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晶体 >XRD粉晶衍射制样方法(不是原创,网上转来)

XRD粉晶衍射制样方法(不是原创,网上转来)

作者 休眠火山
来源: 小木虫 400 8 举报帖子
+关注

对于样品的准备工作,必须有足够的重视。常常由于急于要看到衍射图,或舍不得花必要的功夫而马虎地准备样品,这样常会给实验数据带入显著的误差甚至无法解释,造成混乱。
  准备衍射仪用的样品试片一般包括两个步骤:
  首先,需把样品研磨成适合衍射实验用的粉末;
  然后,把样品粉末制成有一个十分平整平面的试片。
  整个过程以及之后安装试片、记录衍射谱图的整个过程,都不允许样品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有所变化。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样品成分的可靠性,衍射数据才有意义。

1.1 对样品粉末粒度的要求

任何一种粉末衍射技术都要求样品是十分细小的粉末颗粒,使试样在受光照的体积中有足够多数目的晶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获得正确的粉末衍射图谱数据的条件:即试样受光照体积中晶粒的取向是完全机遇的。这样才能保证用照相法获得相片上的衍射环是连续的线条;或者,才能保证用衍射仪法获得的衍射强度值有很好的重现性。
此外,将样品制成很细的粉末颗粒,还有利于抑制由于晶癖带来的择优取向;而且在定量解析多相样品的衍射强度时,可以忽略消光和微吸收效应对衍射强度的影响。所以在精确测定衍射强度的工作中(例如相定量测定)十分强调样品的颗粒度问题。
对于衍射仪(以及聚焦照相法),实验时试样实际上是不动的。即使使用样品旋转器,由于只能使样品在自身的平面内旋转,并不能很有效的增加样品中晶粒取向的随机性,因此衍射仪对样品粉末颗粒尺寸的要求比粉末照相法的要求高得多,有时甚至那些可以通过360目(38μm)粉末颗粒都不能符合要求。对于高吸收的或者颗粒基本是个单晶体颗粒的样品,其颗粒大小要求更为严格。
例如,石英粉末的颗粒大小至少小于5μm,同一样品不同样片强度测量的平均偏差才能达到1%,颗粒大小若在10μm以内,则误差在2~3%左右。但是若样品本身已处于微晶状态,则为了能制得平滑粉末样面,样品粉末能通过300目便足够了。
对于不同吸收性质的粉末,颗粒度可以认为“足够细”的尺寸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因为样品受到X射线照射的有效体积和可以忽视样品中微吸收效应的颗粒上限都取决于样品的吸收性质。Brindley对此作过详细的分析,他在衍射分析中对粉末的颗粒度按μD值进行分级(μ为物质的线吸收系数,D为晶体的平均直径)。

细 颗 粒: μD < 0.01
中等颗粒:0.01 < μD < 0.1
粗 颗 粒: 0.1 < μD < 1
十 分 粗: μD > 1

表4-5列出了不同μ值的物质粉末颗粒分级。
在Brindley的分级中,“细”表示大多数颗粒周围的吸收性质是均匀的,其差异可以忽略(微吸收效应可以忽略);对中等以上的颗粒,则需要考虑“微吸收效应”;而“十分粗”的样品,衍射实际上只局限在表面一层的晶粒,此时,粉末照片开始出现不连续的点状线,“粉末吸收效应”等概念失去意义。

当晶粒尺寸小于1000埃时,衍射仪就可察觉衍射线的宽化(对于粉末照相法,需晶粒小于200~300埃才能观察到宽化)。所以,要测量到良好的衍射线,晶粒亦不宜过细,对于粉末衍射仪,适宜的晶粒大小应在0.1~10μm的数量级范围内。

1.2 关于样品试片平面的准备

  粉末衍射仪要求样品试片的表面是十分平整的平面。试片装上样品台后其平面必须能与衍射仪轴重合,与聚焦圆相切。试片表面与真正平面的偏离(表面形状不规则、不平整、凸出或凹下、很毛糙等等)会引起衍射线的宽化、位移以及使强度产生复杂的变化,对光学厚度小的(即吸收大的)样品其影响更为严重。但是,制取平整表面的过程常常容易引起择优取向,而择优取向的存在会严重地影响衍射线强度的正确测量。实际实验中,当要求准确测量强度时,一般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择优取向的产生而不是追求平整度。

  通常采用的制作衍射仪试片的方法都很难避免在试片平面中导致表层晶粒有某种程度的择优取向。多数晶体是各向异性的,把它们的粉末压入样品框窗孔中很容易引起择优取向,尤其对那些容易解理成棒状、鳞片状小晶粒的样品,例如云母、黄色氧化铅、β- 铝等,对于这类样品,采用普通的压入法制作试片,衍射强度测量的重现性很差,甚至会得到相对强度大小次序颠倒过来的衍射图谱。克服择优取向没有通用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使样品粉末尽可能的细,装样时用筛子筛入,先用小抹刀刀口剁实并尽可能轻压等等;把样品粉末筛落在倾斜放置的粘有胶的平面上通常也能减少择优取向,但是得到的样品表面较粗糙;或者通过加入各向同性物质(如 MgO,CaF2等)与样品混合均匀,混入物还能起到内标的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具有明显各向异性的晶体样品,采用上述方法仍不可避免一定程度的择优取向;而且对于具有十分细小晶粒的金属样品,采用形变的方法(碾、压等等)把样品制成平板使用时也常常会导致择优取向的织构,需要考虑适当的退火处理。

  然而,如果为了研究样品的某一特征衍射,择优取向却是十分有用的,此时,制样将力求使晶粒高度取向,以得到某一晶面的最大强度,例如在粘土矿物的鉴定与研究中,001衍射具有特别的价值,故它们的X射线衍射分析常在样品晶粒的定向集合体上进行,需要制作所谓“定向试片”。

1.3 关于样品试片的厚度
  样品对X射线透明度的影响,跟样品表面对衍射仪轴的偏离所产生的影响类似,会引起衍射峰的位移和不对称的宽化,此误差使衍射峰位移向较低的角度,特别是对线吸收系数μ值小的样品,在低角度区域引起的位移Δ(2θ)会很显著。
如果要求准确测量2θ或要求提高仪器分辨率能力,应该使用薄层粉末样品。通常仪器所附的制作样品的样品框的厚度(1.5~2 mm)对于所有样品的要求均已足够了。

1.4 制样技巧
  对于制样来说没有通用的一种方法,通常需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然而无论用何种方法,都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在制成样品试片直至衍射实验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证试片上样品的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原样品相同,必须确保样品的可靠性。

1.4.1 粉末样品的制备

  虽然很多固体样品本身已处于微晶状态,但通常却是较粗糙的粉末颗粒或是较大的集结块,更多数的固体样品则是具有或大或小晶粒的结晶织构或者是可以辨认出外形的粗晶粒,因此实验时一般需要先加工成合用的细粉末。因为大多数固体颗粒是易碎的,所以最常用的方法是研磨和过筛,只有当样品是十分细的粉末,手摸无颗粒感,才可以认为晶粒的大小已符合要求。持续的在研钵或在球磨中研磨至<360目的粉末,可以有效的得到足够细的颗粒。

  制备粉末需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软而不便研磨的物质(无机物或者有机物),可以用干冰或液态空气冷却至低温,使之变脆,然后进行研磨。若样品是一些具有不同硬度和晶癖的物质的混合物,研磨时较软或易于解理的部分容易被粉化而包裹较硬部分的颗粒,因此需要不断过筛,分出已粉化的部分,最后把全部粉末充分混合后再制作实验用的试样。样品中不同组分在各粒度级分中可能有不同的含量,因此对多相样品不能只筛取最细的部分来制样(除非是进行分级研究)。如果样品是块状而且是由高度无序取向的微晶颗粒组成的话,例如某些岩石、金属以及蜡和皂类样品,在粉末照相法中可以直接使用,在衍射仪中也可以直接使用,不过需加工出一个平面。金属和合金样品常可碾压成平板使用,但是在这种冷加工过程中常会引起择优取向,需要考虑适当的退火处理。退火的时间和温度,以仅发生复原过程为原则。过高的退火温度有可能导致重结晶过程的发生,某些挥发性组分的损失以及其它的物理化学的变化。岩石以及金属或合金块内常常可能存在织构,为了结果的可靠,还是应该磨成粉末或锉成细屑。锉制金属细屑可以用细的整形锉刀,锉刀要清洁,锉时锉程要小,力量要轻,避免样品发热,制得的锉屑还应考虑退火处理以消除锉削过程冷加工带来的点阵应力。

  样品粉末的制备方法还可以根据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来设计,例如NaCl粉末可以利用酒精使NaCl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的办法制得,由此得到的样品衍射分析效果极佳。

一些样品本身的性质会影响衍射的图谱,工作时亦应予以注意。例如,有些软的晶态物质经长时间研磨后会造成点阵的某些破坏,导致衍射峰的宽化,此时可采用退火处理;有的样品在空气中不稳定,易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例如易潮解、风化、氧化、挥发等),则需有专门的制样器具和必要的保护、预防措施;对于一些各向异性的晶粒,采用混入各向同性物质的方法,同时还可进行内标。

1.4.2 制作粉末衍射仪试片的技巧

  粉末衍射仪要求样品试片具有一个十分平整的平面,而且对平面中的晶粒的取向常常要求是完全无序的,不存在择优取向(在粘土分析中有时又要求制作定向的试片)。 制作合乎要求的衍射仪试片常用的方法

  通常很细的样品粉末(手摸无颗粒感),如无显著的各相异性且在空气中又稳定,则可以用“压片法”来制作试片。先把衍射仪所附的制样框用胶纸固定在平滑的玻璃片上(如镜面玻璃,显微镜载玻片等),然后把样品粉末尽可能均匀地洒入(最好是用细筛子—360目筛入)制样框的窗口中,再用小抹刀的刀口轻轻剁紧,使粉末在窗孔内摊匀堆好,然后用小抹刀把粉末轻轻压紧,最后用保险刀片(或载玻片的断口)把多余凸出的粉末削去,然后,小心地把制样框从玻璃平面上拿起,便能得到一个很平的样品粉末的平面。此法所需样品粉末量较多,约需0.4cm3。

  “涂片法”所需的样品量最少。把粉末撒在一片大小约 25×35×1mm3的显微镜载片上(撒粉的位置要相当于制样框窗孔位置),然后加上足够量的丙酮或酒精(假如样品在其中不溶解),使粉末成为薄层浆液状,均匀地涂布开来,粉末的量只需能够形成一个单颗粒层的厚度就可以,待丙酮蒸发后,粉末粘附在玻璃片上,可供衍射仪使用,若样品试片需要永久保存,可滴上一滴稀的胶粘剂。

  上述两种方法很简便,最常用,但仍很难避免在样品平面中晶粒会有某种程度的择优取向。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wwyygg0520

    不错。要想得到精致的XRD图,制样也很关键的

  • summerliehu

    好东西啊,多谢楼主

  • Homephone

    说了半天其实就两句话,样品磨得要细,制样的时候样品表面要平整。做过的回过头来看,与实验操作或者理论都无裨益,纯粹是忽悠人的

  • phoena

    我也常用XRD,并且每次样品很少,所以常常使用第二种方法。可是粉末在玻片上用酒精分散了之后很容易剥离,用胶黏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问一下“稀的胶黏剂”使用什么比较好?

  • kelsi_guo

    引用回帖:
    5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phoena at 2012-06-12 15:17:02
    我也常用XRD,并且每次样品很少,所以常常使用第二种方法。可是粉末在玻片上用酒精分散了之后很容易剥离,用胶黏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问一下“稀的胶黏剂”使用什么比较好?

    请问一般需要多少克?我也是样品量很少,但是不清楚要预留多少来做这个实验!谢啦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