重振这个植物分类学,便落在依旧坚守在此学科共同体的肩上。马金双先生所著《东亚高等植物植物分类学文献概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之出版,可谓是所作努力之一。

马金双,中国科学院辰山植物研究中心研究员兼副主任。吉林长岭人,1978年春考入东北林学院,1985年获硕士学位毕业;198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植物分类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即入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任教;1995年马赴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卫矛科卫矛属专家。早在北京师大任教期间,马金双曾为研究生开设植物分类学文献课程,为其日后撰写《概览》奠定基础。赴美之后,得机访问欧美许多重要植物学研究机构,深入各图书馆了解馆藏,一为研究查找文献,一为《概览》丰富内容。2006年作者曾在《云南植物研究》撰文,提出新续编和嘉《东亚植物学文献目录》建议,但国内响应者寥寥。也许在其建议之际,正式其痛下决心自行撰写之时。经6年整理和再为走访国内外研究机构及图书馆,终成是书。但是书之体例,已不是目录新续编,而是文献学介绍,是至今关于东亚高等植物分类学文献最为完备之著作。

《概览》著录文献凡1500余种(含脚注引证),多数按三级分类,先设图书、期刊两大类;图书之下又设检索、辞典、植物志、植物系统、采集史等8类二级类目;然后即列举每种文献。但是在植物志下,还增加一级按地区或国家分类。在期刊中,按21个国别分别列出。需要说明的是,每份文献不仅详细记载其出版信息,内容提要,于一些重要文献或作者,还有简短评述。此为指引读者查找文献门径之同时,还提供一些历史知识。在中国科学史界,亦有学者做类似工作,有册《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但书中所列植物分类学期刊,有许多重要者未能列入。盖作者非专业人士,而这些期刊大多藏于专业图书馆,未能知晓,致使其书对专业人士失去参考价值。

或者植物分类学家即是历史学家,在其接受专业训练之时,即已接受历史学训练。此前马金双先生对水杉发现之历史予以考证,先后发表长文《水杉未解之谜初探》和《水杉的未尽事宜》,引起学界广泛赞誉。本人亦从事中国近现代植物学史研习,拜读其文,深为敬佩其考证功夫,大可与有清乾嘉学派相比。今阅大作《概览》,自然对书中关于历史之评述,尤其是对海外华裔植物分类学家评述最有兴趣。此分别摘录关于李惠林(1911-2002)、侯定(1921-2008)、胡秀英(1908-  )文字如下:

李惠林可谓名副其实的著名植物学家,一生从事的研究不仅是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还包括民族植物学、栽培植物学、树木学和园艺学,是一个多栖专家,也是中国植物分类学者在美国杰出代表。

侯定是胡先骕执教中正大学时所培养的为数不多的植物分类学家之一。其为人特别谦虚,助人有佳,在荷兰乃至欧美的学术界倍受尊敬。2001年80大寿,荷兰国立植物标本馆著名刊物Blumea刊登前任馆长、著名木材解剖学与系统学家Pieter Baas和Frits Adema的专门纪念文章,并附有侯定的相片及其论文目录;2008年逝世后,该刊再次发表Pieter Baas和Frits Adema的文章,并配有侯定夫妇相片以示纪念。这样的规格在植物分类学史上很少,特别是对一个移民学者,尤其是在欧洲受到如此礼遇,确实是对他终生工作的最佳肯定。本人曾与侯定多次通讯并得到他很多帮助,特别是在国内学习和工作期间得到很多文献;非常遗憾的是并未有机会谋面。

胡秀英退休后在波士顿期间几乎每天都到标本馆上班,笔者1995年做访问学者时几乎每天都见面,不仅给予工作和生活上的帮助,还经常坐下来谈家常、有关中外和哈佛大学植物学的历史。胡秀英对待其他来访的中国学者也是如此,还经常开车帮助买东西等,而且节假日还把大家邀请到家里。

这些学者,都是在民国时期成长起来,其中李惠林在抗战胜利之后,即已崭露头角,为各研究所争聘之人才。随着1949年到来,他们先去台湾,再往欧美,或直接留在美国,此后与大陆交往甚少,故在国内,难以见到他们之材料。在《概览》中读到这些片段,已属难得,何况还是如此亲切文字。作者与国内学者交往亦密切,却少有这样记述,则令人遗憾。或者作者另有著述计划,只有期待矣。

[ Last edited by SongQ5285 on 2012-3-28 at 13:12 ]
回复此楼
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自由自在的生活!QQ:41215426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haobo_wang

木虫 (正式写手)

顶一个,这种书很难得
6楼2012-03-30 15:31:5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查看全部 8 个回答

mars_2135

铁杆木虫 (小有名气)

植物摄影师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据说这本写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够详细,不知道啥时候能搞来一本看看呀。
2楼2012-03-28 17:05:4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SongQ5285

木虫 (著名写手)

秋水

引用回帖:
2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mars_2135 at 2012-03-28 17:05:46:
据说这本写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还不够详细,不知道啥时候能搞来一本看看呀。

个人觉得汤应承的那本也很不错
马金双的这本是他的扩展本
80块一本,还是挺值得的
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自由自在的生活!QQ:412154267
3楼2012-03-28 17:17:1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xdx520

木虫 (正式写手)

仙素


小木虫: 金币+0.5, 给个红包,谢谢回帖
敢问楼主,什么时候在哪里买的啊?有没有老马的亲笔签名啊?
4楼2012-03-28 18:59:2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普通表情 高级回复(可上传附件)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基金申请] 博后网上办公系统维护 +14 取名字烦人 2024-06-25 22/1100 2024-06-26 22:15 by tuanbao2023
[硕博家园] 夏至,要不要硕博联谊 +6 我是王小帅 2024-06-21 8/400 2024-06-26 21:05 by zxw3578
[考博] 对象没有,还非常想读博,难以抉择 +28 pvrw0224 2024-06-23 52/2600 2024-06-26 20:22 by pvrw0224
[硕博家园] 怎么带研究生? +24 豆豆小小2 2024-06-20 42/2100 2024-06-26 16:13 by wangyu1986w
[基金申请] 博后面上今天下午会公布吗?大家有无消息? +9 地理学1995 2024-06-24 13/650 2024-06-26 16:02 by kyukitu
[基金申请] 要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 +6 babu2015 2024-06-25 6/300 2024-06-26 14:52 by felicity6056
[硕博家园] 【45岁以上博士】柔性人才引进项目,有补贴 +9 Dreamsummit 2024-06-24 18/900 2024-06-26 12:28 by hujm159
[教师之家] 神奇的中医 +8 水冰月月野兔 2024-06-24 10/500 2024-06-26 12:10 by lyfbangong
[有机交流] 酚羟基甲基化 10+4 A好运来啦啦啦 2024-06-25 6/300 2024-06-26 10:08 by 88817753
[有机交流] 大佬们,打的核磁氢谱与chemdraw预测的有偏差 +4 来了个 2024-06-26 4/200 2024-06-26 08:45 by czyzsu
[硕博家园] 申博雅思求助 +6 刘嘉研究究 2024-06-24 7/350 2024-06-26 07:08 by 小李醒yy
[考博] 没读上博,好焦虑! +6 wangzhe_bs 2024-06-24 8/400 2024-06-25 21:15 by wangzhe_bs
[基金申请] 焦虑没有毛线用,默默前行是王道! +4 漠上藜梭 2024-06-24 8/400 2024-06-25 14:32 by 漠上藜梭
[教师之家] 有没有今年的影响因子? +6 jurkat.1640 2024-06-22 10/500 2024-06-24 22:48 by 潇湘之迷
[教师之家] 复旦夏同学提出高校成年人学生退学不应该让家长审核,大家认同吗? +10 苏东坡二世 2024-06-22 17/850 2024-06-24 16:52 by wanghuawei
[金属] 寻找钛合金热压缩代做 +4 liuyang358 2024-06-23 4/200 2024-06-24 13:50 by 搬砖狗不放弃
[基金申请] 青年和面上,哪个上会难度更大 +12 今晚推荐22 2024-06-21 18/900 2024-06-24 11:08 by 半简体
[催化] 求助原位红外 +3 jfdhj 2024-06-21 7/350 2024-06-24 10:52 by qvhm2609
[有机交流] 求助 45+7 脂质纳米粒 2024-06-20 9/450 2024-06-23 07:52 by buhui7829
[博后之家] 在国内某高校做全职博士后2年,现在找到新的单位,出站或退站对新工作有什么影响? +10 nxplfcc 2024-06-20 10/500 2024-06-22 07:52 by 徐长安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