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博后 >博后及洪堡申请的一些经历

博后及洪堡申请的一些经历

作者 minglei8890
来源: 小木虫 1200 24 举报帖子
+关注

本来不准备写这个,一个是因为小木虫上的一些案例和介绍都已经足够详尽,再一个是我的这个经历实在有些非典型。前几天等洪堡结果的时候也有点急,推己及人,当时就想,可能一些信息会对新人有所帮助,如果中了就写写。版上兄弟也有问一些详细情况的,就一并在这里写几笔了。
首先,做博后是一个很有风险的事,而且有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决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慎重选择,最好是出的去还回得来,当然,出去了不回来不在本篇讨论之列。下面说自己了。
博士毕业时只有一篇二区文章,一篇在审,折腾时间比较长,还有两个快完结的工作。于是毕业后又呆了一段,当时想临时呆半年等文章出来就OK了,没想到最后呆了一年。陆陆续续有些可以一起了结的事情总凑不到一块儿,战线太长,浪费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如果准备博后的话,早点开始关注比较好。到去年年底的时候,有两篇一区的文章接收了,还有一篇在准备。当时想应该可以开始投简历了,于是开始准备,顺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挨个儿发邮件。最初开始想去美国,有一个美国有机专业的各个课题组的网站(http://www.organiclinks.net/,也可以找到金属有机和生物化学的一些信息,此外,还有少量的博后广告),就从这个网站上面一路查过去,把需要的小组信息收集到excel上。后面做的事情就是把小组分类,然后按照想去的顺序发电子邮件,一天几封。到过年前,把考虑到的可以接受的课题组挨个发了一遍,但是没有什么很好的消息,这是当初意想不到的。很多人表示有兴趣,但是没钱,要自己找到钱就可以过去。开始觉得会是托辞,后来发现的确是这样,有些人回信很恳切,有几个大牛还告诉我可以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看来鬼子们是越来越了解中国的情况了。但是国家留学基金委不给力,给的经费实在可怜,而且诸多条件限制,什么要考英语,要保证金,要做完资助的这一站后就回国服务,一堆一堆。这个真的有必要这么麻烦吗?而且现在不是数十年前,有些规定真是陈腐可笑。后来了解到,有些国家的博后是拿双倍资助的,一份来自自己所在的课题组,一份是他们国家补的,如果是拿自己国家的奖学金出去,更是非常丰厚。我想现在国家财政收入那么多,这个事情稍微体面点还是可以做到的,给人点尊严,不能老是拿人多说事,人是多了,财政收入不是更多了吗?不说这个了。我这人一向怕麻烦,而且也没有免费做苦力的自觉性,所以全部婉拒了。后来有个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也是如此回信,受宠若惊之余差点没坚持原则,犹豫了几天,国家留学基金委报名时间过去了,也就据了。后来想想,坚持原则还是对的,管他是谁呢。可能有些人想,出去了受点苦可以学点东西然后回来,但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博后在性价比上本来就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了,你去了给他干活给工资的话本来就不多,何况不给?本来读博士就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博后年龄更大了,何必再那么苛刻自己,选择是很多的。这里我想谈下选择的问题,如果真的是想学东西,现在国内有些地方也不错了,至少我这个方向是如此,可以选择先去那些地方,按照现在博后的工资,生活是不会愁的;而如果要去国外,一定要去比较好的地方,真正能让自己长进的地方,特别是让自己能更好回来的地方,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其实还远不如国内,这种还不如不去。
过年前一段时间,想去的都投完了,没有正面消息,于是开始考虑欧洲,顺便看了下加拿大。加拿大也有一些做的很好的,投了几个,然后居然也要我准备申钱,不过这次好点,是加拿大自己出钱,好像一年有3.6万加币,也可以了。但是仔细看完就郁闷了,居然要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程序,国家留学基金委把这个划到自己名下管理了,程序全部一样,于是据了。欧洲的话,英国要考雅思,没投(极其讨厌考试,我一向觉得博士读完就和考试拜拜了,哪想到临了博后还要考这个,于是直接没考虑),投了几个德国的,之后就回家过年了。其实这期间对美国那边的消息一直还是抱有希望的,因为还要很多没回信的,而听说那段时间美国有一批基金要下来,于是我也在等。在家一段时间,德国的开始有消息,有已经准备退休的,有两个是组里人太多了,实在塞不下了,一个实诚哥们还说我晚了一步,要不就要我了,2013年的人家都预定了。我就当过年,大家没有太打击我,不过这就比较出来了,德国的确是有钱的,从没人对我说缺钱所以不招人。过年回来一个德国的牛人回信表示感兴趣,说可以一起申洪堡,但是有几个候选者,要考虑下。本来想申请7月那批,早点走,但拖了我好久,最后只好申请11月的。他这样有慎重的因素,但是也有其他的原因在里面,后面我才知道。不久,第三篇文章也中了,也是一区,于是把简历改了,选择性的发了十几个以前发过但没回信的。后面又专门写了几封信给邮过去,有的回信了,大部分没回,还是没什么积极结果(这个很奇怪,有的老板喜欢邮寄,不喜欢电子邮件)。这段时间一个哥们帮我推荐了一个大牛,但地方比较“偏僻”,以前没怎么注意,他直接就把我简历拿给人家看了,我都不知道。哥们告诉我教授表示很感兴趣,说过段时间联系。我有点不好意思,补发了电子邮件,然后教授说自己在等个基金,想让我申请玛丽居里。哥们告诉我其实那人很有钱,于是我就直接说申玛丽居里花费时间太长了(真心话,要一年),等不了。他回信让我等他基金消息,不久他给我找了一个小的奖学金,要写一个简单的计划书,计划书我拖了一段时间,来去改了两遍,四月就搞好投了,但是一直到八月底才有消息,这个奖学金中了老头还是要自己掏一部分钱的,但是他再也没提他要等基金的事——他还是有钱的。这个完事之后就直接OK了,也从来没找过我面试什么的,我都感觉的简单的不好意思,没怎么花心思。前面说我把那个计划书拖了一阵,那阵干嘛呢?就在准备德国的面试,德国教授要来国内做报告,说要见我一面。下个星期来,这周末才给消息,我过去还得一天,真是狠。幸亏认识那个接待他的国内教授,联系了下就过去了。很仓促,我把自己毕业论文的ppt翻译了一下,打印了两份就走了,还“百忙之中”打印了他几篇文章。之前有点忐忑,毕竟从来没用英语介绍过工作,见面之后就好了,德国教授人很和善,主要就聊自己的工作,我没有用电脑,就两人拿着ppt在那儿聊,有问题就用笔在纸上画,他喜欢这种方式,我也比较喜欢,呵呵。问的比较仔细,好在是自己的课题。他这次来中国总共面试了三个,结束后当时就决定和我一起申洪堡,说没有太大问题。但其实在谈到未来课题计划时,我并没有表现的很好,因为我一般做课题都喜欢由大方向入手,很少会做很精细的规划说只做什么,该怎么做,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因为一个课题往往想的好,但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特别是比较有新意的课题,不可能把未来会面对的问题都精确预计,否则早被别人做完了。德国人喜欢细化的东西,这也是一般我不会考虑太多的,在没有最基本实验数据的情况下,这样往往有点瞎子点灯的感觉,但是这个在写计划书的时候却比较重要。后面的事情就比较繁琐了,写申请书,来去得有3,4遍,这里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严谨,虽然效率不高,但真是认真。申请书是直接申请的两年的,一般10页,不要太多,包括五个部分,前言(大概3页),目标(1页),实施方案(5页),时间表和参考文献(1页)。参考文献适当引用自己和德国老板的工作比较好。推荐信要三份,我的三份推荐信和我当初联系他时几乎一样的,只是把洪堡名称放了进去。博士老板给我写了一份,另两份找了国内的两个牛人,他们都不是洪堡学者,当时就这个我质疑过,因为和版上的一些说法不一样,但德国教授告诉我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很强烈的推荐,充分肯定你的能力。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其他的申请表和材料版上介绍很详细,就不赘述了。
那么这样我在八月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一个offer了,那个时候不知道洪堡会有什么结果,而且那个给机会的教授一点问题没有,连面试都没有,对自己这么信任实在不知道怎么去拒绝,另外发现越来越喜欢那个教授的课题,于是决定先接受这个offer,洪堡中了第二年再去。之后和德国教授发电子邮件说了这个事情,本来想最坏的情况就是他不支持了,没想到他极爽快的说没问题,只是等洪堡有结果了需要和基金会再商量下。我的这个经历真的是无心插柳的一个实例了,投入最多的美国一个好消息也没有,反而其他地方找到了。这就是大致的过程了。写的比较啰嗦,大家随意看看吧。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byyin

    强烈支持!LZ牛人

  • wsxuciac

    写的很不错。

  • jllhuang

    不错,学习了

  • 七哥777

    真是学习了好多,最近一直也在投美国的,回复基本都一样,没钱没位置,觉得有些绝望了,看着你写的还挺有感触的!谢谢分享经验,恭喜楼主,

  • dawnlight

    看出来,楼主的是质量型,以发少数精品论文为主,发展思路也是正确的,恭喜。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