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24年16个专业接受调剂
查看: 40730  |  回复: 298
【奖励】 本帖被评价147次,作者fzzjj增加金币 117.1
当前只显示满足指定条件的回帖,点击这里查看本话题的所有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资源]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与特点(补充zyhou的加压浸渍法)

这两天看到有好多关于浸渍法方面的求助帖子。所以这里我专门开了一个贴,说说关于我对浸渍法的一点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浸渍法的原理:一般原理是通过毛细管压力使液体(活性组分)渗透到载体空隙内部;但如果有使用真空的话,那么内外压力差也是活性组分进入的一个因素。真空的好处可以清除孔里面的杂质和水分,因而相对能使更多的活性相进入,增加负载量。

过量浸渍法:也就是浸渍溶液(浓度x%)的体积大于载体。该实验过程是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达到吸附平衡后,再滤掉(而不是蒸发掉)多余的溶液,此时活性组分的负载量需要重新测定。该方法的优点是活性组分分散比较均匀,并且吸附量能达到最大值(相对于浓度为x%时),当然这也是它到缺点:不能控制活性组分到负载量。且很多时候并不是负载量越大活性越好,且负载量过多离子也容易聚集。

还有一种所谓的过量浸渍法:也是溶液过量,但此时是边搅拌边蒸发,等溶液变成粘稠状后,再放到烘箱烘干。这实际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浸渍法,而只能算是一种modified的浸渍法。在升温蒸发过程中活性相在孔中的负载量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水分蒸干后,活性相的分布也很不均匀。且还要考虑升温后活性相或者载体是否有水解过程,它会对之后煅烧过程中的催化剂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我在试验中的结果,此方法效果并不是很好。

等体积浸渍:顾名思义就是载体的体积(一般情况下是指孔体积)和浸渍液的体积一致,浸渍液刚好能完全进入到孔里面。该方法的特点与过量浸渍法相反: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很差,有的地方颗粒小,有的地方颗粒则很大(毕竟,在实际实验中,载体倒入时有一个前后顺序,先与溶液接触的载体会吸附更多的活性相);但是它能比较方便地控制活性组分地负载量,并且负载量能很容易算出。对颗粒大小要求不是很严的催化剂,该方法效果还比较好

个人的一点理解。。。


下面为zyhou老师提供的关于加压浸渍法的方法:
加压浸渍发,对于一些微孔、介孔和含有超笼的载体,如USY, SBA-15等,为了使活性金属尽可能进入到孔道内部,我们尝试了一种加压浸渍法。具体的步骤是:先把载体高温、真空条件下脱气处理一段时间,然后将含有金属的溶液加入预处理后的载体材料中,(这个步骤类似与真空浸渍。)但是接下来就是将真空浸渍后的样品与过量的浸渍液一起转移到高压釜,冲入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氮气等),维持一段时间。

这样做的催化剂效果比真空浸渍更好一些!


[ Last edited by fzzjj on 2009-6-29 at 02:26 ]
回复此楼

» 收录本帖的淘贴专辑推荐

碳材料负载催化 催化软件及资料 光电化学及电化学 优秀资源
《煤化工》 光催化专辑 煤化工专栏 实验技巧问题
表征手段 催化 催化相关 催化
贵金属担载 催化化学 高分子 催化剂的制备
资源收藏 study & work 催化剂制备——浸渍法 科研知识
催化 催化 铜纳米粒子合成 催化
双金属催化剂 有用的资源 浸渍 实验相关
内外扩散的消除 科研问答 美好生活 价值资料
其他 催化好贴 纳米材料 催化剂的制备
观点

» 猜你喜欢

» 本主题相关商家推荐: (我也要在这里推广)

» 本主题相关价值贴推荐,对您同样有帮助: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催化大师(金币+2,VIP+0):谢谢指点,欢迎常来催化版讨论! 5-20 08:17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Rhodium6071 at 2009-5-19 21:33:
依在下的愚见,您所说的“正式的”过量浸渍法(相对于“modified”),在《催化作用基础》(甄开吉 等 编著)中称为”离子交换法“,也有文献称为“吸附法”;您说的那个“modified 浸渍法”是我理解中的过量浸渍 ...

“离子交换法”并不是“过量浸渍法”。前者是有离子交换过程,比如:Cu + H-ZSM = Cu-ZSM + H;而后者就是一个吸附过程,比如:Cu + H-ZSM = Cu/H-ZSM。所以你说的“粒子不易迁移,长大,故而分散性好”,这是离子交换法的特点,而不是浸渍法的特点。

另外,离子交换法的后处理过程中需要洗涤,但浸渍法(无论哪种浸渍法)不需要洗涤。前者中活性相的固定是通过离子的强吸附作用进行,因而在后续的洗涤过程中很难把离子再洗出来;而后者中活性相的固定一般是在煅烧过程中进行的。比如要制备CuO/Al2O3,首先是把Cu(NO3)2负载在Al2O3上,然后在煅烧过程中Cu(NO3)2分解生成CuO,同时也就把CuO固定在了Al2O3上了。但如果你负载后又马上对它洗涤的话,这就失去了浸渍的意义,此时活性相大部分将会洗下来(我没有试过这个实验,但你可以试试看)。

还有,我不认为浸渍法中有沉积作用(个人理解),沉积是因为某些物质不能完全溶入到溶剂中,而其密度又比溶剂大,所以时间长了它就会沉积下来。但对于浸渍法中的浸渍液,它应该是均一的溶液,所以不存在沉积一说,你认为呢?
3楼2009-05-20 00:16:1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 ★ ★
zhangwengui330(金币+5,VIP+0):谢谢持续精彩辩论!! 5-20 19:01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Rhodium6071 at 2009-5-20 10:06:
并非只有分子筛才能离子交换,硅胶,氧化铝表面的羟基上的氢也可以离子交换啊,分子筛比较典型,被提得较多罢了。浸渍一下就过滤出来,我在实验室还没用过这样的“浸渍法”,如果这样浸渍,那么我想他的担载量也可 ...

并非只有分子筛才能离子交换,硅胶,氧化铝表面的羟基上的氢也可以离子交换啊,分子筛比较典型,被提得较多罢了。

离子交换法(ion Exchange)和负载法(Impregnation)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无论你从哪本课本或者资料上找,他们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定义。

上面我用分子筛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你不会让我把所有能交换的都写出来吧?举例的目的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说明离子交换法和负载法之间的区别!!!

浸渍一下就过滤出来,我在实验室还没用过这样的“浸渍法”,如果这样浸渍,那么我想他的担载量也可以大致计算出来的,就是:孔容×浸渍液体积浓度/载体质量。因为相对于孔体积,颗粒间的体积应该是是比较小的。当然,无论任何制备方法,确切的担载量都要靠仪器测定。

看了你随后给出的那篇文献:368页解释了等体积浸渍法,并且说明了它的缺点是:活性相的低分散度;两个优点是:1)简单;2)可以控制负载量(369页)。随后在369页给出了过量浸渍法,说的很清楚:"In the filtration step, which follows equilibration",我理解的意思是说吸附平衡后,就是过滤步骤了,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再后(370页),文中说道:"Sometimes, mainly for solubility reasons, one is obliged for..."主要由于溶解度的原因,所以要对溶液进行升温。。。这是一种 non dry impregnation方法,也就是我上面说的一种modified的浸渍法。

过量浸渍法中,吸附平衡后,吸附在载体上活性相的浓度要远远大于溶液中的,因为载体此时对活性相(比如Cu+离子,它是带电荷的)与溶剂(比如H2O,它是中性的)的吸附能力是不一样的。你自己后面也说了,吸附的时候孔那里的浓度是"过饱和"的,也就是说吸附后活性相在溶剂中的浓度分布是不一样的,那怎么可以用你的那个公式来计算呢?所以,此时的负载量是要重新测定的。

后面的那几句话,太长,我就不引出来了:

我想说明的是:"过饱和"是溶解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相对于整个溶液而言的。而你此时说的孔边上活性相的"过饱和"状态,那其实是由于载体对活性相强吸附能力的结果(载体对活性相和溶剂不同对吸附能力导致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对活性相的强吸附过程,而不是由于溶液过饱和而析出的过程

[ Last edited by fzzjj on 2009-5-20 at 23:24 ]
15楼2009-05-20 17:35:4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zhangwengui330(金币+2,VIP+0):谢谢分析! 5-20 19:02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wangrong6758 at 2009-5-20 10:10:
楼主,你所说的两种过量浸渍的方法,区别是不是就在浸渍后,前者是将过量的浸渍液滤掉,后者是直接蒸发掉?
那前者滤掉浸渍液后,催化剂就不需要烘干或焙烧处理吗?这不也存在后者的问题吗?

前者:过滤后再烘干,此时主要是水分的蒸发,活性相在随后煅烧过程中,不同部位的浓度改变很小,基本能保持原来的浓度分布。

后者: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活性相浓度的分布是会改变的。另外,不蒸发时活性相浓度分布相对均匀,而蒸发后浓度分布将会较差,蒸干后载体表面将会有很多残留的活性相。还要考虑一点的是,蒸发时活性相或者载体会发生水解作用,比如用Mg(NO3)2,蒸发时溶液中可能生成的HNO3会逸出,而同时生成Mg(OH)2...
16楼2009-05-20 17:50:1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zhangwengui330(金币+0,VIP+0):呵呵,该虫友问的干法和湿法浸渍的区别,可能解释错方向了 5-20 19:03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ilongchn at 2009-5-20 16:45:
刚看了各位高手的留言,很受启发,但是,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我见到文献经常提到湿浸渍法和干浸渍法。

湿浸渍是将载体加入活性组分溶液,而干浸渍则相反。
1. 请问二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刚 ...

等体积浸渍的话,不论哪种方法都有有一点浓度差别,至于哪种好坏应该由实验结果决定。

等体积浸渍的话,不会搅拌。过量浸渍的话可以搅拌(个人认为。好像教科书上也没有什么明确规定。。。)
17楼2009-05-20 17:57:0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xz010 at 2009-5-20 17:29:
我也提一个问题
对浸渍负载的催化剂的应用是不是有限制?
举例来说
一催化剂容易溶于水,现在把它负载在孔状材料上,这样的负载后的催化剂是否合适在液体中反应应用呢?
谢谢

这应该是液相催化中,活性组分流失的一个问题。是否能应用到溶液中,主要看你流失组分有多大,以及你是否有方法把活性组分固定。

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吧。。。
18楼2009-05-20 18:01:2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 ★ ★ ★ ★ ★ ★ ★
^_^@^_^(金币+10,VIP+0):相信看过这个帖子后,大家对浸渍法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非常感谢:) 5-21 11:19
关于“离子交换法”和“过量浸渍法”的概念我不想再去解释了。如果“我不认为这叫过量浸渍法”,那只能说我们对他们的定义理解不一样。

不过,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我加5ml 的MgO载体(它里面没有可交换的离子,比如:H)到10ml 的Cu(NO3)2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后,过滤。。。那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是离子交换法还是过量浸渍法?

另外,我说的是“滤去溶液”而不是“滤除固体”。

我们引用的那句话,我还是把整段话拷过来吧。至于有没有对文献看仔细(有没有升温蒸发过程),我想还是由其他虫友来定论吧:

Sometimes, mainly for solubility reasons, one is obliged for preparing a supported catalyst (mainly in the laboratory) to follow a technique resembling (注:像,类似)the IWI but using a volume of the impregnating solution quite higher than the pore volume of the support. This technique is called wet impregnation (WI) or non dry impregnation (NDI). It does not involve filtration and the deposition of the TMIS on the support surface takes place during the slow evaporation of the solvent of the impregnating solution upon drying. In this case the deposition of the TMIS on the support surface could take place through both of the above mentioned precipitation procedures, namely, bulk and interfacial deposition. Which one of these procedures is predominant depends on the impregnation conditions used (e.g., pH, evaporation time).

该方法中提到:不需要过滤,而是溶剂蒸发,同时又有一个溶解度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溶解度,使溶质能完全溶解形成均一溶液,并同时也就把溶剂蒸发掉呢?这是我的理解。

上面也解释了,这是一种类似IWI的方法(比我说的modified更准确),但总的而言这不是正统的过量浸渍法。(个人认为,如果这是一种正统(公认)的浸渍方法,那么作者就没必要用“resembling“这个词了,他们可以直接说NDI是什么什么了。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东西是平等的话,凭什么说“我像他”,而不是“他像我”)。

至于我说的“过饱和”,可能是我理解错你的意思了。但既然不是在孔附近“过饱和”,那么我想问你一下,是在什么地方“过饱和”?能说说吗?

还有,这是一段你的原话:“如果孔容积很小,在溶液浓缩至孔容积之前,就已经达到饱和”,你也说了,在“孔容积之前”(说实话我认为“孔容积”是表示孔大小的一个参数,而不是一个具体位置,所以我理解不了你说的“过饱和”析出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溶液过饱和,溶质析出。按你的意思过饱和不是在孔附近,那么析出的溶质也就不在孔附近了吧?因而析出后的溶质要怎么才能到载体表面,它又怎么进入孔里?(注:孔道口应该是在载体表面吧?)

最后,你说“浸渍法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主要的作用是靠溶质蒸发,溶液过饱和,溶质析出完成负载过程的”,请问过量浸渍法中,“溶质”(我想应该是说“溶剂”吧,是吗?)是怎么蒸发的,让整杯溶液放几天自然蒸干还是要不要加热?
24楼2009-05-20 22:37:4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哦,我似乎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说过量浸渍法中,多余的溶剂是挥发出去了,而所有的溶质还在。是吗?这样的话负载量也不用重新计算了,直接就可以从配料中得出的。可是我就不明白了,这和等体积负载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为什么开始要加这么多水,再又让它挥发呢?不是有点浪费时间吗?我开始少加点水(等体积)不行么?(对于室温下蒸干的那个例子而言)

你那个比喻我不是很明白你想说明什么。但如果A和B是双胞胎,且长的很像,我想大家应该会说“A和B长的真像”,而不会说“A长的像B”或者“B长的像A”。再举一个例子:如果你身边有一个同事C (但没有什么名气)长的很像周星驰,别人看到了,你想他们会说“C长的很像周星驰",还是"周星驰长的很像C"。我倾向与前一句。这就是一个公认的标准问题:那个长相大家公认为就是周星驰,而不是你同事。同样地,那个”吸附后再过滤“也被公认为就是”过量浸渍法“,其余的就只能是”像过量浸渍法“了。

我说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是相对于”离子交换法“和”过量浸渍法“,而不是相对于”过量浸渍法“和”等体积浸渍法“。我认为吸附平衡后过滤是”过量浸渍法“,而你的理解是”离子交换法“。

最后的那个例子,你要这样理解的话(突然又考虑到水解了。。。),我真的无话可说。那我这样阐述一下行不行(有点罗嗦):有一个载体A,它里面没有可交换的离子,也不会水解,但它有孔啊;另外还有一个B的水溶液,它不会水解生成沉淀,也不会和A发生化学反应。那么现在我把5ml 的A载体倒入到 10ml 的B溶液,吸附平衡后,把多余的B溶液滤掉,那么你认为这是”离子交换法“还是”过量浸渍法“?
27楼2009-05-21 00:53:1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对了,你给出那篇文献的figure4中,我觉得说的很明白:

第一是浸渍,第二过滤,第三烘干。。。也没有说到溶剂蒸发过程啊
28楼2009-05-21 00:58:3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Rhodium6071 at 2009-5-21 08:55:

这就是我们对Drying的理解不同了,我理解Drying是“使变干”的意思,笼统地说,就是从湿的状态变成干的状态,这里可以室温蒸发,也可以以其他的方式蒸发。焙烧过程尚可程序升温,为何干燥这一过程就不能室温蒸干 ...

看了你所有的回帖,非常感谢!

不过在这个回帖中,我还是想再补充一下:

关于“过量浸渍法”的概念,你可以在google上搜一下,看别人怎么定义的。

这里的Drying,是已经过滤后的样品,你还是放在室温蒸发?我想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过滤后的样品放烘箱先烘干,然后再去煅烧吧。。。

提到drying,我想再说一下前面引用文献的那段话:如果没有升温过程(提高溶解度)的话,那我觉得就没必要提到“mainly for solubility reasons” 这句话,你认为呢?
39楼2009-05-21 20:18:5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Rhodium6071 at 2009-5-21 09:24:
您开了这么好的一个帖子,给了我们一次交流思想的机会,首先谢谢您!
我就托大先对我们的讨论做个小结吧。我们对浸渍法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也有共识,比如,我们对“等体积浸渍法”的理解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我们 ...

非常感谢,总结的非常好,呵呵。

在我以前的一个帖子中,我也有过很多次的争论,那时我就说过:我在这里只是讨论学术问题,没有其他什么意思。

其他什么的就不多说了。不过希望仁兄以后不要再对我某些言语上的不妥生气啊

[ Last edited by fzzjj on 2009-5-22 at 19:12 ]
41楼2009-05-21 20:45:5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portowang at 2009-5-21 22:03:
我是打酱油的

哈哈,小心不要打到了醋啊
44楼2009-05-21 23:39:3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zhangwengui330(金币+1,VIP+0):谢谢回复!!! 5-22 00:22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秦王 at 2009-5-21 22:55:
书本上似乎说,过量浸渍法实际上同时存在离子交换和吸附两种作用哦,那么可不可以稍微引申一下,当浸渍液中活性组分的浓度极低时,这时应该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而浓度较高时,除了离子交换以外,大量的活性组分是 ...

如果没有可交换的离子,那过量吸附法中就只是吸附作用。当然,如果载体有可交换的离子(比如: H),那肯定会发生离子交换。只是很多时候这种交换的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而总体上还是叫做浸渍法
45楼2009-05-22 00:18:5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xiaolong3809 at 2009-5-26 17:29:
是吸附多还是沉积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应该说明你Pd/Al2O3是怎么制备的。

如果是用Pd溶液等体积负载(过量负载的话,就有点太浪费了。。。)在Al2O3上的话,主要是吸附
58楼2009-05-26 17:48:1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jfhl at 2009-5-28 10:13:
我是作活性炭浸渍催化剂,浸渍液分别是硝酸铜和硝酸镍,24h常温过量浸渍后120°烘干2h,放置坩埚中焙烧,设备是1304程控箱式电炉,先设置常温至400°升温时间是2h,后400°恒温焙烧2h。后面出了很严重的问题是,坩 ...

你这是在空气还是惰性气氛中煅烧?
66楼2009-05-30 17:26:03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_^@^_^(金币+2,VIP+0):多谢分析! 6-13 22:03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jfhl at 2009-5-31 17:07:


空气

1. 活性炭能在400度空气中煅烧吗?特别是你还是在有金属离子存在的条件下。此时活性炭载体几乎会完全氧化

2. 浓雾应该是你硝酸盐分解产生的。这种催化剂的煅烧一般是要在通风条件下,或者在管式炉中通气进行。

3. 坩埚粘结应该是由于硝酸盐在高温熔化后造成的(此时的载体几乎没有了)。你可以直接加热硝酸盐试试(我就这样试过一次,结果全部粘在坩埚底上了)。

但是我很难理解“坩埚和保温砖融在一起了”,除非你坩埚底破了,熔融的硝酸盐流出来,使它们粘在一起。否则是不大可能的。

[ Last edited by fzzjj on 2009-5-31 at 23:42 ]
69楼2009-05-31 23:39:21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anndy1971 at 2009-6-27 17:58:
请问目前有没有真空浸渍法生产催化剂的设备?有成功增大负载量的例子吗?

实验室做的话很简单,接上一套真空装置就可以做。工业上没有做过也不清楚有没有这么个装置。。。

抽真空后负载量基本都会增加的。
87楼2009-06-29 03:35:1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shliutyy at 2009-6-27 18:17:
请问浸渍时间对钴钼系的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上量影响

不好意思,这个体系没有做过。但对于其他体系(比如Cu/MgO),到一定时间后浸渍量与时间没有多大关系的。。。
88楼2009-06-29 03:40:4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anndy1971 at 2009-6-28 20:41:
楼主是福州大学的吗?你们那里的无铬变换催化剂推广应用的如何了?是魏可镁院士领导的。搞了快20年了。

曾经是的,呵呵。魏院士在无铬催化剂方面的确有非常大的贡献。目前该工程中心下属也有专门的催化剂小试车间和工厂
91楼2009-06-29 17:50:0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yhou at 2009-6-28 21:00:
好帖!我们还试验过加压浸渍法!如果楼主方便,欢迎你把加压浸渍法也编辑到楼顶去,放在这里大家看不着!

加压浸渍发,对于一些微孔、介孔和含有超笼的载体,如USY, SBA-15等,为了使活性金属尽可能进入到孔道 ...

非常感谢。已经把此法加到楼顶了。

这的确是一个新的方法,至少在以前文献没有看到过(对本人而言)。尽管其原理可能和真空法那个差不多,但这至少是一个新的路径,也能给大家一个多的选择。并且如你所说,此法制备的催化剂能显示出更高的活性,这对我们做催化的而言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92楼2009-06-29 17:58:06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ouyangwen93 at 2009-7-15 16:11:
浸渍之前可以先把载体孔洞中的空气抽干,然后再把在要浸渍的溶液与载体混合,那样的效果很好,溶液可以稀点,多次浸渍。我认为浸渍主要是通过毛细管吸附的原理。浸渍完后通过加热把溶剂蒸发掉。可以得到分散很均匀 ...

这就是所谓的真空浸渍法
94楼2009-07-15 17:14:4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chk007 at 2009-7-22 12:09:



我见有些书说到分散度与载体,溶液的浓度大少,酸度,载体与溶液的相互作用,煅烧温度都有关系的。后者在负载低浓度的前驱物,用真空蒸发技术可以得到高分散度的金属颗粒,且能保证负载量。前者方法负载量是 ...

是的,对于任何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有的因素对催化剂的最终活性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在这里虽然是我发起了这个话题,但也是略懂皮毛,只能讲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所以希望大家多多讨论,说说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98楼2009-07-22 16:54:28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szx85881 at 2009-7-23 08:28:


一直想知道真空浸渍一般在什么条件下操作,如果先将载体预先抽真空,那么如何在加入浸渍液??还有不知道应该在什么装置上进行操作?是否可以用旋转蒸发仪??
恳请这方面的专家或是用过这种方法的同僚给我些 ...

......

最简单的,用一个2口烧瓶,载体预先放进去,然后一个口接真空,一个口接分液漏斗,就可以了
102楼2009-07-23 15:35:0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inqi723 at 2009-7-30 01:53:
拜读各位的评论和分析。

谢谢各位提供的精彩课堂。

楼主对浸渍法分析的非常透彻。

不知 能否 请教下 关于催化剂制备中的几个小问题(一直困扰我):

1. 对于TiO2/ 分子筛等 粉体,在等体积浸渍时候, ...

个人的一点看法:
1. 一般是不会去超声了,附在壁上的没有多大关系,等体积浸渍不可能非常均匀的。不过可以用玻璃板搅拌一下。
2. 我在实验中一般都是按纯水的体积。先用量筒量好催化剂的体积,再量水的体积。所用的金属前驱体一般是硝酸盐或者氯酸盐(H2PtCl6…)。溶解后体积变化也不至于像你说的那么大,并且负载催化剂中活性相的用量一般也不至于太多,否则催化剂的比表面会大幅度下降。当然,或许你用的前驱体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3. 一般商品话的载体还是要高温处理一下的,除去一些水分和表面可能吸附的杂质。
4. 这就是所谓的干法和湿法浸渍了,浸渍方式也可以一次或多次浸渍。哪种效果好就用哪种吧。
108楼2009-07-30 21:38:3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anndy1971 at 2009-7-30 08:43:
我想制备活性炭脱PH3吸附剂。但现有的活性炭表面积都太小,吸附容量很小。有没没有表面积更大的载体啊?即使是果壳活性炭表面积仍不够!!

很多活性炭的比表面也不小了,800-1000m2/g的很多。想要更大的话,最近JACS报道有目前最大的,好像5000多吧,但不是活性炭了。。。
109楼2009-07-30 21:49:1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anndy1971 at 2009-8-4 09:48:
109楼的,你说的大表面积载体在JACS哪一期上?有文摘吗?

这是链接: pubs.acs.org/doi/abs/10.1021/ja809985t
113楼2009-08-04 15:46:4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u11197315 at 2010-1-5 19:25:
等体积浸渍法是不需要测定负载量的吗?加进去的东西就都负载在上面了是吧,那都能进孔中吗?使用过程中是否会有活性组分脱落等问题,刚刚接触,请教下各位

[ Last edited by lu11197315 on 2010-1-5 at 19:33 ...

等体积浸渍一般是不需要再测负载量的,因为这个过程中各组分基本不会流失的。至于是否进入孔中,那就要进一步表征了,比如SEM, TEM...组分脱落的问题,对于气相反应应该是可以忽略的;但对于液相反应,或多或少总会有点的,至于多少就要看你的活性组分了,具体可以用ICP测试。。。
133楼2010-01-07 00:06:1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u11197315 at 2010-1-6 10:56:
另外再请教下,等体积浸渍法的饱和吸水量测定,一种是一滴滴的加,另一种是吸水过滤,哪种比较准啊,我做了下,两种结果差好多

这个一般是用BET测孔容的方法确定。你说的那两种方法不好意思没有用过啊。。。
134楼2010-01-07 00:08:55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 ★ ★
liconglin970410(金币+3):多谢解答,欢迎常来交流 2010-03-18 15:21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lu11197315 at 2010-01-08 07:15:17:

哪两种在论坛里很多人说过,我买的药品有孔容标注,但计算下来和实测的吸水量差很多,我觉得吸水也不光靠孔吧,表面也会吸水吧

一般孔容都是用液氮法来测量,此时样品需要预处理,也就是真空高温脱气。但你买来的样品使用的时候并没有这个步骤,此时孔里面就会有一些杂质和水蒸气之类的东西,因此实际是有误差的。此时的水量应该略小于由孔容计算出来的值

对于孔材料,表面的吸水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41楼2010-03-18 00:12:50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zhongma88619 at 2010-03-17 10:58:25:
我有个疑问:等体积。催化剂和载体的等体积怎么确定?我做的时候是先把催化剂溶解,然后直接加入载体。呵呵!催化剂溶解所用的水的体积我都是随便加的!这个问题可能有点业余啊!呵呵!

最简单的就是把你1g的载体倒入小量筒里,如果体积为2ml,那么制备催化剂时你用1g的载体的话,就把那些前驱体溶解在2ml的水中就可以了。

精确一点你就用孔容来计算了
142楼2010-03-18 00:16:3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guo7fly at 2010-03-18 16:13:35:



楼主这么说应该从理论上说就不对了吧,
你这么测我完全可以理解为,2ml是你催化剂的一个堆积体积,而且你的这个体积是跟样品的物理状态关系太大了,粉末,块状,小颗粒的等...。
谢谢

嗯,这是一个问题,我没有说清楚。。。

一般我们都是用粉末状的,也就是大于80目以上的,这种情况下用该方法估算的水量会稍微多点,但问题不大,活性也挺好的
149楼2010-03-26 00:34:37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fzzjj

木虫 (正式写手)


引用回帖:
Originally posted by yyyuyujj at 2010-03-24 15:56:16:
写的不错,学习了。。。我想制备纳米合金的负载型催化剂,请问把两种金属盐溶于水然后和载体一起搅拌,吸附后蒸发掉水,然后煅烧这样做可以吗?可有更好意见?

用这种方法应该很难得到有活性的纳米金。根据你载体的不同,文献有很多不同方法的,但我基本没有看到用这种简单的浸渍法得到纳米金的。。。当然我自己也没有做过。。。
150楼2010-03-26 00:38:34
已阅   回复此楼   关注TA 给TA发消息 送TA红花 TA的回帖
简单回复
fzzjj22楼
2009-05-20 21:30   回复  
ddd [ Last edited by fzzjj on 2009-5-20 at 23:31 ]
相关版块跳转 我要订阅楼主 fzzjj 的主题更新
☆ 无星级 ★ 一星级 ★★★ 三星级 ★★★★★ 五星级
最具人气热帖推荐 [查看全部] 作者 回/看 最后发表
[考研] 本科211 277分求调剂 +3 0854通信工程 2024-04-18 6/300 2024-04-23 15:39 by H.W.Y
[硕博家园] 聊天 +6 暮色恋伊人 2024-04-22 7/350 2024-04-23 15:35 by viraa
[教师之家] 博士论文被抄袭 +16 和尚敲小木鱼 2024-04-22 25/1250 2024-04-23 14:39 by groza
[论文投稿] 研二光催化6月底四篇二区什么水平 5+3 wjtab 2024-04-22 7/350 2024-04-23 13:09 by 木炭萨姆
[考博] 申博成果界定是根据Jcr分区还是中科院分区 +4 我属驴核动力驴 2024-04-22 4/200 2024-04-23 12:18 by lyfbangong
[硕博家园] 博士白读了 +30 Da_Meng_Zi 2024-04-21 33/1650 2024-04-23 12:07 by 我是了了
[基金申请] 特别资助审核状态 +12 pantray 2024-04-17 18/900 2024-04-23 09:50 by y20150913
[育儿交流] 小孩7岁,上一年级,不自信,学习较差 10+11 ljaxida 2024-04-16 43/2150 2024-04-23 09:03 by ciompman
[教师之家] 刚博士毕业,入职普通一本高校 +16 保持肌肤 2024-04-20 16/800 2024-04-23 08:31 by zxf984
[博后之家] 南京大学-广州大学联合招聘博士后 欢迎广大优秀人才!!! +3 黑魔变身啾 2024-04-20 6/300 2024-04-23 08:01 by dodonaomi
[论文投稿] 无under review,直接DIP,咋么办。 +9 lizhengke06 2024-04-19 15/750 2024-04-22 17:18 by lizhengke06
[教师之家] 期末给学生划重点都是什么话术啊 +13 luokereng 2024-04-20 14/700 2024-04-22 14:58 by luokereng
[访问学者] CSC的访问学者申请,没有个评审意见,也不知道怎么改,还有必要申请吗 +3 flyingship 2024-04-20 3/150 2024-04-22 13:52 by louistom_521
[论文投稿] 催稿后秒拒 +9 lizhengke06 2024-04-19 11/550 2024-04-21 22:29 by ggjjyyy
[考博]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2024博士招生 +3 y_y_y_yyy 2024-04-18 5/250 2024-04-21 08:29 by LYS1200
[公派出国] CSC在职申请求问 +8 Amber0919 2024-04-16 8/400 2024-04-20 18:33 by 371122gyd
[考研] 312求调剂 +3 Leroic000 2024-04-19 3/150 2024-04-20 18:19 by xinaishan
[论文投稿] 最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4 asd123gfa689 2024-04-18 10/500 2024-04-19 18:57 by asd123gfa689
[考博] 24/25读博求博导 +4 宝23 2024-04-16 4/200 2024-04-19 17:18 by wangzhe_bs
[论文投稿] 投稿求助 5+3 我是洲洲啊 2024-04-17 5/250 2024-04-18 17:13 by topedit
信息提示
请填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