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投稿 >分享本人的一点点学习心得以及本学连中中四篇SCI,两篇EI的投稿经历!(上)

分享本人的一点点学习心得以及本学连中中四篇SCI,两篇EI的投稿经历!(上)

作者 勤劳的小蜜蜂
来源: 小木虫 1950 39 举报帖子
+关注

前言:

    小木虫里藏弄卧虎,高手如云,笔者仅是一只菜鸟小虫,所以一般也不敢随便发表经验心一类的帖子,但有时看到一些虫友因各种因素仍徘徊在科研门槛之外时,就特别想把自己最近积累的一点点经验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少走一点点弯路。由于本人也是菜鸟,故本贴写作的类容仅适用于还没选题的,选题不顺利正想换新课题的,以及投文章屡投不中的虫友,大牛们就不要见笑了俺了,谢谢CCTV!

摘要:
   
    本贴主要简略介绍了本人入博一边半以来的自选课题的选择思路,以及本学期连中四篇SCI,两篇EI的论文写作和投稿经历,供科研还没入门,入门但不顺利或者入门了但论文却屡投不中的虫友!

(1)笔者是能源热工类专业博士二年级学生,属于老牌工科,现在搞得是大气污染控制及其资源化利用方向。原来本学科前几年一般发EI较多,但这两年能源与环境变得逐渐热门,再加上现在提倡多学科交叉发展。于是本领域学者们纷纷尝试将老学科和新学科交叉发展,这也我们专业目前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的关键方法之一,毕竟老牌工科可创新的东西基本枯竭了。好了,下面谈谈具体的,这些大的东西大家都比我熟悉多了。

(2)笔者刚进入博士学习的前两月,导师就给了一个课题,但觉得前途不大,于是直接决定自己选题。前半年(第一学期)主要是看文献,看的很广泛的那种,边看边思考,思考的内容主要是想,别人这么搞了,我可不可以再那样搞搞,或者文中提出的不足我能否再改进一下,或者该技术能否和一些物理,化学或者生物学科当前新颖的或者热门技术再继续交叉结合一下,每当想到一个新点子就立马记录下来,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积累了若干新点子了和研究思路;

(2)搞科研,新点子是源泉,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科学问题要比解决一个科学问题更重要,就如同种庄稼需要优质的种子一样。当然,有了点子,不可能立马全拿去做实验,看哪个更好些。通过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对若干新点子作前期的理论筛选和对比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咱们大部分人是搞实验,实验尝试的成本高昂,时间压力也大,最关键的是多次失败后容易挫败信心,当然,搞理论计算和计算机开发的就除外了。
     
(3)筛选新点子的基本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点子可以随便想,没事想的天花乱坠甚至无限美好都可以,但关键是要能实施,评价他是否能够实施的标准首先是你自己觉得咋样,自己都觉得难度极大,甚至连能量守恒定律都不满足,那暂时还是扔掉吧,其次是要尽量贴近实验室课题的研究传统,逐个关系到你的理论和实验设备的研究基础,试想如果你找了一个只有火星人才能知道的课题,哪天若是搞得不顺利了,你导师和同学是帮不上你了,自己一个人力量有限,最后只能走进死胡同。

     其次,如果找不到类似的课题,那么内容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的也可以的,比如我这个课题选择成功的关键就是自己找了一个外表看似新颖,实质基本原理与本学科多个技术本质均较为相似,导致本人理解起来,以及使用本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均得心应手,文章写出啦也颇受欢迎。退其次就是原理和内容都不同,那最后一关就得注意的是,课题需要测量的仪器最好实验能提供,或者用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可用设备,否则你若是贸然选择一个三不沾的课题,延期毕业十有八九,出问题了挂在衣架上毕不了业也是可能的;

(3)课题初步选好了,仍然要分析,如果做先做一下前期的初步验证时非常关键的,为什么要这样了?因为一个课题,即使是理论上通顺可行,设备也都齐全,但做过实验的同学都知道,有时候,理论和实践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本人期间做过一个题目,写的方案自己我感觉是那么的完美,导师也举得非常可行,结果整个实验室的人全趴在上面也没搞出个效果,最后流产,还损失了几万块钱,好在这个课题不是我负责的,不然玩玩了。
  
     初期实验验证其实也简单,就是你你实验方案里几个关节点必须要验证,什么是关节点呢,比如说,你这个课题,这几个小的部分,如果做出来有效果了,那其它东西就不可能没有效果,优点类似于树与叶子的关系。我们的失败就在于每做一下验证,其实前期搭建一个小的太子做个实验验证一下仅仅需要个把星期时间,结果我们太自信了,这个题目脱了半年多才尝试,最终导致一个博士中途换课题,现在还在恶补新课题,一般论文都没有呢!

(4)自选课题前期验证可行后,大量补充实验室极为必要的,如同该房子一般,混领土钢架够好了,塔是不会塔了,但却无法居住,就是说此时只是第一步,离出成果还远着呢。看文献建议先看中文文献,再看中文相关文章,看完对这个题目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和较为深刻的认识后,就需要看英文文献了,英文文献还是需要先看综述,再看研究论文,实际上看过国际著名期刊综述的朋友都知道,外文综述看了是非常受益的。研究论文开始建议大量浏览式扫描,扫描完了,筛选一些精读,毕竟一个领域相近的论文太多了。

    读文献期刊,对一些阅读的突发奇想,以及一些关键内容最好要做一些笔录,一些好的参考文献也要记录,以后基本都会用上,尤其是你将来写论文投稿时,将会庆幸当时自己怎么就那么聪明呢(具体自己可以体会吧,俺形容不出来)。

(5)在文献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不一修改和完善期间得研究方案是必要的,此时也有必要,结合自己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和仪器,制定配套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了,待这些东西做好了,建议提交给导师审阅,有句话叫做:姜还是老的辣“,我体会到了,记得有次我觉得这个课题是我自己选择的,导师并不了解,估计不用更他商量了,后来导师导师给了几个建议我也没放在心上,结果后面遇到的几个麻烦都是前面这个几个问题,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跟导师讨论一下,根本不会这样啊,于是现在“很乖”了,没事后者脸皮就跑到导师办公室蹭经验,导师说实在没有了,我说没有了你提点反面的也行吧,或者看我课题哪里不顺眼也可以说说的,结果还是很有好处的,这个也不多说了,毕竟我不能要求大家都跟我一样去跟导师癞皮'啊,哈哈;


(6)以上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定好之后,下面坐的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一环节了----搭建试验台(这里指搞实验为主的同学,当然,搞理论计算的同学可能也需要建粗模之类的吧,应该都相通的),搭建试验台有两个大的分类,一类是比较传统的试验台,市场上甚至可以买到各种标准件,比如我们领域的电加热炉之类的,这个只要有人民币,什么样都有,那你需要做的只需要画出图纸,然后交给厂家,最后等着取货点钞票就行了,这个就不多说了;
   
        我想重点说的是,有的人搞的交叉学科的新颖课题,实验系统需要的器材几乎没有标准件购买,而且试验台用的一些东西比较琐碎,让人家厂家定做是不可能的,毕竟,你一个新东西,即使再简单,人家一个厂,还得专门给你请设计师,专门去找材料,即使做了,成本价至少飙升十倍。比如我定制过的一个反应器,实际成本也就几十块钱吧,但材料和设计比较特殊,没有现成的,我只要找厂家定做,结果受了我上千元。回来后里面几个关键部件更是没有标准件,我的办法是,对想想办法,看看实验室或者一些日常用品上的部件是否可以移花接木,有时候运气好了来的真是又快有省力,我的小台子就是这么搞出来的,虽然搭建起来时比较丑陋,我一个小硕室友当时当开我玩笑说,你这台子就跟小学生过家家级别的,我也跟他开玩笑说,五估计一般人还打不起来了,肯定没你那个只需要花几十万元就可以买来的漂亮省力哦,哈哈(这个纯属开玩笑)。

(7)试验台搭建好后,趁热打铁,抓紧调试,毕竟刚做完后对所有流程和准备最熟悉,趁机最好也先把前面的选题时的关键点再重复一下,毕竟当初尝试时用的实验设备一般都比较简陋,用于效果或者机理的尝试,新搭建的台子放大后可能就不见得有同样的效果。我们这边有个课题组,以前用的小台子做的国家自然基金,做的很不错,也发了许多文章,后来又接着申请到了一个863项目,台子放大了后,居然一直没效果,他们团队都调试了一个学期了,最近不知道怎么样了,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放大效应”吧。如果台子搭建的一举成功了,那么恭喜你,你的课题基本上已经密问题了,用我们导师的话说,一个以实验为主的工科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看文献和搭建和调试实验台上,台子一旦调试成功,实验数据很快就会就有了,做的顺利的话,一篇博士论文也就撑死两个月完了。(这里不包括那些需要花时间驯养细菌或者搞杂交水稻之类的专业,这类专业实验周期往往较长,哈哈),我以前没搞实验前,把自己做实验的时间规划了一年半,现在看看,一个学期足够了,做的顺利了,而且连住做的话,几个月吧,正中了导师的预测。

      如果台子调试失败,这个我觉得也无需惊慌,毕竟开始探讨的时候是有效果的,机理已经没问题了,后面没效果可能仅仅是设备上有不足或者没有优化好,设备上的问题应该就不难解决了,多观察,多思考,看看是否是个别关键设备质量有问题,或者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或者师兄帮助讨论一下,一般都能解决。 返回小木虫查看更多

今日热帖
  • 精华评论
猜你喜欢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 二维码
  • IOS
  • 安卓