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物材料 >测定药物释放曲线是否可以用在比色皿底部放置纳米颗粒的方法?

测定药物释放曲线是否可以用在比色皿底部放置纳米颗粒的方法?

作者 oasis0709
来源: 小木虫 300 6 举报帖子
+关注

我想使用介孔硅纳米颗粒载药,由于样品的量很少,1mL左右,感觉不太适合用透析的方法测释放曲线,查了一下文献,看到一篇08年的JACS是这么测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dye-loaded, stoppered particles (15 mg) were placed in the corner of a cuvette before carefully adding HEPES buffer (50 mM, 12 mL, pH ) 7.5). To open the snap-tops, a solution of PLE [0.12 mL, 10 mg/mL in 3.2 M (NH4)2SO4] was carefully added while the solution was stirred. The emission of rhodamine B in the solution above the particles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ime using a 514 nm probe beam (15 mW), both before and after addition of PLE.
————————————————————————————————————————
简言之,就是在比色皿底部角落放纳米颗粒,然后加入缓冲液,加入另一试剂(某种酶)后,被包裹的染料罗丹明B开始释放出来,体现在荧光强度的变化上。
这种方法的优点时对试剂样需要得少,但我的疑问是,纳米颗粒是如何在角落被放置的?加入溶剂后纳米颗粒不就被冲起来,分散在整个溶液体系中了吗?测得的荧光数据不一定是被释放出来的染料,也有可能是仍被包裹载体中的染料所发出的荧光吧?
那么测定药物释放曲线是否可以用这种方法?如果可以,具体该如何操作?欢迎讨论,谢谢

[ Last edited by oasis0709 on 2012-12-10 at 21:03 ]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 oasis0709

    怎么没人回复呢?自己顶一下

  • qiang100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可不可以加入一点有机试剂把纳米颗粒出来,在去离心去上清测浓度,或是直接离心可不可以测,看了那个英文的,他们做的是不是时间很短的,要不是不会在比色皿中直接做的。我是这么理解的,结合您自己的实验再想想吧。

  • oasis0709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qiang100 at 2012-12-12 10:06:17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可不可以加入一点有机试剂把纳米颗粒出来,在去离心去上清测浓度,或是直接离心可不可以测,看了那个英文的,他们做的是不是时间很短的,要不是不会在比色皿中直接做的。我是这 ...

    谢谢回复。
    原文的意思应当是在比色皿中原位测定的,若是每一个点都离心一下那就好办了,可每测一个点就要"牺牲"一部分样品,违背了我的初衷呀
    原文测定的时间确实很短,从开始到释放完,十几分钟吧

  • oasis0709

    引用回帖:
    3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qiang100 at 2012-12-12 10:06:17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可不可以加入一点有机试剂把纳米颗粒出来,在去离心去上清测浓度,或是直接离心可不可以测,看了那个英文的,他们做的是不是时间很短的,要不是不会在比色皿中直接做的。我是这 ...

    另外一篇advanced material也是这么做的
    ———————————————————————————————————
    Releasing experiments. Guest loaded Si-SS-CD was placed at the bottom of a quartz
    cuvette which was then filled with PBS. After addition of GSH or DT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solution of guest loaded Si-SS-CD wa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incubation time.
    ———————————————————————————————————
    难道dox在硅球内和在硅球外的荧光还不一样吗

  • lid2004

    原文我没看,这个和你纳米颗粒的大小,释放速度等都有关系。如果文献里面用的是微米级的颗粒,很容易沉淀在底部,而且药物分子很小,容易释放的话,有可能就是把比色皿直接放进去,静止一段时间,颗粒沉淀在底部了,慢慢测就行了。
    如果你用的介孔材料比较小,不容易沉淀的话,这个方法就不可靠,或者你是不是想办法把一个半透膜固定在靠近底部的位置,隔离你的材料。另外你在药物时间测定过程中,需要搅拌吗?如果需要搅拌,就更不能直接测量。你可以取不同的时间点,稍微离心后,把粒子沉淀在底部,吸取上清液测量。然后把测量的液体倒回去。

    第三个问题,你也可以测量后在你的原始溶液里面补充相同的体积的缓冲液,然后计算的时候把你每次取出释放的药物的量叠加就行了。这样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你药物释放的浓度比较大,每次补充新鲜的缓冲液后,相当于稀释了,更有利于介孔材料中药物的释放,这是动力平衡的问题。

  • hcswj

    引用回帖:
    6楼: Originally posted by lid2004 at 2012-12-13 10:14:03
    原文我没看,这个和你纳米颗粒的大小,释放速度等都有关系。如果文献里面用的是微米级的颗粒,很容易沉淀在底部,而且药物分子很小,容易释放的话,有可能就是把比色皿直接放进去,静止一段时间,颗粒沉淀在底部了, ...

    你好,我也在做这个实验。
    我也在考虑楼主纠结的问题,如果一次次的转移,离心,到最后材料必然会损失一部分,造成结果偏差,如果能在比色皿里做就不存在损失,过程还没那么繁琐。但是我想知道即使材料能够沉淀在底部,直接测荧光会不会对上清液的荧光强度有所影响呢?光束不会照到底部吗?
    另外你说的两种方法,我觉得应该从模拟细胞环境的角度出发,药物是否会被细胞代谢掉?代谢速率如何?我不是学生物的我也不太懂,个人以为应该会代谢掉一部分,可是这个该怎么模拟呢?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